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煤粉潔凈燃燒器,包括燃燒室,所述燃燒室的橫截面為圓環形,所述燃燒室的外壁上切向設置有煤粉氣噴入口,所述煤粉氣噴入口與所述燃燒室內腔連通,所述燃燒室的底端設有熔渣出口,所述燃燒室的頂端設有出火口;煤粉混合氣從煤粉氣噴入口被吹入燃燒室內,在燃燒室內形成環形旋流燃燒,煤粉在旋轉過程中充分燃燒,在燃燒室內形成懸浮燃燒和附壁燃燒,燃燒產生的爐渣在高溫作用下變成液態,液態的爐渣從燃燒室底端的熔渣出口排出,燃燒產生的氣態產物及火焰從出火口排出,由于煤粉在燃燒室內邊旋轉飛揚邊燃燒,燃燒時煤粉能夠與空氣充分混合,能夠實現充分燃燒,燃燒產生的高溫將燃燒后的爐渣熔化,通過熔渣出口排出。(*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燃燒器,尤其涉及一種煤粉燃燒器。
技術介紹
煤粉在燃燒過程中,需要與空氣徹底混合才能燃燒充分,一般會在相對密閉的燃燒室內進行燃燒,目前,煤粉燃燒主要存在三大問題第一,燃燒后產生的爐渣不易排出,容易堵塞燃燒室,出現這種狀況只能停爐清理,而且爐渣清理起來非常費力,影響生產效率; 第二,燃燒后產生的氣體在向外排放時容易攜帶灰塵,日積月累,灰塵容易將排氣系統堵塞,清理排氣系統也需要停爐,影響正常生產;第三,由于煤粉充分燃燒需要與空氣充分混合,很多現有的燃燒器不能達到這一要求,使得煤粉燃燒不充分,造成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使煤粉充分燃燒并且能夠將爐渣排放干凈的煤粉潔凈燃燒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煤粉潔凈燃燒器,包括燃燒室, 所述燃燒室的橫截面為圓環形,所述燃燒室的外壁上切向設置有與所述燃燒室連通的煤粉氣噴入口,所述燃燒室的底端設有熔渣出口,所述燃燒室的頂端設有出火口。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煤粉氣噴入口有兩個,包括第一煤粉氣噴入口和第二煤粉氣噴入口。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煤粉氣噴入口的進氣方向和所述第二煤粉氣噴入口進氣后的旋轉方向相同。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出火口和所述燃燒室之間設有沉淀灰塵的錐形防塵區,所述錐形防塵區上端的橫截面口徑小于下端的橫截面口徑。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熔渣出口和所述燃燒室之間設有爐渣液匯流區, 所述爐渣液匯流區為上端橫截面口徑大于下端橫截面口徑的錐形區。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煤粉潔凈燃燒器的內壁包括耐火層,所述煤粉潔凈燃燒器的外壁包覆有保溫層。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煤粉潔凈燃燒器,包括燃燒室,所述燃燒室的橫截面為圓環形,所述燃燒室的外壁上切向設置有煤粉氣噴入口,所述煤粉氣噴入口與所述燃燒室內腔連通,所述燃燒室的底端設有熔渣出口,所述燃燒室的頂端設有出火口 ;煤粉混合氣從煤粉氣噴入口被吹入燃燒室內,在燃燒室內形成環形旋流燃燒,煤粉在旋轉過程中充分燃燒,在燃燒室內形成懸浮燃燒和附壁燃燒,燃燒產生的爐渣在高溫作用下變成液態,液態的爐渣從燃燒室底端的熔渣出口排出,燃燒產生的氣態產物及火焰從出火口排出,由于煤粉在燃燒室內邊旋轉飛揚邊燃燒,燃燒時煤粉能夠與空氣充分混合,能夠實現充分燃燒,燃燒產生的高溫將燃燒后的爐渣熔化,通過熔渣出口排出。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的縱向剖視圖;圖2是圖1中沿A-A方向剖視圖;圖中1-燃燒室;2-出火口 ;3-熔渣出口 ;4-第一煤粉氣噴入口 ;5-第二煤粉氣噴入口 ;6-錐形防塵區;7-爐渣液匯流區;8-耐火層;9-保溫層。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技術。在下面的詳細描述中,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術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認識到,在不偏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如圖1和圖2所示,煤粉潔凈燃燒器,包括燃燒室1,所述燃燒室1的橫截面為圓環形,所述燃燒室1的外壁上切向設置有與所述燃燒室1連通的煤粉氣噴入口,所述煤粉氣噴入口有兩個,包括第一煤粉氣噴入口 4和第二煤粉氣噴入口 5,所述第一煤粉氣噴入口 4 的進氣方向和所述第二煤粉氣噴入口 5進氣后的旋轉方向相同,煤粉氣噴入口的數量可以是一個或者兩個以上,根據實際情況需要,本實施例中采用了進氣后旋轉方向相同的兩個煤粉氣噴入口,使用時,可以單獨使用其中一個煤粉氣噴入口,也可以兩個煤粉氣噴入口同時使用。第一煤粉氣噴入口 4和第二煤粉氣噴入口 5同時使用時,如圖2所示,從兩個煤粉氣噴入口進入的煤粉空氣混合物的旋轉方向如圖2中所示,兩個煤粉氣噴入口進入的煤粉在燃燒室1內相互補充,氣流方面相互增強,能夠使煤粉在燃燒室1內旋轉飛揚的時間更長久,與空氣混合更均勻,達到充分燃燒的目的。所述燃燒室1的底端設有熔渣出口 3,所述燃燒室1的頂端設有出火口 2,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氣態燃燒產物由于空氣浮力通過燃燒室1頂端的出火口 2排出;由于燃燒時燃燒室1內溫度很高,超過煤粉燃燒產生的固態爐渣的熔點,所以固態爐渣被液化為爐渣液, 爐渣液順著燃燒室1的內壁,即沿耐火層8流向燃燒室1底端的熔渣出口 3 ;所述熔渣出口 3和所述燃燒室1之間設有爐渣液匯流區7,所述爐渣液匯流區7為上端橫截面口徑大于下端橫截面口徑的錐形區,所述爐渣液匯流區7溫度仍然很高,液態爐渣順著燃燒室1的內壁向下流淌到爐渣液匯流區7,在爐渣液匯流區7匯集并從熔渣出口 3排出。液態的爐渣相對于固態的爐渣,排放簡便,不會堵塞熔渣出口 3,達到爐渣排放干凈的目的。所述出火口 2和所述燃燒室1之間設有沉淀灰塵的錐形防塵區6,所述錐形防塵區 6上端的橫截面口徑小于下端的橫截面口徑,即錐形防塵區6為上端細下端粗的錐形,由于煤粉在燃燒室1內燃燒時被氣流揚起并旋轉形成渦流,所以氣態燃燒產物在上升并從燃燒室1頂端的出火口 2排出時,容易攜帶煤粉或者未液化的爐渣,造成排氣系統的堵塞,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氣中,還能造成空氣污染。在本技術方案中,在燃燒室1和出火口 2之間設有錐形防塵過渡區域,在氣態燃燒產物帶動固態灰塵顆粒向外排出時,在錐形防塵區6內壁的作用下,氣流速度減慢,固態灰塵顆粒被阻攔下來,能夠防止排氣系統堵塞,還能夠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煤粉潔凈燃燒器的內壁包括耐火層8,該耐火層8由能夠耐受高溫的材料制造而成,該耐火層8材料的耐火度不低于1580°C ;煤粉潔凈燃燒器的外壁的外面包覆有保溫層 9 ;即燃燒室1、錐形防塵區6和爐渣液匯流區7的內壁均設有耐火層,可以耐受住燃燒產生的高溫,使用壽命長。該煤粉潔凈燃燒器能夠給怕污染的物料加溫、烘干、煅燒,完全能夠以煤代油代氣噴燒,更節能,經濟效益更高,符合國家的節能戰略要求,也符合環保要求。在燃燒室1上還設有點火燃油入口,用于點燃燃燒室1內的旋轉渦流狀運動的煤粉,點火燃油入口這一技術特征與本技術的技術要點無關,所以圖中未示出。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權利要求1.煤粉潔凈燃燒器,包括燃燒室,所述燃燒室的橫截面為圓環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室的外壁上切向設置有與所述燃燒室連通的煤粉氣噴入口,所述燃燒室的底端設有熔渣出口,所述燃燒室的頂端設有出火口。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潔凈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氣噴入口有兩個,包括第一煤粉氣噴入口和第二煤粉氣噴入口。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煤粉潔凈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煤粉氣噴入口的進氣方向和所述第二煤粉氣噴入口進氣后的旋轉方向相同。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潔凈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火口和所述燃燒室之間設有沉淀灰塵的錐形防塵區,所述錐形防塵區上端的橫截面口徑小于下端的橫截面口徑。5.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煤粉潔凈燃燒器,包括燃燒室,所述燃燒室的橫截面為圓環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室的外壁上切向設置有與所述燃燒室連通的煤粉氣噴入口,所述燃燒室的底端設有熔渣出口,所述燃燒室的頂端設有出火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官禹,黃丹,
申請(專利權)人:黃官禹,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