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安裝支架,公開了一種減速機編碼器安裝支架,包括編碼器安裝板、中間連接支架、支撐架、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所述編碼器安裝板上開設有與編碼器傳動軸外壁間隙配合的通孔;編碼器安裝板與中間連接支架、支撐架通過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順序連接,實現以編碼器安裝板為中心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的滑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安裝時,可根據閥門轉動軸的實際位置,進行上下、左右、前后方向的調節,從而較現有安裝的固定安裝方式明顯減少安裝誤差,設備試運行時還可進行微調,采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后,設備運行平穩,故障幾乎為零,確保了生產順行,結構簡單,易于制作、安裝,使用方便,易于推廣應用。(*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一種安裝支架
,主要應用于減速機編碼器的現場安裝。
技術介紹
大型減速機是廣泛應用于高爐煉鐵煉鋼液壓主管道上大型控制閥門開關執行、驅動的重要動力設備,而編碼器是對減速機驅動閥門軸轉動速度和頻率進行在線監測的重要儀器。由于編碼器是非常精密,而且反應非常靈敏的監測儀器,所以它對其安裝精度有較高要求?,F有技術中,對編碼器的安裝采用的是焊接方式,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下述缺陷1.設備運行一段時間后故障頻發,主要是由于編碼器安裝位置誤差大,編碼器的傳動軸與閥門轉動軸不在一條軸線上,導致同軸度很差,當大型減速機驅動閥門軸轉動時, 由于連接編碼器的軸與聯結軸套不同心,導致編碼器的軸不能正常轉動,存在卡死現象,嚴重時甚至折斷編碼器的傳動軸,損毀編碼器,對生產造成嚴重影響。2.當處理故障時,需要對編碼器安裝位置進行調整,但由于原設備編碼器的安裝方式是,全部通過焊接方式進行連接。通過焊接方式進行安裝,雖然簡單牢固,但其誤差大, 又無調節空間,導致故障頻發,嚴重影響生產。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減速機編碼器安裝支架,它具有采用滑動副使得編碼器安裝板能夠實現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的調節的特點。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減速機編碼器安裝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編碼器安裝板、中間連接支架、支撐架、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所述編碼器安裝板上開設有與編碼器傳動軸外壁間隙配合的通孔;所述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包括三套;所述中間連接支架包括第一中間連接支架和第二中間連接支架;編碼器安裝板與所述第一中間連接支架,第一中間連接支架與所述第二中間連接支架,第二中間連接支架與所述支撐架之間,分別通過所述三套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連接;其中兩套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的滑動方向呈水平設置,水平設置的兩套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的滑動方向相互垂直,另外一套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的滑動方向呈垂直設置,三套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的滑動方向分別為以編碼器安裝板為中心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或,所述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包括第一滑動副和第二滑動副;編碼器安裝板通過所述第一滑動副與所述中間連接支架連接;所述支撐架為高度可調節的支撐架,所述第二滑動副設置于支撐架的上部,中間連接支架通過第二滑動副與支撐架連接;第一滑動副的滑動方向與第二滑動副的滑動方向均為水平方向,但兩者相互垂直,呈以編碼器安裝板為中心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對上述提出的兩種技術方案中的前一種方案的優選技術方案為,所述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包括第一滑動副、第二滑動副、第三滑動副所述中間連接支架包括第一中間連接支架和第二中間連接支架;編碼器安裝板通過所述第一滑動副與所述第一中間連接支架連接;所述第二中間連接支架通過所述第三滑動副連接在所述支撐架的上端;第一中間連接支架與第二中間連接支架通過所述第二滑動副連接;第一滑動副的滑動方向與第二滑動副的滑動方向均為水平方向,但兩者相互垂直,呈以編碼器安裝板為中心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第三滑動副的滑動方向為垂直方向。對上述技術方案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包括連接板 A、連接板B、螺栓和螺母;所述連接板A上開設有螺栓孔,所述連接板B上開設有直行的滑道開口,所述螺栓穿過連接板A上的螺栓孔、連接板B上的滑道開口后與所述螺母鎖緊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能夠實現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的調節減速機編碼器安裝架。使得編碼器傳動軸與閥門轉動軸、連接編碼器的閥門軸與聯結軸套的同軸度具有可調節的空間,從而提高了設備安裝精度,避免由同軸度差所引起的故障。2.采用兩個連接板與螺栓、螺母構成滑動副,使得本技術安裝簡易、易于調節,并可拆卸更換。本技術在安裝時,可根據閥門轉動軸的實際位置,進行上下、左右、前后方向的調節,從而較現有安裝的固定安裝方式明顯減少安裝誤差,設備試運行時還可進行微調, 從而達到最佳效果。在生產使用過程中,通過實際應用該支架,其效果非常明顯,設備運行平穩,故障幾乎為零,確保了生產順行。總之,本技術結構簡單,易于制作,使用方便,易于推廣應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三中第一滑動副中連接板B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三中第二滑動副中連接板B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三中第三滑動副中連接板B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三在現場安裝后的結構原理示意圖。其中,1-編碼器安裝板、2-第一滑動副,2-1-第一滑動副上的橫連支架安裝位置, 2-2-第一滑動副上的滑道開口,3-編碼器傳動軸,4-閥門軸,5-第一中間連接支架,6-第二滑動副,6-1-第二滑動副上的第一中間連接支架安裝位置,6-2-第二滑動副上的滑道開口,7-第二中間連接支架,8-第三滑動副,8-1-第三滑動副上的支撐架安裝位置,8-2-第三滑動副上的滑道開口,9-支撐架,10-連接軸套,11-大型閥門,12-大型減速機驅動執行機構,13-大型液壓管道,14-閥體上的大型法蘭,15-編碼器。具體實施方式為進一步闡述本技術為達成預定技術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技術提出的減速機編碼器安裝支架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一本技術提供的減速機編碼器安裝支架包括編碼器安裝板1、中間連接支架、 支撐架和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其中,編碼器安裝板1上開設有與編碼器傳動軸3外壁間隙配合的通孔。中間連接支架包括第一中間連接支架和第二中間連接支架;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包括三套。編碼器安裝板1與第一中間連接支架,第一中間連接支架與第二中間連接支架,第二中間連接支架與支撐架之間,分別通過三套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連接。其中,兩套滑動副的滑動方向呈水平設置,水平設置的兩套滑動副的滑動方向相互垂直,另外一套滑動副的滑動方向呈垂直設置,三套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的滑動方向分別為以編碼器安裝板為中心的前后方向、左右、上下方向。本實施例中,編碼器安裝板1與第一中間連接支架、第一中間連接支架與第二中間連接支架、第二中間連接支架與支撐架之間所采用的滑動副可以是上述三套滑動副中的任意一種。由圖1所示的本技術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可知,當編碼器安裝板1與第一中間連接支架采用以編碼器安裝板為中心上下方向滑動的滑動副進行連接時, 應當將編碼器安裝板設置的長一些,保證留出上下調節的空間。實施例二 采用兩套滑動副和高度可調節的支撐架。編碼器安裝板1通過第一滑動副與中間連接支架5連接;所述第二滑動副設置于支撐架的上部,中間連接支架5通過第二滑動副與支撐架連接;第一滑動副的滑動方向與第二滑動副的滑動方向均為水平方向,但兩者相互垂直,呈以編碼器安裝板為中心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設置。本實施例中,采用高度可調節的伸縮支撐架,可以減少一套垂直方向的滑動副,也可以實現本技術提到的對編碼器安裝板實現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的調節的目的。實施例三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組件種類和數量相同,只是將第二中間連接支架作為支撐架的一部分設置在支撐架的上端。如圖1所示,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包括第一滑動副2、第二滑動副6、第三滑動副8。第二中間連接支架7與支撐架9之間通過第三滑動副8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減速機編碼器安裝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編碼器安裝板、中間連接支架、支撐架、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所述編碼器安裝板上開設有與編碼器傳動軸外壁間隙配合的通孔;所述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包括三套;所述中間連接支架包括第一中間連接支架和第二中間連接支架;編碼器安裝板與所述第一中間連接支架,第一中間連接支架與所述第二中間連接支架,第二中間連接支架與所述支撐架之間,分別通過所述三套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連接;其中兩套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的滑動方向呈水平設置,水平設置的兩套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的滑動方向相互垂直,另外一套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的滑動方向呈垂直設置,三套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的滑動方向分別為以編碼器安裝板為中心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或,所述帶鎖緊機構的滑動副包括第一滑動副和第二滑動副;編碼器安裝板通過所述第一滑動副與所述中間連接支架連接;所述支撐架為高度可調節的支撐架,所述第二滑動副設置于支撐架的上部,中間連接支架通過第二滑動副與支撐架連接;第一滑動副的滑動方向與第二滑動副的滑動方向均為水平方向,但兩者相互垂直,呈以編碼器安裝板為中心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文生,鄧小斌,蔡立欣,趙曉峰,駱國貴,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