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市政排水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鋼筋混凝土生態(tài)排水溝。
技術介紹
隨著國家水利I號文件的下達,對于節(jié)水、水環(huán)境、及水生態(tài)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很多市政工程上,在強調生態(tài)同時,忘了市政工程主要的目的,為了一味滿足生態(tài)化,而提出了生態(tài)植草溝、路邊生態(tài)帶等新型做法。這些做法大部分需要IOm左右寬度用地,施工成凹形的綠化帶。這樣做法首先浪費了大量土地,其次凹形的綠化帶運行維護成本也比較高,若長時間沒有維護,凹形會變形,灌木將生長,這些都不利于排水,會對市政排水造成一定影響,形成不良社會輿論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筋混凝土生態(tài)排水溝,它可以減少生態(tài)植草溝、路邊生態(tài)帶的用地,又滿足生態(tài)化要求,更重要的是不改變市政排水溝的用途及意義。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鋼筋混凝土生態(tài)排水溝,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溝底板設置條形混凝土格柵,排水溝底板下鋪設碎石墊層,墊層下鋪設無紡土工布。所述條形混凝土格柵的寬度為4(T60mm,間隔為4(T60mm。所述碎石墊層厚度為80 120mm,碎石直徑為40 60mm。無紡土工布重量為400g/m2。所述排水溝的側壁和蓋板也設置條形混凝土格柵。本技術在傳統市政排水溝的基礎上改變排水溝底板做法,設計成虛實相間的格柵狀,在排水溝底板鋪設IOOmm厚直徑40 60mm的碎石墊層,墊層下鋪設一層400g/m2無紡土工布。該構造能夠保證水體滲透至地下,又保證土體不從格柵孔流失,同時便于排水溝清理雜物。該設計即不影響結構受力條件,又能夠使雨水下滲,讓排水溝內雨水補充地下水,使用一定時間后在溝底將自然長出小綠化,滿足生態(tài)化的要求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鋼筋混凝土生態(tài)排水溝,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溝底板設置條形混凝土格柵,排水溝底板下鋪設碎石墊層,墊層下鋪設無紡土工布。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筋混凝土生態(tài)排水溝,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溝的蓋板也設置條形混凝土格柵。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筋混凝土生態(tài)排水溝,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溝為梯形排水溝,排水溝的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鄧柏旺,鄔顯晨,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