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發動機領域的平衡軸防錯裝的裝置及方法。包括:包括水平安放平衡軸的平衡軸支架,套在平衡軸小軸頸上的軸承和鏈輪總成;所述軸承上設置軸承壓板,所述平衡軸支架上的插銷中至少有一根插銷為第一防錯插銷,插入所述軸承壓板上的防錯通孔中;左右平衡軸錯裝時,防錯插銷頂住所述軸承壓板或鏈輪總成,使軸承或者鏈輪總成的安裝無法完成。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效果是:利用左平衡軸和右平衡軸在結構上的細微差異,用防錯銷作通過式判定,若發生錯裝,后續零件將無法裝入,杜絕了錯裝的發生,不僅安全可靠,并且結構簡單,完全是純機械組成,經濟又易于保養維護,不需要任何能源驅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發動機領域的平衡軸裝配防錯裝的裝置及方法。
技術介紹
平衡軸是汽車發動機中的零件,其作用是在曲軸旋轉的帶動下,利用其轉動時其自身動不平衡量所引起的振動并與發動機活塞上下運動引起的振動相抵消,從而有效的緩減整車的震動,提高駕駛的舒適性。目前汽車發動機上共有兩根平衡軸,分別安放在發動機的左右面,左右平衡軸并不相同,由于其外形極為相似,非常容易錯裝。因此加工,尤其大批量加工過程中的防錯尤為重要。目前情況下,多采用各種傳感器識別零件標識來區分左右件,然而一方面使用傳感器價格昂貴,另一方面傳感器也有失靈的風險。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平衡軸裝配防錯裝的裝置及方法。利用左平衡軸和右平衡軸結構上的細微差異,用防錯銷作通過式判定,若發生錯裝,后續零件將無法裝入,杜絕了錯裝的發生。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技術方案為一種發動機左右平衡軸防錯裝裝置,包括分別水平安放左右平衡軸的左右平衡軸支架、分別套裝在左右平衡軸小軸頸上的左右軸承和左右鏈輪總成;所述左右平衡軸支架上分別設置與平衡軸軸向平行的插銷;所述左右軸承上分別設置左右軸承壓板,所述左右軸承壓板上分別設置通孔,所述左右軸承壓板上設置通孔的位置與左右平衡軸支架上的插銷位置對應;所述左右平衡軸放置正確時,所述左右軸承套裝上左右平衡軸的小軸頸后,所述左右平衡軸支架上的插銷插入所述左右軸承壓板上對應位置的通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平衡軸支架上的插銷中分別至少設置一根插銷分別為左右第一防錯插銷,所述平衡軸放置正確時,所述左右平衡軸支架上的左右第一防錯插銷插入所述左右軸承壓板上的左右第一防錯通孔中;左右平衡軸錯裝時,所述左右平衡軸支架上的左右第一防錯插銷頂住軸承壓板或鏈輪總成,軸承或者鏈輪總成的安裝無法完成。進一步的,所述左右軸承壓板上左右第一防錯通孔的圓心分別位于左右軸承壓板與左右軸承的分界線上。再進一步的,所述左軸承壓板上的左第一防錯通孔和右軸承壓板上的右第一防錯通孔的圓心在所述左右軸承和左右軸承壓板分界線上的位置不同;左右平衡軸錯裝時,左右平衡軸支架上的左右第一防錯插銷頂住軸承壓板,軸承的安裝無法完成。更進一步的,所述左右平衡軸支架上,設置左右第二防錯插銷;所述與左右平衡軸支架上的左右第二防錯插銷對應的左右軸承壓板上的左右第二防錯通孔位于所述左右軸承壓板的對稱中心線上;所述左右第二防錯通孔圓心距離所述左右軸承圓心的距離不同。左右平衡軸放置正確時,所述左右平衡軸支架上左右第二防錯插銷插入所述左右軸承壓板上的左右第二防錯通孔;左右平衡軸錯裝時,所述左右平衡軸支架上的左右第二防錯插銷頂住所述軸承壓板,所述軸承的安裝無法完成。 再進一步的,所述左右鏈輪總成的內孔分別具有與左右平衡軸小軸頸相同的扁勢,左鏈輪總成和右鏈輪總成扁勢相對鏈齒旋轉的角度不同;所述左右鏈輪總成外圓的直徑等于所述左右軸承的直徑;所述左右平衡軸支架上左右第一防錯插銷的直徑小于等于所述左右鏈輪總成的齒頂槽寬;左右平衡軸放置正確時,左右平衡軸支架上的左右第一防錯插銷從所述左右鏈輪總成的齒槽中穿出;當左右平衡軸錯裝時,所述左右第一防錯插銷頂住鏈輪總成的齒面,使鏈輪總成裝配無法完成。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發動機左右平衡軸防錯裝方法,包括下列步驟I)將左右平衡軸安放到左右平衡軸支架上,左右平衡軸支架上設置插銷,插銷的方向與所述左右平衡軸的軸向平行;2)將軸承套入平衡軸的小軸頸,軸承分為左右軸承,所述左右軸承上分別設置左右軸承壓板,所述左右軸承壓板上設置通孔,所述左右軸承壓板上通孔的位置與左右平衡軸支架上插銷的位置相對應,左右平衡軸正確放置時,所述左右平衡軸支架上的插銷插入所述左右軸承壓板上對應位置的通孔中,從而完成軸承的安裝;3)將鏈輪總成套入平衡軸的小軸頸,所述鏈輪總成分為左右鏈輪總成;所述在左右平衡支架上的插銷中分別至少設置一根插銷分別為左右第一防錯插銷,所述左右平衡軸放置正確時,左右平衡軸上的左右第一防錯插銷分別插入左右軸承壓板上對應位置的左右第一防錯通孔中;平衡軸錯裝時,所述左右平衡軸支架上的左右第一防錯插銷頂住所述軸承壓板或者鏈輪總成,使軸承或者鏈輪總成的安裝無法完成。進一步的,所述左右軸承壓板上的左右第一防錯通孔分別設置在所述左右軸承和左右軸承壓板分界線上;再進一步的,所述左軸承壓板的左第一防錯通孔和右軸承壓板的右第一防錯通孔在所述左右軸承和左右軸承壓板分界線上的位置不同;左右平衡軸錯裝時,左右平衡軸支架上的左右第一防錯插銷頂住軸承壓板,軸承的安裝無法完成。更進一步的,所述左右平衡軸支架上分別設置左右第二防錯插銷;所述左右軸承壓板上與左右第二防錯插銷對應的的左右第二防錯通孔位于所述左右軸承壓板的對稱中心線上;左右軸承壓板上的左右第二防錯通孔圓心距離所述左右軸承圓心的距離不同;左右平衡軸放置正確時,所述左右平衡軸支架上的左右第二防錯插銷插入所述左右軸承壓板上對應位置的左右第二防錯通孔;左右平衡軸錯裝時。所述左右平衡軸支架上的左右第二防錯插銷頂住所述軸承壓板,軸承的安裝無法完成。再進一步的,所述左右鏈輪總成的內孔分別設置與左右平衡軸小軸頸相同的扁勢,左鏈輪總成和右鏈輪總成扁勢相對鏈齒旋轉的角度不同;所述左右鏈輪總成外圓的直徑等于所述左右軸承的直徑,左右平衡軸放置正確 時,左右平衡軸支架上的左右第一防錯插銷穿過所述左右鏈輪總成的齒槽;當左右平衡軸錯裝時,所述左右平衡支架上的左右第一防錯插銷頂住鏈輪總成的齒面,使鏈輪總成裝配無法完成。本專利技術的效果是利用左平衡軸和右平衡軸在結構上的細微差異,用防錯銷作通過式判定,若發生錯裝,后續零件將無法裝入,杜絕了錯裝的發生,不僅安全可靠,并且結構簡單,完全是純機械組成,經濟又易于保養維護,不需要任何能源驅動。附圖說明圖Ia為本專利技術發動機左右平衡軸防錯裝裝置右平衡軸放置正確主視原理示意圖。圖Ib為本專利技術發動機左右平衡軸防錯裝裝置左平衡軸放置正確主視原理示意圖。圖Ic為本專利技術發動機左右平衡軸防錯裝裝置右平衡軸放置正確左視原理示意圖。圖Id為本專利技術發動機左右平衡軸防錯裝裝置右平衡軸放置正確俯視原理示意圖。圖2a為本專利技術發動機左右平衡軸防錯裝裝置右平衡軸錯裝時的主視原理示意圖。圖2b為本專利技術發動機左右平衡軸防錯裝裝置左平衡軸錯裝時的主視原理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發動機左右平衡軸防錯裝裝置左平衡軸放置正確時的安裝后視圖。圖4本專利技術發動機左右平衡軸防錯裝裝置左平衡軸放置正確時的安裝右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閱圖I、圖2、圖3和圖4,為了能更好地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理解,下面通過具體地實施例,并結合附圖進行詳細地說明請參閱圖la、圖I不、圖Ic和圖ld,本專利技術發動機左右平衡軸防錯裝裝置,包括左右平衡軸支架、左軸承Ib和右軸承Ia及左鏈輪總成5a和右鏈輪總成5b。所述左右平衡軸支架上分別設置左第一防錯插銷4b和右第二防錯插銷4a,所述左軸承Ib和右軸承Ia分別設置左軸承壓板2b和右軸承壓板2a上,所述左軸承壓板2b上設置左第一防錯通孔3b和左第二防錯通孔6b,右軸承壓板2a上設有右第一防錯通孔3a和右第二防錯通孔6a。左軸承壓板2b上的左第一防錯通孔3b的圓心位于左軸承壓板2b和左軸承Ib的分界線上,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發動機左右平衡軸防錯裝裝置,包括分別水平安放左右平衡軸的左右平衡軸支架、分別套裝在左右平衡軸小軸頸上的左右軸承(1b,1a)和左右鏈輪總成(5b,5a);所述左右平衡軸支架上分別設置與平衡軸軸向平行的插銷;所述左右軸承(1b,1a)上分別設置左右軸承壓板(2b,2a),所述左右軸承壓板(2b,2a)上分別設置通孔,所述左右軸承壓板(2b,2a)上設置通孔的位置與左右平衡軸支架上的插銷位置對應;所述左右平衡軸放置正確時,所述左右軸承(1b,1a)套裝上左右平衡軸的小軸頸后,所述左右平衡軸支架上的插銷插入所述左右軸承壓板(2b,2a)上對應位置的通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平衡軸支架上的插銷中分別至少設置一根插銷分別為左右第一防錯插銷(4b,4a),所述平衡軸放置正確時,所述左右平衡軸支架上的左右第一防錯插銷(4b,4a)插入所述左右軸承壓板(2b,2a)上的左右第一防錯通孔(3b,3a)中;左右平衡軸錯裝時,所述左右平衡軸支架上的左右第一防錯插銷(4b,4a)頂住軸承壓板或鏈輪總成,軸承或者鏈輪總成的安裝無法完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新毅,趙小勇,虞積民,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交運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