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一種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的止血裝置,包括雙氣囊三腔管及其固定器,雙氣囊三腔管由三腔管(1)和包裹在三腔管外的胃氣囊(2)、食管氣囊(3)組成,三腔管頭端封閉,管壁上設有多個側孔,三腔管內設胃氣囊充氣管腔(21)、食管氣囊充氣管腔(31)和胃吸引管腔(11),三腔管的尾端分叉為三個銜接管,分別用于連接引流袋和充氣球囊。固定器由固定座(4)、固定夾片(5)、固定螺絲(6)和固定帶(7)組成,用于固定雙氣囊三腔管。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使用安全、方便、見效快,患者創傷小,能有效治療門靜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大出血,還可用于判斷出血部位以便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急救治療。(*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
,是一種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的止血裝置。
技術介紹
上消化道曲張靜脈破裂引起的急性大出血是門靜脈高壓癥的一個極為嚴重的并 發癥。大出血后,病員不僅可因急性大出血引起休克,還有發生肝昏迷的危險。目前,臨床主要的止血方法為非手術療法和手術療法。非手術療法包括及時補充血容量和藥物療法,但止血作用緩慢,效果欠佳;手術止血對患者創傷大,死亡率高,目前急診手術很少進行;內鏡下止血,因視野不清,難于達到目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方便見效快、對患者創傷小、能有效治療門靜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大出血的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的止血裝置。本技術包括雙氣囊三腔管及其固定器,所說的雙氣囊三腔管由一根三腔管和包裹在三腔管外的胃氣囊及食管氣囊組成,三腔管頭端封閉,管壁上設有多個側孔,三腔管內設三個管腔,分別為胃氣囊充氣管腔、食管氣囊充氣管腔和胃吸引管腔,其中胃吸引管腔直徑最大,其余兩個管腔直徑較小,胃氣囊充氣管腔和食管氣囊充氣管腔的前端側壁上分別開有氣囊充氣孔若干,三腔管的尾端分叉為三個銜接管,三個銜接管分別與三腔管的三個管腔對應相通,即胃氣囊充氣管腔銜接管、食管氣囊充氣管腔銜接管和胃吸引管腔銜接管,其中,胃吸引管腔銜接管最粗,是用于連接胃引流袋的引流管,以吸出胃內容物或向胃內注入流質飲食或藥液,其余兩個連接管較細,用于連接充氣球囊,所說的充氣球囊類似血壓計的充氣球囊,既可充氣也可放氣。胃氣囊充氣后呈橢球形,放入胃內時卡在賁門口,以壓迫胃底靜脈曲張大出血的血管,達到止血目的并防止三腔管往后滑脫,食管氣囊充氣后呈圓柱形,置于食管內壓迫食管靜脈曲張大出血的血管,以達到止血目的。所說的固定器由固定座、固定夾片、固定螺絲和固定帶組成,固定座呈弧形彎曲,其弧度與上唇外形匹配,固定座近鼻孔的一側延伸出三個頂端約呈90度上翹的L形依托,中間為鼻中隔依托,左、右為鼻翼依托,L形依托的上翹部分分別用于抵于鼻中隔小柱和左、右鼻翼處,以防固定座滑動移位,固定座的左右兩側設有固定帶孔;固定帶系于固定座的固定帶孔,固定帶通常為帶有彈性的松緊帶或帶有尼龍搭扣的線帶或其他系帶,使用時一般套于兩側耳翼上或套在枕外隆突的上方;固定螺絲位于固定座的左右兩側,用于固定固定夾片;固定夾片呈Ω狀,弧形凹陷部分與三腔管粗細匹配,以便將三腔管夾于其內,左右對稱的兩個固定夾片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座中央的中軸,并能呈合頁狀開合活動,固定夾片的另一端設有螺絲卡槽,當固定夾片向固定座合攏時,就可將尾端分叉前的三腔管置于固定夾片的弧形凹陷部分,再將固定螺絲卡入螺絲卡槽,通過調節固定螺絲的松緊度將夾于固定夾片與固定座之間的三腔管確實固定。使用時,排空三腔管氣囊內的氣體,病人鼻咽部噴霧麻醉后,將三腔管的頭端和氣囊外面涂布少許石蠟油,由鼻腔通過咽喉部插入食管和胃內至胃氣囊進入胃內,通過三腔管尾端銜接管先給胃氣囊充氣約100ml,胃氣囊充氣后回拉三腔管至有彈性回縮為止,使胃氣囊卡于賁門口,再給食管氣囊充氣IOOml后,夾閉尾端充氣囊,將三腔管固定器置于鼻下方使鼻中隔依托抵于鼻中隔小柱,用固定夾片固定三腔管,觀察引流管內有無出血,如無出血,表明出血已被止住。止血24小時后排出氣體,觀察氣囊不壓迫時有無出血征象,若無出血,再細心拔除三腔管。本技術還可用于判斷出血部位以便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治療。例如,如果胃氣囊充氣后回拉壓迫胃底曲張靜脈,而食管氣囊暫不充氣,若發現不再出血,說明出血部位在胃底靜脈;假如胃氣囊充氣后食管氣囊不充氣仍有嘔血現象,則表明有食管靜脈出血;倘若兩個氣囊充氣后雖然無嘔血,但胃內仍有鮮血引出,則可能是肝硬化伴發消化性潰瘍出血或胃氣囊壓迫以外部位的胃底靜脈曲張出血,此時可經胃引流管注入去甲腎上腺素鹽水約IOOml止血,并觀察效果。 本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見效快,患者創傷小,能有效治療門靜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還可用于判斷出血部位,并采取相應急救措施。由于固定器能有效固定三腔管,因此使用雙氣囊三腔管時更加安全、方便、有效減少并發癥。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縱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三腔管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三腔管固定器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三腔管固定器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詳細描述。本技術包括雙氣囊三腔管及其固定器兩部分,雙氣囊三腔管由三腔管I和包裹在三腔管外的胃氣囊2、食管氣囊3組成,三腔管I頭端封閉,管壁上設有多個側孔,三腔管內設三個管腔,分別為胃氣囊充氣管腔21、食管氣囊充氣管腔31和胃吸引管腔11,其中胃吸引管腔直徑最大,其余兩個管腔直徑較小,胃氣囊充氣管腔21和食管氣囊充氣管腔31的前端側壁上分別開有氣囊充氣孔若干,三腔管的尾端呈三叉狀的三個銜接管,三個銜接管分別與三腔管的三個管腔對應相通,即胃氣囊充氣管腔銜接管13、食管氣囊充氣管腔銜接管14和胃吸引管腔銜接管15,其中,胃吸引管腔銜接管15最粗,用于連接胃液引流袋的引流管以吸出胃內容物或向胃內注入流質軟食或藥液,其余兩個銜接管用于銜接充氣球囊,所說的充氣球囊類似血壓計的充氣球囊,既可充氣也可放氣;胃氣囊2、食管氣囊3依次包裹于三腔管頭端后緣的外壁,胃氣囊2充氣后呈橢球形,將其置于胃內,卡在賁門口以壓迫胃底靜脈曲張大出血的血管,達到止血目的并防止三腔管后滑脫位,食管氣囊3充氣后呈圓柱形,將其置于食管內,以壓迫食管靜脈曲張大出血的血管,達到止血的目的。所說的三腔管固定器由固定座4、固定夾片5、固定螺絲6和固定帶7組成,固定座4呈弧形彎曲,弧度與上唇外形匹配,固定座近鼻孔的一側延伸出三個頂端呈90度上翹的L形依托,中間為鼻中隔依托41,左、右為鼻翼依托42,L形依托的上翹部分分別用于抵在鼻中隔小柱和左、右鼻翼處,以防固定座滑動移位,固定座4的左右兩側設有固定帶孔43 ;固定帶7系于固定座的固定帶孔43,固定帶7通常為帶有彈性的松緊帶或帶有尼龍搭扣的線帶或其他系帶,使用時一般套于兩側耳翼上或套在枕外隆突的上方;固定螺絲6位于固定座4的左右兩側,用于固定固定夾片5;固定夾片5呈Ω狀,弧形凹陷部分與三腔管粗細匹配,以便將三腔管夾于其內,左右對稱的兩個固定夾片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座中央的中軸,并能呈合頁狀開合活動,固定夾片的另一端設有螺絲卡槽,當固定夾片5向固定座4合攏時,就可將三腔管I尾端分叉前的部分置于固定夾片5的弧形凹陷內,再將固定螺絲6卡于螺絲卡槽,通過調節固定螺絲6的松緊度將夾于固定夾片5與固定座4之間的三腔管固定。實施例I、一種雙氣囊三腔管本技術的雙氣囊三腔管I的外徑O. 5cm,全長100cm,其中頭端長度為10cm,管壁上設有4個側孔,胃氣囊2內的充氣管腔壁上設有一個細長條形氣囊充氣孔,其長I. 2cm,胃氣囊2充氣后長徑為10cm,短徑為6cm,囊內壓力可達35mmHg。食管氣囊3長12cm,食管 氣囊內的充氣管腔壁上設有一個細長條形氣囊充氣孔,其長I. 5cm,食管氣囊3充氣后的外徑為4. 5cm,囊內壓力可達40mmHg。實施例2、一種雙氣囊三腔管固定器本雙氣囊三腔管固定器的固定座4長5cm,寬2cm,固定夾片5長4cm,寬O. 6c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的止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雙氣囊三腔管及其固定器,所說的雙氣囊三腔管由三腔管(1)和包裹在三腔管外的胃氣囊(2)、食管氣囊(3)組成,三腔管(1)頭端封閉,管壁上設有多個側孔,三腔管內設三個管腔,分別為胃氣囊充氣管腔(21)、食管氣囊充氣管腔(31)和胃吸引管腔(11),其中胃吸引管腔直徑最大,其余兩個管腔直徑較小,胃氣囊充氣管腔(21)和食管氣囊充氣管腔(31)的前端側壁上分別開有氣囊充氣孔若干,三腔管的尾端呈三叉狀,為三個銜接管,分別與三腔管的三個管腔對應相通,即胃氣囊充氣管腔銜接管(13)、食管氣囊充氣管腔銜接管(14)和胃吸引管腔銜接管(15),其中,胃吸引管腔銜接管(15)最粗,用于連接胃液引流袋的引流管,其余兩個銜接管較細,用于銜接充氣球囊,胃氣囊(2)充氣后呈橢球形,食管氣囊(3)充氣后呈圓柱形;所說固定器由固定座(4)、固定夾片(5)、固定螺絲(6)和固定帶(7)組成,固定座(4)呈弧形彎曲,固定座近鼻孔的一側延伸出三個頂端90度上翹的L形依托,中間為鼻中隔依托(41),左、右為鼻翼依托(42),固定座(4)的左右兩側設有固定帶孔(43);固定帶(7)系于固定座的固定帶孔(43),固定帶(7)通常為帶有彈性的松緊帶或帶有尼龍搭扣的線帶或系帶;固定螺絲(6)位于固定座(4)的左右兩側,用于固定固定夾片(5);固定夾片(5)呈Ω狀,其弧形凹陷部分與三腔管粗細匹配,左右對稱的兩個固定夾片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座中央的中軸,并能呈合頁狀開合活動,固定夾片的另一端設有螺絲卡槽,當固定夾片向固定座合攏時,就可將三腔管(1)尾端分叉前的?部分置于固定夾片(5)的弧形凹陷內,再將固定螺絲(6)卡于螺絲卡槽,通過調節固定螺絲(6)的松緊度將夾于固定夾片(5)與固定座(4)之間的三腔管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的止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雙氣囊三腔管及其固定器,所說的雙氣囊三腔管由三腔管(I)和包裹在三腔管外的胃氣囊(2)、食管氣囊(3)組成,三腔管(I)頭端封閉,管壁上設有多個側孔,三腔管內設三個管腔,分別為胃氣囊充氣管腔(21)、食管氣囊充氣管腔(31)和胃吸引管腔(11),其中胃吸引管腔直徑最大,其余兩個管腔直徑較小,胃氣囊充氣管腔(21)和食管氣囊充氣管腔(31)的前端側壁上分別開有氣囊充氣孔若干,三腔管的尾端呈三叉狀,為三個銜接管,分別與三腔管的三個管腔對應相通,即胃氣囊充氣管腔銜接管(13)、食管氣囊充氣管腔銜接管(14)和胃吸引管腔銜接管(15),其中,胃吸引管腔銜接管(15)最粗,用于連接胃液引流袋的引流管,其余兩個銜接管較細,用于銜接充氣球囊,胃氣囊(2)充氣后呈橢球形,食管氣囊(3)充氣后呈圓柱形;所說固定器由固定座(4)、固定夾片(5)、固定螺絲(6)和固定帶(7)組成,固定座(4)呈弧形彎曲,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仲劍平,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