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注塑模具頂塊杠桿式二次脫模機構,屬于塑料模具領域。
技術介紹
目前,采用塑料模具生產類似圓形塑料件,例如蓋子等,該類產品的底面或者外壁上制有凸環或者沿口,傳統模具生產該類產品時,都是采用直接頂桿頂和脫料板聯合頂出。但塑料件頂出脫模后,卻卡在脫料板上,塑料件不能自動脫落,還需要人工取下。這樣的脫模機構,在模具生產時,不僅浪費時間,還會增加操作工的勞動強度。并且,塑料件容易產生 變形、破損,造成塑料件報廢。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采用頂塊杠桿形式,使頂桿二次頂出,使產品能夠順利脫模,實現自動化生產,并保證塑料件不變形,質量好,效率高的注塑模具頂塊杠桿式二次脫模機構。本技術注塑模具頂塊杠桿式二次脫模機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模具型腔鑲塊和型芯鑲塊,型芯鑲塊外安有脫料板,脫料板、型芯鑲塊與型腔鑲塊之間有成型的產品,產品上制有沿口,沿口擱在脫料板上,型芯鑲塊下安有型芯支撐板,型芯支撐板安裝在模腳上,模腳下安有下模板,模腳之間設置上頂板和下頂板,上頂板上連接頂桿和推桿,頂桿穿過型芯支撐板和型芯鑲塊與產品的底面相接觸,推桿連接脫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頂板中安裝二次上頂板和二次下頂板,頂桿連接在二次上頂板和二次下頂板上,在下頂板中安裝杠桿,杠桿的一頭與二次下頂板的底面相接觸,型芯支撐板的底面安裝頂塊,頂塊與上移的杠桿另一頭相接觸。本技術的注塑模具頂塊杠桿式二次脫模機構,脫模時,首先模具開模,型芯鑲塊與型腔鑲塊分離,產品留在型芯鑲塊上,繼續開模,注塑機的頂出機構推動上、下頂板上頂(上移),二次上頂板、二次下頂板和杠桿隨上、下頂板 ...
【技術保護點】
注塑模具頂塊杠桿式二次脫模機構,包括模具型腔鑲塊(1)和型芯鑲塊(2),型芯鑲塊(2)外安有脫料板(3),脫料板(3)、型芯鑲塊(2)與型腔鑲塊(1)之間有成型的產品(4),產品(4)上制有沿口(41),沿口(41)擱在脫料板(3)上,型芯鑲塊(2)下安有型芯支撐板(5),型芯支撐板(5)安裝在模腳(6)上,模腳下安有下模板(7),模腳(6)之間設置上頂板(8)和下頂板(9),上頂板(8)上連接頂桿(10)和推桿(11),頂桿(10)穿過型芯支撐板(5)和型芯鑲塊(2)與產品(4)的底面相接觸,推桿(11)連接脫料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頂板(8)中安裝二次上頂板(12)和二次下頂板(13),頂桿(10)連接在二次上頂板(12)和二次下頂板(13)上,在下頂板(9)中安裝杠桿(14),杠桿(14)的一頭與二次下頂板(13)的底面相接觸,型芯支撐板(5)的底面安裝頂塊(15),頂塊(15)與上移的杠桿(14)另一頭相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1.注塑模具頂塊杠桿式二次脫模機構,包括模具型腔鑲塊(I)和型芯鑲塊(2),型芯鑲塊(2)外安有脫料板(3),脫料板(3)、型芯鑲塊(2)與型腔鑲塊(I)之間有成型的產品(4),產品(4)上制有沿口(41),沿口(41)擱在脫料板(3)上,型芯鑲塊(2)下安有型芯支撐板(5),型芯支撐板(5)安裝在模腳(6)上,模腳下安有下模板(7),模腳(6)之間設置上頂板(8 )和下頂板(9 ),上頂板(8 )上連接頂桿(10 )和推桿(11),頂桿(10 )穿過型芯支撐板(5 )和型芯鑲塊(2)與產品(4)的底面相接觸,推桿(11)連接脫料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頂板(8 )中安裝二次上頂板(12 )和二次下頂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過,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凱華模具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