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色素萬壽菊的設施育苗方法,它是通過采用色素萬壽菊專用育苗設施、配制專用育苗土進行育苗,能人工控制播期,節約用種量,提高出苗率和出苗整齊度,降低病蟲危害率,提高色素萬壽菊的單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植物育苗方法,特別是。
技術介紹
南方(主要指長江中上游地區)常年春遲多雨、寒潮頻繁,色素萬壽菊的規模化種植中,培育健壯無病的壯苗一直是色素萬壽菊產業化開發的技術難題。采用溫控大棚育苗是切實可行的,但一般性種植企業承擔不起投資;采用雙層薄膜育苗雖然經濟適用,但很難人為控制播期,常因降雨和寒潮推遲播期而影響產量。露地育苗不僅出苗率低,而且苗期長、病蟲害嚴重,影響產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想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能人工控制播期、節約用種量、出苗率高和出苗整齊度好、病蟲危害率低、單產高的色素萬壽菊設施育苗方法。為實現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色素萬壽菊的設施育苗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I)制作育苗設施每塊育苗設施為O. 25m2,其外框長和寬均為O. 5m,四周框邊寬I. 0cm,材質厚度^ O. 2cm ;每塊育苗設施內設64個育苗盅,按照8X8排列,育苗盅為圓柱體,每個直徑為5. 5cm、高度6 8cm,盅間距O. 5cm,盅材質厚度> O. 2cm ;育苗盅底部和育苗盅下部設有若干個小孔;(2)配制育苗土①準備育苗肥選上年秋收后的優質廄肥,按照每噸廄肥加入2升生態益生菌原液充分拌勻后,先在好氧狀態下發酵15 20天,再在厭氧狀態下發酵20 25天,到有酒香味溢出;②選河沙或砂壤土過直徑O. 2cm米篩出的細土,按照I : I的土、肥比拌入上述發酵好的育苗肥,充分拌勻,遮蓋好備用;(3)預備好苗床苗床含埂的全寬為120 130cm,苗床四周作埂,埂寬10 15cm,埂高6 8cm,每畝大田移栽需要的實際苗床面積為10 12m2,播種的實際苗床寬lm,放入若干育苗設施后,育苗設施上口要與苗床埂平齊;⑷填土將育苗設施平放,分次壓實填土到平齊育苗盅口,土壤含水量達到捏之成團、觸之即散的程度;(5)播種在填好育苗床土的育苗盅正中以食指輕壓形成O. 2 O. 3cm小坑,每盅播一粒經過嚴格處理過的種子;(6)上圃將播好種的育苗設施移至苗床,每廂兩列剛好滿廂,用過篩的細土填實育苗設施與苗床床埂之間的縫隙,達到緊密無縫隙的程度;(7)澆水用噴霧器或澆花水壺細心、均勻澆水直至育苗盅底的小孔中有水珠溢出;(8)覆土用育苗土均勻播于苗床,厚度為O.6 O. 8cm,全面覆蓋育苗設施,使育苗設施與苗床連接成一體,加上苗盅底部圓孔,便于苗床與育苗設施土壤中的空氣、水份和養份貫通; (9)苗床管理進行營養塊覆膜育苗方式管理,育苗期間當遇持續7天以上未降水時,進行墑情觀察,當墑情為土壤表層泛白、苗葉出現萎凋時,進行補水,補水時間為下午五點以后,補水方法為未揭薄膜時用噴霧器噴水,揭膜后用澆花壺澆水,澆水量以表土濕潤為度。作為優選,所述的育苗設施和內設的育苗盅是采用乙烯或丙烯顆料加熱融化后,灌注于專用模具后,經過一次整體成型而成。作為優選,所述育苗盅上的小孔設在育苗盅底部和柱體高度1/2以下部位,每cm2均勻分布9個小孔,小孔的直徑為O. 5mm。作為優選,所述育苗土的肥力標準有機質彡20%,堿解N為120 150mg/kg,速效磷80 100mg/kg,速效鉀140 160mg/kg,在配制育苗土時,每IOOOkg育苗土加硼肥500g、鋅肥 500g。采取了上述育苗方法后,帶來如下明顯優點I、本專利技術中的育苗設施在制模時考慮了加固四周盤框和設置盅間間隔,并一次成型,使育苗設施邊框和盅間間隔形成整體,使每個育苗設施形成整體,提高育苗設施的承重力,方便移栽時搬運;每塊育苗設施面積為O. 25m2,便于搬運和放置,規格為最小,效率較聞。2、本專利技術按照優質育苗的標準,育苗盅的直徑和高度是按色素萬壽菊35天苗齡根系分布的面積和深度精確計算的,因此只適合于色素萬壽菊育苗。3、本專利技術的育苗設施,是根據苗床管理方便和色素萬壽菊畝用苗量設計的,可以根據色素萬壽菊栽培密度精確計劃苗床面積。育苗盅為網眼式柱狀體,改一般育苗盤的封閉系統為相對的開發系統,有利于育苗盅和苗床之間肥、氣、水交換,在保持一般育苗盤育苗時可以減輕地下害蟲危害和減少育苗用肥優點的同時,通過網孔使育苗盅土中的毛細管和苗床土土壤中的毛細管連接一體。當育苗盅中水分、養分不足時,可以通過毛細管從苗床土壤中獲得補充。只要確保色素萬壽菊苗齡35-40天出圃,色素萬壽菊幼苗根系不會竄出盅外,因此移栽時不會傷根。4、本專利技術的育苗方法完全符合萬壽菊苗期生長習性,萬壽菊為淺根性植物、無明顯主根。在苗齡35-40天時(移栽時期),根部分布區域為IOcm2左右,根系分布半徑2,7-3. 0cm,側根分布深度I. 5-3. Icm(見附表I)。5、本專利技術能省種、省肥、省工,本專利技術中每畝大田的育苗土只需140_150kg,比傳統苗床制作節約肥料為農家肥4擔,過磷酸鈣3kg,復合肥3kg ;節約用種3-4g (2012年價格12元/g),省工2個(價格80元/個),綜合節約育苗成本220元/畝(見附表2)。6、本專利技術所育苗苗齊、苗壯、無病蟲害。對比表明采用本專利技術較薄膜矮棚撒播育苗、薄膜矮棚營養塊育苗有顯著優勢,主要表現為苗子矮壯濃漿、高矮整齊、健康無病斑,無地老虎、蠐螬危害(見附表3)。7、本專利技術所育苗返青快、單產高。經多年大區對比試驗,采用本專利技術所育苗比常規方法返青早1-2天,單產高10-15% (見附表4)。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更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下面結合具體實施的例子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的描述。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I)制作育苗設施每塊育苗設施為O. 25m2,其外框長和寬均為O. 5m,四周框邊寬I. 0cm,材質厚度^ O. 2cm ;每塊育苗設施內設64個育苗盅,按照8X8排列,育苗盅為圓柱體,每個直徑為5.5cm、高度6 8cm,盅間距O. 5cm,盅材質厚度> O. 2cm ;育苗盅底部和育苗盅下部設有若干個小孔;(2)配制育苗土①準備育苗肥選上年秋收后的優質廄肥,按照每噸廄肥加入2升生態益生菌原液充分拌勻后,先在好氧狀態下發酵15 20天,再在厭氧狀態下發酵20 25天,到有酒香味溢出;②選河沙或砂壤土過直徑O. 2cm米篩出的細土,按照I : I的土、肥比拌入上述發酵好的育苗肥,充分拌勻,遮蓋好備用;(3)預備好苗床苗床含埂的全寬為120 130cm,苗床四周作埂,埂寬10 15cm,埂高6 8cm,每畝大田移栽需要的實際苗床面積為10 12m2,播種的實際苗床寬lm,放入若干育苗設施后,育苗設施上口要與苗床埂平齊;(4)填土將育苗設施平放,分次壓實填土到平齊育苗盅口,土壤含水量達到捏之成團、觸之即散的程度;(5)播種在填好育苗床土的育苗盅正中以食指輕壓形成O. 2 O. 3cm小坑,每盅播一粒經過嚴格處理過的種子;(6)上圃將播好種的育苗設施移至苗床,每廂兩列剛好滿廂,用過篩的細土填實育苗設施與苗床床埂之間的縫隙,達到緊密無縫隙的程度;(7)澆水用噴霧器或澆花水壺細心、均勻澆水直至育苗盅底的小孔中有水珠溢出;(8)覆土用育苗土均勻播于苗床,厚度為O. 6 O. 8cm,全面覆蓋育苗設施,使育苗設施與苗床連接成一體,加上苗盅底部圓孔,便于苗床與育苗設施土壤中的空氣、水份和養份貫通;(9)苗床管理進行營養塊覆膜育苗方式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色素萬壽菊設施育苗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1)制作育苗設施每塊育苗設施為0.25m2,其外框長和寬均為0.5m,四周框邊寬1.0cm,材質厚度≥0.2cm;每塊育苗設施內設64個育苗盅,按照8×8排列,育苗盅為圓柱體,每個直徑為5.5cm、高度6~8cm,盅間距0.5cm,盅材質厚度≥0.2cm;育苗盅底部和育苗盅下部設有若干個小孔;(2)配制育苗土①準備育苗肥選上年秋收后的優質廄肥,按照每噸廄肥加入2升生態益生菌原液充分拌勻后,先在好氧狀態下發酵15~20天,再在厭氧狀態下發酵20~25天,到有酒香味溢出;②選河沙或砂壤土過直徑0.2cm米篩出的細土,按照1∶1的土、肥比拌入上述發酵好的育苗肥,充分拌勻,遮蓋好備用;(3)預備好苗床苗床含埂的全寬為120~130cm,苗床四周作埂,埂寬10~15cm,埂高6~8cm,每畝大田移栽需要的實際苗床面積為10~12m2,播種的實際苗床寬1m,放入若干育苗設施后,育苗設施上口要與苗床埂平齊;(4)填土將育苗設施平放,分次壓實填土到平齊育苗盅口,土壤含水量達到捏之成團、觸之即散的程度;(5)播種在填好育苗床土的育苗盅正中以食指輕壓形成0.2~0.3cm小坑,每盅播一粒經過嚴格處理過的種子;(6)上圃將播好種的育苗設施移至苗床,每廂兩列剛好滿廂,用過篩的細土填實育苗設施與苗床床埂之間的縫隙,達到緊密無縫隙的程度;(7)澆水用噴霧器或澆花水壺細心、均勻澆水直至育苗盅底的小孔中有水珠溢出;(8)覆土用育苗土均勻播于苗床,厚度為0.6~0.8cm,全面覆蓋育苗設施,使育苗設施與苗床連接成一體;(9)苗床管理進行營養塊覆膜育苗方式管理,育苗期間當遇持續7天以上未降水時,進行墑情觀察,當墑情為土壤表層泛白、苗葉出現萎凋時,進行補水,補水時間為下午五點以后,補水方法為未揭薄膜時用噴霧器噴水,揭膜后用澆花壺澆水,澆水量以表土濕潤為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色素萬壽菊設施育苗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 (1)制作育苗設施 每塊育苗設施為O. 25m2,其外框長和寬均為O. 5m,四周框邊寬I. Ocm,材質厚度^ O. 2cm;每塊育苗設施內設64個育苗盅,按照8X8排列,育苗盅為圓柱體,每個直徑為5. 5cm、高度6 8cm,盅間距O. 5cm,盅材質厚度> O. 2cm ;育苗盅底部和育苗盅下部設有若干個小孔; (2)配制育苗土 ①準備育苗肥 選上年秋收后的優質廄肥,按照每噸廄肥加入2升生態益生菌原液充分拌勻后,先在好氧狀態下發酵15 20天,再在厭氧狀態下發酵20 25天,到有酒香味溢出; ②選河沙或砂壤土過直徑O.2cm米篩出的細土,按照I : I的土、肥比拌入上述發酵好的育苗肥,充分拌勻,遮蓋好備用; (3)預備好苗床 苗床含埂的全寬為120 130cm,苗床四周作埂,埂寬10 15cm,埂高6 8cm,每畝大田移栽需要的實際苗床面積為10 12m2,播種的實際苗床寬lm,放入若干育苗設施后,育苗設施上口要與苗床埂平齊; (4)填土 將育苗設施平放,分次壓實填土到平齊育苗盅口,土壤含水量達到捏之成團、觸之即散的程度; (5)播種 在填好育苗床土的育苗盅正中以食指輕壓形成O. 2 O. 3cm小坑,每盅播一粒經過嚴格處理過的種子; (6)上圃...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牟來明,牟鈁平,
申請(專利權)人:利川市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