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筋調直切斷機,主要包括有箱體、托輥軸、輪輥、壓輥軸、壓輥和升降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體內設置有并排擺放的五根托輥軸,其中中間三根托輥軸上設有雙鏈輪,兩端托輥軸上設有單鏈輪,各托輥軸之間通過套筒滾子鏈相連接,所述的托輥軸的伸出端上裝有托輥,所述的箱體內的上部設置有并排擺放的五根壓輥軸,該壓輥軸的一端插入升降滑板的中心孔中,該壓輥軸的另一端懸臂并裝有壓輥。(*該技術在2015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鋼筋調直切斷機,特別是涉及一種帶有新型調直與傳動機構的鋼筋調直切斷機,是對現有的鋼筋調直切斷機結構的改進,屬于五金機械范疇。
技術介紹
現有的鋼筋調直切斷機的傳動形式是由粗調直與細調直兩個傳動箱外部通過開式鏈傳動,兩個傳動箱共用一部電動機驅動。粗調直箱內部采用齒輪傳動。為了實現與調直傳動箱主動托輥的同向旋轉,五個調直托輥的傳動齒輪通過四個中介齒輪軸實現同向旋轉。箱體上加工有九個軸孔,且隨動輪軸由于主動托輥間距不一的原因為了滿足嚙合,隨動軸孔位置各異,加工難度大。現有的鋼筋調直切斷機的調直機構是壓輥采用雙支承連接的滑塊上,用調整螺栓進行上下運動的調整。整個調整機構在調直傳動箱的上部。原機型設計的粗調機構,壓.托輥軸距從進絲端開始間距由小至大,而精調的托滾軸距是一致的。從工作原理上分析這種托滾的軸距設計沒有道理。現有的鋼筋調直切斷機的調直傳動箱體為矩形箱形結構,中間部分五個在同一水平線上的主轉動托輥。下部是四個中介齒輪與軸;箱體上部一側面加工有安裝調直壓輥滑塊的滑道,調直壓輥滑塊按滑道上下運動。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通過研究改進,給出一種帶有新型調直與傳動機構的鋼筋調直切斷機,本技術將傳動機構、調直機構的形式及傳動箱結構三個部分作了新的設計1.外部鏈式傳動形式不變,內部將齒輪傳動形式全部改成閉式油浴潤滑的鏈式傳動形式;2.托輥的形式不變,但托輥中心高度由于去掉了中介齒輪軸這部分,所以使其高度降低100毫米左右,調直壓輥仍然設置在機箱的上部,將滑塊改為滑板,將原安裝在雙臂滑塊上兩端為軸承支撐的壓輥改成單臂即懸臂支撐,懸臂軸安裝在滑板的中心孔上,軸與滑板中心孔采用過盈配合,并用點焊形式固定;3.由于簡化了傳動形式,去掉了下部的四根中介齒輪,軸及軸承座孔,本技術的整機高度下降,新型箱體結構將后側立板高度降至略高于鏈輪頂部。這樣新型箱體的幾何形狀及尺寸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整體高度幾乎縮小了三分之一,重量也減輕了一半以上,箱形上部成了后斜面形。本技術給出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種鋼筋調直切斷機,主要包括有箱體、托輥軸、輪輥、壓輥軸、壓輥和升降滑板,其特點是所述的箱體內設置有并排擺放的五根托輥軸,其中中間三根托輥軸上設有雙鏈輪,兩端托輥軸上設有單鏈輪,各托輥軸之間通過套筒滾子鏈相連接,所述的托輥軸的伸出端上裝有托輥,所述的箱體內的上部設置有并排擺放的五根壓輥軸,該壓輥軸的一端插入帶有中心空的升降滑板部件的中心孔中,該壓輥軸的另一端懸臂并裝有壓輥。本技術給出的這種鋼筋調直切斷機上的其它裝置則與現有技術相同。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外部鏈式傳動形式不變,內部將齒輪傳動形式全部改成閉式油浴潤滑的鏈式傳動形式,與外部的鏈傳動相比,由于潤滑良好,封閉式結構的箱體,整體傳動裝置可靠性與使用壽命提高,同時簡化了傳動形式與箱體結構;2.由于去掉了中介齒輪軸,使托輥中心高度降低100毫米左右,壓輥的原雙臂支撐改為懸臂支撐,將滑塊改為滑板,使滑道的加工大大簡化,用料節省一半以上,降低了加工成本;3.由于簡化了傳動形式,去掉了下部的四根中介齒輪,軸及軸承座孔。新型機的整機高度下降,整體高度幾乎縮小了三分之一,重量也減輕了一半以上。附圖說明附圖為本技術給出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為1.蓋板,2.螺套,3.螺母,4.絲杠,5.卡簧,6.密封蓋,7.密封圈,8.推力軸承,9.卡環,10.升降滑板,11.螺栓,12.壓輥端蓋,13.卡環,14.壓輥軸,15.油封,16.軸承擋圈,17.軸承,18.壓輥透蓋,19.壓輥,20.托輥,21.鍵,22.螺栓,23.蓋板,24.托輥軸,25.密封圈,26.軸承透蓋,27.透蓋螺栓,28.軸承,29.箱體,30.雙鏈輪,31.擋圈,32.端蓋螺栓,33.軸承,34.端蓋,35.平鍵,36.機箱蓋板,37.套筒滾子鏈。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技術方案及工作過程做進一步說明如圖所示,這種鋼筋調直切斷機,主要包括有箱體29、托輥軸24、輪輥20、壓輥軸14、壓輥19和升降滑板10,所述的箱體29內設置有并排擺放的五根托輥軸24,其中中間三根托輥軸24上設有雙鏈輪30,兩端托輥軸24上設有單鏈輪,各托輥軸之間通過套筒滾子鏈37相連接,所述的托輥軸24的伸出端上裝有托輥20,所述的箱體29內的上部設置有并排擺放的五根壓輥軸14,該壓輥軸14的一端插入升降滑板10的中心孔中,該壓輥軸14的另一端懸臂并裝有壓輥19。本技術的安裝過程為(1)傳動機構的安裝托輥軸24及其零件的安裝五根鏈輪托輥軸24及托輥20的安裝方式基本相同。現以一雙鏈輪30托輥軸24的安裝為例說明安裝過程。先將平健35安裝于托輥軸24的鍵槽上,將雙鏈輪30懸置于托輥軸承座孔之間將托輥軸24從右端插入箱體29的軸承28座孔,同時穿過雙鏈輪30及端部限位擋圈31使鏈輪30、限位擋圈31相對托輥軸24就位。然后安裝兩端軸承33、28,安裝托輥軸端蓋34和帶有密封圈25的托輥軸透蓋26,旋緊兩端蓋螺栓27、32將端蓋固定。在托輥軸24的伸出端安上托輥平鍵21與托輥20裝在一起,通過托輥軸端蓋板23用螺栓22旋緊固定。其他安裝基本相同。傳動機構的輸入端的軸是長軸兩端都是透蓋的形式。在五個托輥軸上的鏈輪中由于傳動的需要,中間三個都是雙鏈輪兩端的是單鏈輪。然后安裝傳動鏈,其安裝像安裝自行車的鏈子一樣簡單,繞過鏈輪將鏈子37拉緊。將活動節安裝即可。此時傳動機構安裝完畢。(2).調直機構的安裝壓輥軸14上零件的安裝先將帶有油封15的壓輥透蓋18與壓輥19用螺栓11連接牢固置于托輥軸14中然后再安裝軸承17及軸承擋圈16,在壓輥軸14端裝入卡環13將其定位固定。將壓輥端蓋12用螺栓11固定,壓棍軸部件安裝完畢。升降滑板10上個零件的安裝將絲杠4不帶螺紋的一端裝入推力軸承8用外卡環9固定后安在升降滑板10中加蓋帶有密封圈7的密封蓋6之后同樣用內卡環5將其定位鎖緊。升降滑板部件安裝完畢。蓋板1上零件的安裝蓋板1上裝有帶有內螺紋的螺套2,螺套2用螺栓將其固定于蓋板上。蓋板部件安裝完畢。將安裝好的壓輥軸部件的壓棍軸用過盈配合安裝在帶有中心空的升降滑板部件的中心孔中用點焊形式固定成為一體,然后將其一起裝入箱體29的軌道中。待五個都安裝就位后,加蓋蓋板部件用螺栓固定,將絲杠調節適當位置旋緊固定螺母3。此時調直機構安裝完畢。最后安裝機箱蓋板36用螺栓固定即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鋼筋調直切斷機,主要包括有箱體、托輥軸、輪輥、壓輥軸、壓輥和升降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體內設置有并排擺放的五根托輥軸,其中中間三根托輥軸上設有雙鏈輪,兩端托輥軸上設有單鏈輪...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樹超,王大印,高鳳陽,姜麗華,曹廣宇,袁雅姝,
申請(專利權)人:沈陽建筑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