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用于直接轉變化學能為電能的裝置中的一種一體化電池箱及具有該一體化電池箱的電動汽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一體化電池箱,包括固定在車身地板的橫梁上的限位板和具有一內空腔的箱體,所述限位板連接有導軌,所述箱體內設有將所述內空腔劃分為至少二個容納放置腔體的縱梁,所述容納放置腔體內設有電池組模塊,所述箱體底部設有與所述導軌形成直線移動副的滑輪。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可先將限位板固定到車身地板的橫梁上,再通過滑輪與導軌的配合將箱體快速抽出或推入,有利于實現快速拆卸與安裝,可避免將電池組模塊之間的高壓線束及通訊線束連接暴露于箱體外,可提高電動汽車的安全性能及通訊可靠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用于直接轉變化學能為電能的裝置,尤其涉及用于直接轉變化學能為電能的裝置中的一種一體化電池箱及具有該一體化電池箱的電動汽車。
技術介紹
隨著全球能源危機的不斷加深,石油危機和日益枯竭以及嚴重大氣污染,全球氣溫上升的危害加劇,使用具有高效節能、低排放或零排放優勢的電動汽車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是國際節能環保汽車發展的主攻方向,電動汽車由于具有環保性,因此代表著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代表具有經濟、清潔等特點,但是由于受到動力電池比能量的制約,電動汽車續駛里程較低從而限制了電動汽車的推廣。為了延長續駛里程,可以通過加大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容量或增加動力電池的數量,動力電池組提供約135 ·380V高壓直流電,電池單體本身體積大,需占據車身的空間也大,因此為了解決電池布置難題,大多數電動汽車電池箱設計把動力電池分成幾個電池組模塊固定安裝在車上,這種技術設計方案的缺點是1)增加了電池組模塊之間的高壓線束及通訊線束連接,降低了電動汽車的安全性能及通訊可靠性;2)電池組模塊化不利于電池箱的快速安裝及拆卸。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一體化電池箱及具有該一體化電池箱的電動汽車。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一體化電池箱,包括固定在車身地板的橫梁上的限位板和具有一內空腔的箱體,所述限位板連接有導軌,所述箱體內設有將所述內空腔劃分為至少二個容納放置腔體的縱梁,所述容納放置腔體內設有電池組模塊,所述箱體底部設有與所述導軌形成直線移動副的滑輪。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限位板上設有定位孔,所述箱體的前端設有與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設于所述定位孔內,所述箱體的后端設有與車身地板的橫梁連接的固定塊。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塊包括與所述箱體的后端連接的第一連接板和與所述第一連接板連接的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二連接板上設有安裝孔,所述第一連接板與所述第二連接板相垂直。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箱體的前端設有進風口,所述箱體的后端設有出風口,所述進風口設有第一 U形擋片,所述出風口設有第二 U形擋片。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進風口為百葉窗,所述出風口上設有排風扇,所述出風口為百葉窗。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箱體的前端設有手動維修開關、控制信號接口、總正出線口和總負出線口,所述箱體的后端設有箱體拉手。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縱梁與所述導軌相平行,所述限位板為L形。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電池組模塊的外表面包裹有絕緣板,所述絕緣板包括位于所述電池組模塊頂部的上絕緣板和位于所述電池組模塊底部的下絕緣板,所述上絕緣板和所述下絕緣板上均設有通孔。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上絕緣板上設有絕緣板支撐塊和電池組模塊拉手。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具有一體化電池箱的電動汽車,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體化電池箱。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述方案,可先將限位板固定到車身地板的橫梁上,再通過滑輪與導軌的配合將箱體快速抽出或推入,有利于實現快速拆卸與安裝,并且可提高安裝定位的精確度,將若干個電池組模塊集成到同一箱體內,可將電池組模塊之間的高壓線束及通訊線束連接容納放置到箱體內,一方面可有效縮短電池組模塊之間的高壓線束及通訊線束,另一方面又可避免將電池組模塊之間的高壓線束及通訊線束連接暴露于箱體外,可提高電動汽車的安全性能及通訊可靠性。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一種一體化電池箱的前端視角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所述一體化電池箱的后端視角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所述一體化電池箱的箱體內部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所述一體化電池箱的電池組模塊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所述一體化電池箱在進行推拉安裝時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I至圖5中的附圖標號為限位板I ;定位孔2、3、4 ;總負出線口 5 ;進風口 6、9 ;總正出線口 7 ;手動維修開關8 ;控制信號接口 10 ;固定塊11、12 ;箱體拉手13、14 ;出風口15、16、17、18 ;電池組模塊19、20 ;絕緣板支撐塊21 ;縱梁22 ;絕緣板23 ;上絕緣板24 ;電池組模塊拉手25 ;導軌26、27 ;滑輪28、29 ;箱體30。如圖I至圖5所示,一種一體化電池箱,包括固定焊接在車身地板的橫梁上的限位板I和具有一內空腔的箱體30,所述箱體30為矩形狀,所述限位板I連接有導軌26、27,所述箱體30內設有將所述內空腔劃分為至少二個容納放置腔體的縱梁22,所述容納放置腔體內設有多個電池組模塊19,所述箱體30底部設有與所述導軌26、27形成直線移動副的滑輪28、29,所述縱梁22上部預留有供所述電池組模塊19走線的空間,其中,所述導軌26與所述導軌27平行設置,所述導軌26、27與所述限位板I相垂直,所述電池組模塊19有多個并分別設置在所述箱體30的容納放置腔體內,因此,電池組模塊19之間的高壓線束及通訊線束也安裝于所述箱體30內,所述電池組模塊19之間的高壓線束及通訊線束沿所述縱梁22布置,所述限位塊I的兩端均設有翻邊,用于加強固定所述箱體30。如圖I至圖5所示,所述限位板I上設有定位孔2、3、4,所述箱體30的前端設有與所述定位孔2、3、4相配合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設于所述定位孔2、3、4內,所述箱體30的后端設有與車身地板的橫梁連接的固定塊11、12,所述固定塊11、12起到固定所述箱體30的作用,其中,所述定位柱及所述定位孔2、3、4用于定位所述箱體30,起到快速裝配的作用,所述固定塊11、12設有翻邊,可加強其強度,所述定位柱也可以為定位銷。如圖I至圖5所示,所述固定塊11、12包括與所述箱體30的后端連接的第一連接板和與所述第一連接板連接的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二連接板上設有安裝孔,所述第一連接板與所述第二連接板相垂直,可通過螺栓穿過所述安裝孔來固定所述第二連接板。如圖I至圖5所示,所述箱體30的前端設有進風口 6、9,所述箱體30的后端設有出風口 15、16、17、18,所述進風口 6、9設有第一 U形擋片,所述出風口 15、16、17、18設有第二 U形擋片,其中,所述第一 U形擋片和第二 U形擋片起到第一層防護作用。如圖I至圖5所示,所述進風口 6、9為向下傾斜的百葉窗,所述出風口 15、16、17、18設有排風扇,所述出風口 15、16、17、18為向下傾斜的百葉窗,可加強防護等級,其中,向下傾斜的百葉窗起到第二層防護作用。如圖I至圖5所示,所述箱體30的前端設有手動維修開關8、控制信號接口 10、總正出線口 7和總負出線口 5,所述箱體30的后端設有箱體拉手13、14,其中,在對一體化電池箱內部零部件進行維修或車體出現故障時,所述手動維修開關8起到手動切斷動力電池回路的作用,保證維修人員及駕駛員的安全,所述箱體拉手13、14可方便工作人員來回推拉所述箱體30。如圖I至圖5所示,所述縱梁22與所述導軌26、27相平行,即所述縱梁22與所述導軌26、27與所述滑輪28、29的移動方向相平行,所述限位板I為L形。如圖I至圖5所示,所述電池組模塊19的外表面包裹有絕緣板23,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一體化電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車身地板的橫梁上的限位板和具有一內空腔的箱體,所述限位板連接有導軌,所述箱體內設有將所述內空腔劃分為至少二個容納放置腔體的縱梁,所述容納放置腔體內設有電池組模塊,所述箱體底部設有與所述導軌形成直線移動副的滑輪。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佶宏,趙小羽,張送,
申請(專利權)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