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快速精確定位的組合式山地內對口器,包括上坡安全保障車、對口器主體、儲氣罐和下坡安全保障車;所述對口器主體的一側安裝第一連接環,所述對口器主體的另一側通過鉸鏈與儲氣罐的一側連接,所述儲氣罐的另一側設有第二連接環;第一車架內安裝第一卷揚機,所述第一卷揚機上的鋼索與所述第一連接環連接;第三車架內安裝第二卷揚機,所述第二卷揚機上的鋼索與所述第二連接環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有效適用于坡度較大場合、可靠性良好、消除安全隱患的可快速精確定位的組合式山地內對口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管道內施工設備,尤其是一種內對口器。
技術介紹
氣動內對口器是用在管線焊接施工中,從鋼管內部以徑向力把兩根待組對管管口迅速組對,且滿足管線焊接要求的一種專用機械。它是以壓縮空氣為動力源來實現設備的驅動與操作。現有的管道內對口器不能在坡度超過30°時行走。在上坡路行走時,由于剎車控制閥與行走控制閥互鎖的控制方式造成停車可靠性差,另外,下坡時易發生溜坡,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在有坡度時,現有的對口器在管道口調整位置很困難,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已有氣動內對口器不能適用于坡度較大場合、可靠性差、存在安全隱患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有效適用于坡度較大場合、可靠性良好、消除安全隱患的可快速精確定位的組合式山地內對口器。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快速精確定位的組合式山地內對口器,包括上坡安全保障車、對口器主體、儲氣罐和下坡安全保障車;所述對口器主體的一側安裝第一連接環,所述對口器主體的另一側通過鉸鏈與儲氣罐的一側連接,所述儲氣罐的另一側設有第二連接環;其中,所述上坡安全保障車包括第一車架、第一驅動輪和爪,所述第一車架上布置3個第一驅動輪和3個爪,徑向分布為3個第一驅動輪和3個爪均關于Y軸對稱,第一驅動輪通過一個銷軸安裝在第一驅動輪支撐臂的一端,所述第一驅動輪支撐臂的中部可轉動地安裝在第一回轉軸上,所述第一回轉軸固定安裝在第一車架上,所述第一驅動輪支撐臂的另一端通過鉸鏈與第一滑套聯接,所述第一驅動輪與第一驅動裝置連接;所述爪安裝在連桿一端,所述連桿的中部可轉動地安裝在第二回轉軸上,所述第二回轉軸固定安裝在第一車架上,所述連桿的另一端安裝在車架上,所述第二回轉軸與第一車架之間的連桿上安裝彈簧;所述第一滑套可滑動的套裝在空心軸上,所述空心軸固定安裝在車架上,所述電動推桿位于空心軸內,且所述電動推桿的動端與所述第一滑套聯動;所述第一車架內安裝第一卷揚機,所述第一卷揚機上的鋼索與所述第一連接環連接;所述對口器主體包括對口工作段和自行走段,所述自行走段包括第二車架、行走輪、第二驅動輪和剎車塊,所述第二車架上沿車架的中心軸方向依次布置2個行走輪、第二驅動輪、剎車塊和2個行走輪,從軸向上看行走輪位于第二車架的下半圓,第二驅動輪和剎車塊位于第二車架的上半圓;徑向分布為2個行走輪關于Y軸對稱,行走輪安裝在第二車架上,第二驅動輪通過一個銷軸安裝在第二驅動輪支撐臂的一端,所述第二驅動輪支撐臂的中部可轉動地安裝在第三回轉軸上,所述第三回轉軸固定安裝在第二車架上,所述第二驅動輪支撐臂的另一端通過鉸鏈與第二滑套聯接,所述第二驅動輪與第二驅動裝置連接;剎車塊通過一個銷軸安裝在剎車塊支撐臂的一端,所述剎車塊支撐臂的中部可轉動地安裝在第四回轉軸上,所述第四回轉軸固定安裝在第二車架上,所述剎車塊支撐臂的另一端通過鉸鏈與第三滑套聯接;所述第二和第三滑套可滑動的套裝在第二中心軸上,所述第二和第三滑套與用于推動第二和第三滑套伸縮的伸縮機構連接;所述對口工作段與滑柱固定連接,所述滑柱可滑動地安裝在套管內,所述滑套固定安裝在第二車架的一側上,所述滑柱與氣缸的活塞桿連接;所述下坡安全保障車包括包括第三車架、第三驅動輪和剎車塊,所述第三車架上布置3個第三驅動輪和3個剎車塊,徑向分布為3個第三驅動輪和3個剎車塊均關于Y軸對稱,第三驅動輪通過一個銷軸安裝在第三驅動輪支撐臂的一端,所述第三驅動輪支撐臂的中部可轉動地安裝在第五回轉軸上,所述第五回轉軸固定安裝在第三車架上,所述第三驅動輪支撐臂的另一端通過鉸鏈與第四滑套聯接,所述第三驅動輪與第三驅動裝置連接;剎車塊通過一個銷軸安裝在剎車塊支撐臂的一端,所述剎車塊支撐臂的中部可轉動地安裝在第六回轉軸上,所述第六回轉軸固定安裝在第三車架上,所述剎車塊支撐臂的另一端通過鉸鏈與第四滑套聯接;所述第四滑套可滑動的套裝在空心軸上,所述空心軸固定安裝在第三車架上,所述電動推桿位于空心軸內,且所述電動推桿的動端與所述第三滑套聯動;所·述第三車架內安裝第二卷揚機,所述第二卷揚機上的鋼索與所述第二連接環連接。進一步,所述第一、第三驅動裝置為電機(步進電機或伺服電機),所述的第二驅動裝置為氣馬達。再進一步,所述伸縮機構包括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兩氣缸都安裝在對口器主體機架軸心并相對布置在中心軸兩端,第一氣缸活塞桿與第二滑套連接;第二氣缸也安裝在對口器機架中心,第二氣缸活塞桿與第三滑套連接。所述儲氣罐的外側等圓弧間隔地設置三個滾輪。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現在有效適用于坡度較大場合、可靠性良好、消除安全隱患,管口處定位效率高、精確。附圖說明圖I是可快速精確定位的組合式山地內對口器的結構圖。圖2是上坡安全保障車的結構圖。圖3是圖2的軸向圖。圖4是對口器主體的結構圖。圖5是圖4的軸向圖。圖6是儲氣罐的結構圖。圖7是圖6的軸向圖。圖8是下坡安全保障車的結構圖。圖9是圖8的軸向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參照圖I 圖9,一種可快速精確定位的組合式山地內對口器,這種組合式山地管道內對口器由代號為AB⑶的4段組合在一起,如圖I所示,A段為上坡安全保障車,B段為對口器主體,C段為儲氣罐,D段為下坡安全保障車,B段與C段通過鉸鏈38聯接。A段可自行走上坡安全保障車,如圖2所示,具有圓柱籠形車架I,車架軸心處安裝的空心軸2,其外部有能滑動的滑套3,傳動機構圍繞空心軸對稱布置。該車由電池4供電,控制器5進行控制。車內安裝有伺服電機16驅動的卷揚機15。驅動輪6通過銷軸安裝在驅動輪支撐臂7的一端,驅動輪支撐臂可以繞固定在車架上的回轉軸轉動,支撐臂的另一端通過鉸鏈與滑套3聯接,電機14安裝在驅動輪支撐臂上,通過同步帶傳動機構15驅動,車架安裝了 3套驅動輪及其支撐臂。爪10安裝在連桿11一端,連桿可以繞固定在車架上的回轉軸轉動,連桿上安裝有彈簧13,彈簧的另一端安裝在機架上,在彈簧力作用下,連桿使爪10上的小滾輪9壓在管道壁上,車架安裝了 3套爪機構。各驅動輪和爪徑向分布如圖3所示,驅動輪的夾角為120°并關于Y軸對稱,三個爪的夾角為120°并關于Y軸對稱,各爪與驅動輪的夾角為60°。若固定在中心軸上的電動推桿8縮回時,推動滑套3并使輪支撐臂轉動,驅動輪隨著輪支撐臂的運動壓在管道壁上。當電機14轉動時,通過同步帶機構15驅動,從而牽引車架I在管道內行走。當電動推桿8伸出,滑套3隨著電動推桿8的退回拉動輪支撐臂使驅動輪脫離管道壁。B段對口器主體,如圖4所示,從功能上分為對口工作部18及其后面的行走部,對口工作部上有連接滑柱19,行走部上有滑套20,兩部分通過滑柱與滑套聯接。從Z向看,三對滑柱與滑套在圓周上均布。氣缸23通過連接板22推動滑柱19使對口工作部能相對行走部移動。自行走部具有圓柱籠形車架21,沿Z軸方向車架上依次布置兩個履帶式行走輪24、兩個履帶式驅動輪25、兩個剎車塊26和兩個履帶式行走輪24,徑向分布如圖5所示,兩個行走輪的夾角為120°并關于Y軸對稱,兩個驅動輪(兩個剎車塊)的夾角也為120°并關于Y軸對稱,驅動輪與行走輪的夾角為60°。4個行走輪直接安裝在車架上。兩個驅動輪分別通過銷軸安裝在驅動輪支撐臂31的一端,驅動輪支撐臂可以繞固定在車架上的回轉軸轉動,支撐臂的另一端通過鉸鏈與滑套29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快速精確定位的組合式山地內對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式山地內對口器包括上坡安全保障車、對口器主體、儲氣罐和下坡安全保障車;所述對口器主體的一側安裝第一連接環,所述對口器主體的另一側通過鉸鏈與儲氣罐的一側連接,所述儲氣罐的另一側設有第二連接環;其中,所述上坡安全保障車包括第一車架、第一驅動輪和爪,所述第一車架上布置3個第一驅動輪和3個爪,徑向分布為3個第一驅動輪和3個爪均關于Y軸對稱,第一驅動輪通過一個銷軸安裝在第一驅動輪支撐臂的一端,所述第一驅動輪支撐臂的中部可轉動地安裝在第一回轉軸上,所述第一回轉軸固定安裝在第一車架上,所述第一驅動輪支撐臂的另一端通過鉸鏈與第一滑套聯接,所述第一驅動輪與第一驅動裝置連接;所述爪安裝在連桿一端,所述連桿的中部可轉動地安裝在第二回轉軸上,所述第二回轉軸固定安裝在第一車架上,所述連桿的另一端安裝在車架上,所述第二回轉軸與第一車架之間的連桿上安裝彈簧;所述第一滑套可滑動的套裝在空心軸上,所述空心軸固定安裝在車架上,所述電動推桿位于空心軸內,且所述電動推桿的動端與所述第一滑套聯動;所述第一車架內安裝第一卷揚機,所述第一卷揚機上的鋼索與所述第一連接環連接;所述對口器主體包括對口工作段和自行走段,所述自行走段包括第二車架、行走輪、第二驅動輪和剎車塊,所述第二車架上沿車架的中心軸方向依次布置2個行走輪、第二驅動輪、剎車塊和2個行走輪,從軸向上看行走輪位于第二車架的下半圓,第二驅動輪和剎車塊位于第二車架的上半圓;徑向分布為2個行走輪關于Y軸對稱,行走輪安 裝在第二車架上,第二驅動輪通過一個銷軸安裝在第二驅動輪支撐臂的一端,所述第二驅動輪支撐臂的中部可轉動地安裝在第三回轉軸上,所述第三回轉軸固定安裝在第二車架上,所述第二驅動輪支撐臂的另一端通過鉸鏈與第二滑套聯接,所述第二驅動輪與第二驅動裝置連接;剎車塊通過一個銷軸安裝在剎車塊支撐臂的一端,所述剎車塊支撐臂的中部可轉動地安裝在第四回轉軸上,所述第四回轉軸固定安裝在第二車架上,所述剎車塊支撐臂的另一端通過鉸鏈與第三滑套聯接;所述第二和第三滑套可滑動的套裝在第二中心軸上,所述第二和第三滑套與用于推動第二和第三滑套伸縮的伸縮機構連接;所述對口工作段與滑柱固定連接,所述滑柱可滑動地安裝在套管內,所述滑套固定安裝在第二車架的一側上,所述滑柱與氣缸的活塞桿連接;所述下坡安全保障車包括包括第三車架、第三驅動輪和剎車塊,所述第三車架上布置3個第三驅動輪和3個剎車塊,徑向分布為3個第三驅動輪和3個剎車塊均關于Y軸對稱,第三驅動輪通過一個銷軸安裝在第三驅動輪支撐臂的一端,所述第三驅動輪支撐臂的中部可轉動地安裝在第五回轉軸上,所述第五回轉軸固定安裝在第三車架上,所述第三驅動輪支撐臂的另一端通過鉸鏈與第四滑套聯接,所述第三驅動輪與第三驅動裝置連接;剎車塊通過一個銷軸安裝在剎車塊支撐臂的一端,所述剎車塊支撐臂的中部可轉動地安裝在第六回轉軸上,所述第六回轉軸固定安裝在第三車架上,所述剎車塊支撐臂的另一端通過鉸鏈與第四滑套聯接;所述第四滑套可滑動的套裝在空心軸上,所述空心軸固定安裝在第三車架上,所述電動推桿位于空心軸內,且所述電動推桿的動端與所述第三滑套聯動;所述第三車架內安裝第二 卷揚機,所述第二卷揚機上的鋼索與所述第二連接環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邢彤,孟彬,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工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