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精鍛彎頭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沖頭,上沖頭上設有斜面;斜面位于上沖頭軸向中心截面的一側;斜面面對側沖頭。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在上沖頭上設置斜面,當上沖頭在壓力機的作用力下,壓入芯模中的熱(溫)態金屬彎頭的毛坯時,金屬纖維在上沖頭斜面的推擠下,沿斜面的法線方向流動,并在芯模形腔的約束下向側沖頭方向流去,直至充滿形腔。上沖頭上的斜面設置不但使壓力機的作用力變小,而且使金屬纖維的流向更具合理,因此上沖頭的圓柱部分可以加長,鍛擠壓下的孔可以更深,彎頭一側受上沖頭擠壓下的沉孔可以一直到達底部。通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鍛制出來的彎頭模鍛件具有后道加工工序簡單、節省動力、節約大量原材料的顯著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精鍛彎頭的成型模具,特別是一種精鍛彎頭成型模具中的上沖頭形狀,屬于機械設計制造
技術介紹
在傳統熱溫擠壓彎頭模鍛件的精鍛模具中,人們通常采用閉式結構的模腔,利用金屬熱(溫)塑性成形原理,將熱(溫)態的金屬彎頭毛坯放入固定在壓力機上的模具模腔內,在上沖頭強大沖壓力作用下,迫使金屬在模腔內作塑性擠壓變形,從而獲得所需形狀、尺寸以及具有一定機械性能的彎頭模鍛件。這樣的模鍛件,其外表已基本成形,而內部的直彎通孔只能在上沖頭和側沖頭的擠壓下帶出最大限度的兩端沉孔,要想使兩端的沉孔相貫 通還必須借助于后道鉆孔工序,通過鉆頭分別對兩端的沉孔鉆削加深對接,才能形成最終的直彎通孔。由此可以看出從上述的鍛模中得到的彎頭模鍛件,后道加工工藝復雜,費工、費時、動力消耗大且浪費材料,特別在制造具有較大通孔直徑的彎頭時,單被鉆削成切屑的材料就極為可觀。因此,對熱溫擠壓彎頭管件的鍛模進行更進一步地科學設計,力求金屬纖維在模腔內作更為合理的流向變形,使彎頭成型模鍛件中的擠壓沉孔更深,更接近通孔形狀,實現省材、省時、省工的目的,具有相當的經濟價值。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從傳統熱溫擠壓彎頭模鍛件的精鍛模具中得到的模鍛件,會使后道加工工藝復雜,費工、費時、動力消耗大且浪費材料的弊端,本技術提供一種精鍛彎頭的成型模具。本技術釆取以下技術方案實施一種精鍛彎頭的成型模具,包括外模套、芯模套、芯模、上沖頭、側沖頭、側沖頭滑塊,上沖頭安裝在壓力機的滑塊上,且上沖頭頭部為半球形狀,中部為圓柱體,尾部為大于中部圓柱體直徑的平面;側沖頭安裝在側沖頭滑塊中,且側沖頭為頭部半球與大于半球直徑的平面組合體;芯模套固定包圍芯模并和芯模以兩半分開的形式與側沖頭滑塊一起同時在外模套中依靠自身重力閉合、依靠外力托起分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沖頭的頭部與中部的圓柱體上設有一斜面;所述斜面位于上沖頭軸向中心截面的一側;所述斜面面對側沖頭;所述斜面當上沖頭到達下止點時,斜面與上沖頭圓柱體上的截交線最高點到側沖頭軸線間的垂直距離小于側沖頭頭部半球半徑。本技術通過在上沖頭上設置斜面,并使斜面面對側沖頭,使上沖頭在壓力機強大的作用力下,壓入芯模中的熱(溫)態金屬彎頭的毛坯時,迫使彎頭毛坯在芯模內作塑性擠壓變形,同時金屬纖維在上沖頭斜面的推擠下,沿斜面的法線方向流動,并在芯模形腔的約束下向側沖頭方向流去,直至充滿形腔。上沖頭上的斜面設置不但使壓力機的作用力變小,而且使金屬纖維的流向更具合理,因此在這樣的狀態下,上沖頭的圓柱部分可以加長,鍛擠壓下的孔可以更深,彎頭一側受上沖頭擠壓下的沉孔可以一直到達底部,兩側沉孔之間的貫通,只要通過后道一次性鉆削由側沖頭擠壓下的沉孔底部即可實現。本技術不但使彎頭加工工藝變得更為便利,節省了動力消耗,其最大的有益貢獻在于節約了大量彎頭毛坯的原材料。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技術的主剖視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技術的左剖視結構示意圖。在附圖I和2中1外模套、2側沖頭滑塊、3側沖頭、4上沖頭、401斜面5芯模、6芯模套。具體實施方式如附圖1、2所示,上沖頭4安裝在壓力機的滑塊上,上沖頭4的頭部為半球形狀,中部為圓柱體,尾部為大于中部圓柱體直徑的平面;側沖頭3安裝在側沖頭滑塊2中,側沖頭3為頭部半球與大于半球直徑的平面組合體;芯模套6固定包圍芯模5并和芯模5以兩半分開的形式與側沖頭滑塊2—起同時在外模套I中依靠自身重力閉合、依靠外力托起分開。上沖頭4的頭部與中部的圓柱體上設有一斜面401 ;斜面401位于上沖頭4軸向中心截面的一側;斜面401面對側沖頭3 ;當上沖頭4在壓力機的作用下到達下止點時,斜面401與上沖頭4圓柱體上的截交線最高點到側沖頭3軸線間的垂直距離小于側沖頭3上的半球半徑。工作時,上沖頭4在壓力機強大的作用力下,壓入芯模5中的熱(溫)態金屬彎頭的毛坯,迫使金屬毛坯在芯模5內作塑性擠壓變形,與此同時金屬纖維在上沖頭4斜面401的推擠下,沿斜面401的法線方向流動,并在芯模5形腔的約束下向側沖頭3方向流去,直至充滿形腔。上沖頭4上的斜面401的設置不但使壓力機的作用力變小,而且使金屬纖維的流向更具合理,因此在這樣的狀態下,上沖頭4的圓柱部分可以加長,鍛擠壓下的孔可以更深,彎頭一側受上沖頭4擠壓下的沉孔可以一直到達底部,兩側沉孔之間的貫通,只要通過后道一次性鉆削由側沖頭3擠壓下的沉孔底部即可實現。由上述具體實旋方式可見,本技術不但使彎頭的加工工藝變得更為簡單,還節省了動力消耗,更重要的是節省了大量彎頭毛坯的原材料,因此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權利要求1.一種精鍛彎頭的成型模具,包括外模套、芯模套、芯模、上沖頭、側沖頭、側沖頭滑塊,上沖頭安裝在壓力機的滑塊上,且上沖頭頭部為半球形狀,中部為圓柱體,尾部為大于中部圓柱體直徑的平面;側沖頭安裝在側沖頭滑塊中,且側沖頭為頭部半球與大于半球直徑的平面組合體;芯模套固定包圍芯模并和芯模以兩半分開的形式與側沖頭滑塊一起同時在外模套中依靠自身重力閉合、依靠外力托起分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沖頭的頭部與中部的圓柱體上設有一斜面。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精鍛彎頭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位于上沖頭軸向中心截面的一側。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精鍛彎頭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面對側沖頭。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精鍛彎頭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當上沖頭到達下止點時,所述斜面與上沖頭圓柱體上的截交線最高點到側沖頭軸線間的垂直距離小于側沖頭上的半球半徑。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精鍛彎頭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沖頭,上沖頭上設有斜面;斜面位于上沖頭軸向中心截面的一側;斜面面對側沖頭。本技術通過在上沖頭上設置斜面,當上沖頭在壓力機的作用力下,壓入芯模中的熱(溫)態金屬彎頭的毛坯時,金屬纖維在上沖頭斜面的推擠下,沿斜面的法線方向流動,并在芯模形腔的約束下向側沖頭方向流去,直至充滿形腔。上沖頭上的斜面設置不但使壓力機的作用力變小,而且使金屬纖維的流向更具合理,因此上沖頭的圓柱部分可以加長,鍛擠壓下的孔可以更深,彎頭一側受上沖頭擠壓下的沉孔可以一直到達底部。通過本技術鍛制出來的彎頭模鍛件具有后道加工工序簡單、節省動力、節約大量原材料的顯著優點。文檔編號B21J13/02GK202639183SQ20122033025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0日專利技術者李之海 申請人:江蘇海達管件集團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精鍛彎頭的成型模具,包括外模套、芯模套、芯模、上沖頭、側沖頭、側沖頭滑塊,上沖頭安裝在壓力機的滑塊上,且上沖頭頭部為半球形狀,中部為圓柱體,尾部為大于中部圓柱體直徑的平面;側沖頭安裝在側沖頭滑塊中,且側沖頭為頭部半球與大于半球直徑的平面組合體;芯模套固定包圍芯模并和芯模以兩半分開的形式與側沖頭滑塊一起同時在外模套中依靠自身重力閉合、依靠外力托起分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沖頭的頭部與中部的圓柱體上設有一斜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之海,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海達管件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