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管道焊接背氣保護裝置,包括水平設置的管道支撐懸臂,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管道支撐懸臂上的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軌道、可滑動地設置在該軌道上的背氣小車、驅動該背氣小車運動的驅動裝置、設置在該背氣小車上的氣盒以及氣管,在所述氣盒的頂部設置有出氣口,所述氣管的出氣端與所述氣盒的內腔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提供的管道焊接背氣保護裝置,設置有與焊炬同步運動的背氣小車,并在背氣小車上安裝有氣盒,惰性氣體通過氣管輸送到氣盒內以達到局部背氣保護的目的。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提供的管道焊接背氣保護裝置,可大大縮減充氣時間,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且減少惰性氣體的用量,成本大幅下降。(*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焊接用輔助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管道焊接背氣保護裝置。技術背景 金屬焊接時除焊縫正面的高溫熔池需要適當保護外,焊縫的背面也必須采取必要措施以阻隔空氣中的氧對焊縫的氧化作用。通常惰性氣體被認為是較好的保護介質。能用來實施焊縫背面氣體保護的裝置被業界稱為“背氣保護裝置”。現有的金屬焊接過程中,若工件為管狀,通常會將管道兩端封住,充入惰性氣體進行保護,使管子內部含氧量降低,從而降低氧化程度。若工件為平板狀,則需要在工件下方放置一條與工件等長的長條形氣槽,焊接前氣槽內充滿惰性氣體已達到背氣保護的目的。然而,這兩種方式,惰性氣體的消耗量大,導致生產成本高;充氣時間長,造成生產效率低下;而且由于管道內部或氣槽空間大,即使充入大量惰性氣體,仍不能有效排空空氣,保護效果很差,嚴重影響焊接質量,造成焊后需對焊縫打磨拋光或酸洗鈍化,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靠有效的管道焊接背氣保護裝置,以在節省惰性氣體用量、縮短充氣等待時間的同時,提高焊縫的背面成型質量。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管道焊接背氣保護裝置,包括水平設置的管道支撐懸臂,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管道支撐懸臂上的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軌道、可滑動地設置在該軌道上的背氣小車、驅動該背氣小車運動的驅動裝置、設置在該背氣小車上的氣盒以及氣管,在所述氣盒的頂部設置有出氣口,所述氣管的出氣端與所述氣盒的內腔連通。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氣盒的底部采用紫銅材料制成。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氣盒的頂面為外凸圓弧狀。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背氣小車包括車底架和安裝在該車底架上的頂部開口的車廂,在所述車底架上設置有與所述軌道配合的車輪,所述氣盒裝于所述車廂內。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氣盒與所述車廂內底面之間形成腔室,在所述車廂上設置有與該腔室連通的進氣口,該進氣口與所述氣管的出氣端連接,在所述氣盒的底部設置有連通所述腔室與氣盒內腔的多個進氣孔。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車廂與所述車底架之間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復位彈簧。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伺服馬達、減速器、傳動軸及鏈條傳動機構,所述傳動軸經所述減速器與所述伺服馬達連接,所述傳動機構的鏈輪安裝在傳動軸上,所述傳動機構的鏈條與所述背氣小車連接。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管道支撐懸臂上設置有一個或多個鏈條支撐輪。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管道焊接背氣保護裝置還包括氣管驅動機構,該氣管驅動機構包括相對設置的支撐輪和壓輪,所述支撐輪與所述鏈輪同軸地安裝在所述傳動軸上,所述氣管從所述支撐輪和所述壓輪之間穿過。本技術所述提供的管道焊接背氣保護裝置,設置有與焊炬同步運動的背氣小車,并在背氣小車上安裝有氣盒,惰性氣體通過氣管輸送到氣盒內以達到局部背氣保護的目的。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本技術所提供的管 道焊接背氣保護裝置,可大大縮減充氣時間,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且減少惰性氣體的用量,成本大幅下降。以6米長、直徑200mm的管道為例,充滿惰性氣體的時間需要45分鐘以上,需消耗約3瓶惰性氣體。而采用本技術則可實現局部背氣保護,充氣時間可縮短為3分鐘,一瓶惰性氣體可焊接6米長管道8根。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的管道焊接背氣保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I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3為圖I中的背氣小車和氣盒的剖視結構示意圖。以上各圖中,110-管道支撐懸臂,200-背氣保護裝置,210-軌道,220-背氣小車,221-車底架,222-車輪,223-車廂,224-復位彈簧,230-驅動裝置,231-伺服馬達,232-小齒輪,233-大齒輪,234-傳動軸,235-鏈輪,236-鏈條,237-鏈條支撐輪,238-支撐輪,239-壓輪,240-氣盒,241-出氣口,242-進氣孔,250-氣管。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以下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如圖I及圖2所示,本技術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的管道焊接背氣保護裝置200,包括管道支撐懸臂110、設置在管道支撐懸臂110上的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軌道210、可滑動地設置在該軌道210上的背氣小車220、驅動該背氣小車220運動的驅動裝置230、設置在該背氣小車220上的氣盒240以及氣管250,在所述氣盒240的頂部設置有出氣口 241,所述氣管250的出氣端與所述氣盒240的內腔連通。優選地,所述氣盒240的底部采用紫銅材料制成。紫銅高熔點和良好的導熱性能可有效防止被電弧燒穿和高溫熔渣粘連。優選地,所述氣盒240的頂面均為外凸圓弧狀。這樣減小氣盒240上方與工件背面的間隙,可以防止惰性氣體流失。優選地,所述背氣小車220包括車底架221和安裝在該車底架221上的頂部開口的車廂223,在所述車底架221上設置有與所述軌道210配合的車輪222,所述氣盒240裝于所述車廂223內。進一步優選地,如圖3所示,所述氣盒240與所述車廂223內底面之間形成腔室,在所述車廂223上設置有與該腔室連通的進氣口,該進氣口與所述氣管250的出氣端連接,在所述氣盒240的底部設置有連通所述腔室與氣盒240內腔的多個進氣孔242,確保惰性氣體均勻分布,確保良好的背氣保護效果,并能避免保護氣體直吹對電弧的不良影響優選地,在所述車廂223與所述車底架221之間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復位彈簧224,使氣盒240上方始終貼近工件背面,防止惰性氣體流失。進一步參見圖2,本實施例中的驅動裝置230包括伺服馬達231、減速器、鏈條236傳動機構,減速器由相嚙合的小齒輪232和大齒輪233構成,小齒輪232與伺服馬達231的輸出軸連接,大齒輪233和鏈條236傳動機構的鏈輪235同軸安裝在傳動軸234上,傳動機構的鏈條236與所述背氣小車220連接。優選地,在所述管道支撐懸臂110上設置有一個或多個鏈條支撐輪237。鏈條支撐輪237可避免滾子鏈條236直接與軌道210接觸,減小運動阻力。優選地,還包括氣管驅動機構,該氣管驅動機構包括相對設置的支撐輪23和壓輪 239,所述支撐輪23安裝在所述傳動軸234上,所述氣管250從所述支撐輪23和所述壓輪239之間穿過。氣管驅動機構帶動氣管250隨背氣小車220的運動同步送進或退出。由此可見,通過本技術所提供的管道焊接背氣保護裝置200,能實現背氣保護氣盒240與焊炬的同步移動,實現局部有效背氣保護,防止焊縫高溫氧化,縮短充氣等待時間,減少惰性保護氣體用量,提高焊縫質量。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技術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技術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因此,本技術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權利要求1.一種管道焊接背氣保護裝置,包括水平設置的管道支撐懸臂,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管道支撐懸臂上的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軌道、可滑動地設置在該軌道上的背氣小車、驅動該背氣小車運動的驅動裝置、設置在該背氣小車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管道焊接背氣保護裝置,包括水平設置的管道支撐懸臂,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管道支撐懸臂上的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軌道、可滑動地設置在該軌道上的背氣小車、驅動該背氣小車運動的驅動裝置、設置在該背氣小車上的氣盒以及氣管,在所述氣盒的頂部設置有出氣口,所述氣管的出氣端與所述氣盒的內腔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方裕存,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市新維焊接器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