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石化、電力、煤炭、輸水等管道施工技術領域,提出一種管徑氣動內對口器的制動系統,提出的管徑氣動內對口器的制動系統由固定在驅動架(D)上的制動輪系(A)、摩托車前漲剎總成(B)、剎車給力氣缸機構(C);制動輪系(A)主要包括前輪總成(1)、后輪總成(2)和用以將前輪(4)、后輪(9)連為一體的鏈輪鏈條機構;摩托車前漲剎總成(B)與后輪(9)連為一體,摩托車前漲剎總成(B)主要包括骨架(15)、剎車蹄(16)和制動搖臂(18);剎車給力氣缸機構(C)由推力臂(20)、單作用氣缸(21)、氣缸安裝座(22)構成;推力臂(20)與制動搖臂(18)相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制動可靠、平穩、結構簡單的特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石化、電力、煤炭、輸水等管道施工
,主要涉及一種管道氣動內對口器的制動系統。
技術介紹
管道氣動內對口器是長距離輸送管道施工現場中必不可少的配套設備,也是此施工中的第一要素設備,它主要幫助兩根管道對接,并保證兩管道錯邊量在一定技術要求范圍內。近年來隨著管道施工設備的機械化發展,管道氣動內對口器的在管道內的行走有氣動馬達控制,設備停止有制動系統控制,制動的優劣不僅影響著設備的可靠性,而且影響施工安全性,制動系統的空間結構又影響著設備的通過性。關于氣動對口器制動系統,國內外概況為大部分是用直徑大的氣缸直接推動漲 塊(漲塊為在鋼件上粘接聚氨酯耐磨體的方形部件),當驅動停止時漲塊通過氣缸推動并作用于管道內壁,靠漲塊與管道內壁之間摩擦力來制動;該結構復雜,占空間大,影響了設備總長,進而影響了設備的通過性(轉彎半徑要小于38D);由于漲塊直接沖擊管壁,所以制動平穩性不好,并且影響了設備的穩定性;由于復雜的結構,大的氣缸的選擇,提高了相應的經濟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管道氣動內對口器的制動系統。本技術采用下述技術方案完成其專利技術任務—種管道氣動內對口器的制動系統,管道氣動內對口器的制動系統由固定在驅動架上的制動輪系、摩托車前漲剎總成、剎車給力氣缸機構組成;所述的制動輪系主要包括前輪總成、后輪總成和用以將前輪、后輪連為一體的鏈輪鏈條機構;所述的摩托車前漲剎總成通過后輪軸與后輪連為一體,所述的摩托車前漲剎總成主要包括骨架、剎車蹄和制動搖臂;所述的骨架固定在驅動架上,所述的制動搖臂鉸接在骨架上,置于制動輪轂內的兩瓣剎車蹄也鉸接在骨架上;為制動提供動力的剎車給力氣缸機構由推力臂、單作用氣缸、氣缸安裝座構成;所述推力臂的一端連接在單作用氣缸的推桿一端,另一端與制動搖臂相連;單作用氣缸的另一端安裝在氣缸安裝座上,構成在剎車給力氣缸機構的作用下,由單作用氣缸作用于摩托車前漲剎總成的剎車蹄從而作用于制動輪轂的內壁,靠摩擦產生制動力,反作用于管道內壁產生摩擦實現制動的結構。前輪、后輪均由輪轂和粘接在輪轂上的彈性體構成。用以傳遞驅動力和制動力的鏈輪鏈條機構包括固定在前輪、后輪上的鏈輪和用以將前輪、后輪上的鏈輪連為一體的鏈條;所述的鏈輪為兩個,分別設置在前輪輪轂、后輪輪轂的一側端面上,且位于前輪輪轂、后輪輪轂上的鏈輪在同一側面;在所述后輪輪轂的另一端面內內置有制動輪轂。本技術提出的一種管道氣動內對口器的制動系統,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制動可靠、平穩;結構簡單,節省設備長度尺寸,增強了設備的通過性;借用成熟部件性能更加可靠;引入摩托車前漲剎系統,用小氣缸實現大制動力,使結構更加緊湊,并節省大氣缸的費用。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圖I的俯視圖。附圖3為本技術中前輪總成結構圖。附圖4為本技術中后輪總成結構圖。 附圖5為本技術中摩托車剎車總成結構圖。附圖6為本技術中剎車給力氣缸機構結構圖。圖中,A、制動輪系,B、摩托車前漲剎總成,C、剎車給力氣缸機構,D、驅動架,I、前輪總成,2、后輪總成,3、鏈條,4、前輪,5、鏈輪I II,6、前輪輪轂,7、前輪彈性體,8、前輪軸孔,9、后輪,10、后輪輪轂,11、軸承,12、后輪彈性體,13、制動輪轂,14、軸承安裝座孔,15、骨架,16、剎車蹄,17、鉸接銷軸,18、制動搖臂,19、搖臂銷軸,20、推力臂,21、單作用氣缸,22、氣缸安裝座,23、鏈輪II。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加以說明如圖I、圖2所不,一種管道氣動內對口器的制動系統,管道氣動內對口器的制動系統由制動輪系A、摩托車前漲剎總成B、剎車給力氣缸機構C和驅動架D組成;所述的制動輪系A主要包括前輪總成I、后輪總成2和用以將前輪、后輪連為一體的鏈輪鏈條機構;如圖3所示,前輪總成I由前輪4和鏈輪I 5組成,所述的前輪4由前輪輪轂6和膠粘在其上的前輪彈性體7構成,前輪輪轂6的一側端面加工有用于安裝鏈輪I 5的止口,中心有帶鍵槽的前輪軸孔8,且前輪軸孔8為通孔;如圖4所示,后輪總成2由后輪9及安裝于后輪輪轂10上的鏈輪II 23、軸承11構成;后輪由后輪輪轂10和后輪彈性體12組成;后輪輪轂10的一側面加工有安裝鏈輪II 23的止口,相對應側面加工有內置式制動輪轂13 ;輪轂中心加工有軸承安裝座孔14 ;所述的摩托車前漲剎總成通過后輪軸與后輪連為一體,如圖1、2、5所示摩托車前漲剎總成有骨架15、剎車蹄16、鉸接銷軸17、制動搖臂18、搖臂銷軸19組成,屬于集成體可在市場采購,通過后輪軸與后輪總成2串為一體,它的剎車蹄16置于制動輪轂內,骨架5固定在驅動架D上,結合圖6,為制動提供動力的剎車給力氣缸機構由推力臂20、單作用氣缸21、氣缸安裝座22構成;所述推力臂20的一端連接在單作用氣缸21的推桿一端,另一端與制動搖臂18相連;單作用氣缸21的另一端安裝在氣缸安裝座22上,構成在剎車給力氣缸機構的作用下,氣缸將推動制動搖臂18擺動,然后制動搖臂18通過搖臂銷軸19帶動兩瓣剎車蹄16繞鉸接銷軸17漲開并作用于制動輪轂內壁,靠摩擦產生制動力,制動力直接作用與后輪同時通過鏈輪機構將制動力傳遞給前輪,最后前后輪同時將這個制動力反作用于管道內壁產生摩擦實現制動。權利要求1.一種管徑氣動內對ロ器的制動系統,其特征在于管徑氣動內對ロ器的制動系統由固定在驅動架(D)上的制動輪系(A)、摩托車前漲剎總成(B)、剎車給カ氣缸機構(C);所述的制動輪系(A)主要包括前輪總成(I)、后輪總成(2)和用以將前輪(4)、后輪(9)連為一體的鏈輪鏈條機構;所述的摩托車前漲剎總成(B)通過后輪軸與后輪(9)連為一體,所述的摩托車前漲剎總成(B)主要包括骨架(15)、剎車蹄(16)和制動搖臂(18);所述的骨架(15)固定在驅動架(D)上,所述的制動搖臂(18)鉸接在骨架(15)上,置于制動輪轂內的兩瓣剎車蹄(16)也鉸接在骨架(15)上;為制動提供動カ的剎車給カ氣缸機構(C)由推力臂(20)、單作用氣缸(21)、氣缸安裝座(22)構成;所述推力臂(20)的一端連接在單作用氣缸的推桿ー端,另一端與制動搖臂(18)相連;單作用氣缸的另一端安裝在氣缸安裝座(22)上,構成在剎車給カ氣缸機構的作用下,由單作用氣缸作用于摩托車前漲剎總成的剎車蹄從而作用于制動輪轂的內壁,靠摩擦產生制動力,反作用于管道內壁產生摩擦實現制動的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管徑氣動內對ロ器的制動系統,其特征在于前輪(4)、后輪 (9)均由輪轂和粘接在輪轂上的弾性體構成。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管徑氣動內對ロ器的制動系統,其特征在于用以傳遞驅動力和制動カ的鏈輪鏈條機構包括固定在前輪、后輪上的鏈輪和用以將前輪、后輪上的鏈輪連為一體的鏈條;所述的鏈輪為兩個,分別設置在前輪輪轂(6)、后輪輪轂(10)的一側端面上,且位于前輪輪轂(6)、后輪輪轂(10)上的鏈輪在同一側面;在所述后輪輪轂的另一端面內內置有制動輪轂(13)。專利摘要本技術屬于石化、電力、煤炭、輸水等管道施工
,提出一種管徑氣動內對口器的制動系統,提出的管徑氣動內對口器的制動系統由固定在驅動架(D)上的制動輪系(A)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管徑氣動內對口器的制動系統,其特征在于:管徑氣動內對口器的制動系統由固定在驅動架(D)上的制動輪系(A)、摩托車前漲剎總成(B)、剎車給力氣缸機構(C);所述的制動輪系(A)主要包括前輪總成(1)、后輪總成(2)和用以將前輪(4)、后輪(9)連為一體的鏈輪鏈條機構;所述的摩托車前漲剎總成(B)通過后輪軸與后輪(9)連為一體,所述的摩托車前漲剎總成(B)主要包括骨架(15)、剎車蹄(16)和制動搖臂(18);所述的骨架(15)固定在驅動架(D)上,所述的制動搖臂(18)鉸接在骨架(15)上,置于制動輪轂內的兩瓣剎車蹄(16)也鉸接在骨架(15)上;為制動提供動力的剎車給力氣缸機構(C)由推力臂(20)、單作用氣缸(21)、氣缸安裝座(22)構成;所述推力臂(20)的一端連接在單作用氣缸的推桿一端,另一端與制動搖臂(18)相連;單作用氣缸的另一端安裝在氣缸安裝座(22)上,構成在剎車給力氣缸機構的作用下,由單作用氣缸作用于摩托車前漲剎總成的剎車蹄從而作用于制動輪轂的內壁,靠摩擦產生制動力,反作用于管道內壁產生摩擦實現制動的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光臨,王國臣,張勇,
申請(專利權)人:洛陽德平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