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對拉螺栓,該對拉螺栓包括:主螺桿,該主螺桿的兩端均設有螺紋;套管,該套管套在所述主螺桿上;以及一對螺母,該一對螺母分別與所述主螺桿的兩端螺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的對拉螺栓可以反復使用,即在其使用過程中不需要將其埋在混凝土內并對其進行切除,只需要在澆注完畢后將主螺桿從套管中抽出,并使套管留在混凝土中即可。因此,使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的對拉螺栓可以大大節約了工料并節省人工。(*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領域,具體說,涉及一種對拉螺栓。
技術介紹
在工業建筑物中,大多采用框架結構。在框架結構中,框架柱的截面尺寸較大且高度較高。在澆注這些框架柱的過程中,如果支設模板時僅靠模板外側的支撐體來支撐模板,則由于在模板內澆注砼時極容易產生脹模現象,因此很難保證最終澆注成的框架柱的截面·具有設計的尺寸。于是,在支設模板過程中,通常沿框架柱的高度方向均勻布置對拉螺栓來保證最終澆注成的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圖I是使用普通對拉螺栓支設模板的示意圖。如圖I所示,普通的對拉螺栓100包括一根長的主螺桿(通常由圓鋼制成)10和一對螺母20,其中,主螺桿10的兩端均設有螺紋,所述一對螺母20可以與主螺桿10的兩端螺接。在使用所述普通對拉螺栓100支設模板時,可以在主螺桿10上距每端一定的距離處焊上模板定位部件11。模板定位部件11也可以由另外的螺母構成,并利用主螺桿10上的螺紋停留在主螺桿10上距每端一定的距離處。然后,在主螺桿10的兩端穿方木12,再使主螺桿10穿過模板40。接著,在模板40的外側使用例如方木內楞50、鋼管外楞60、3形扣件70以及螺母20進行緊固。這樣可以保證在模板40之間澆筑混凝土時,模板40既不內傾又不外倒。在澆注完畢拆除模板40后,需要將露在混凝土外面的螺栓部分割去,再將方木12從混凝土中剔掉,最后對留在混凝土中的螺栓部分的末端進行防腐處理,并對剔除方木12后留下的坑進行堵抹。由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到,在使用普通對拉螺栓支設模板并澆注混凝土之后,既需要將主螺桿的中間部分埋在混凝土中,又需要將主螺桿的兩端部分切除。由于框架結構中的框架柱很高,因此在澆注過程中需要使用很多的對拉螺栓。這樣既造成材料的浪費,又造成人工的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就是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拉螺栓,這種對拉螺栓可以反復使用,從而在其使用過程中不需要將其埋在混凝土內并對其進行切除。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對拉螺栓,其包括主螺桿,該主螺桿的兩端均設有螺紋;套管,該套管套在所述主螺桿上;以及一對螺母,該一對螺母分別與所述主螺桿的兩端螺接。優選地,所述套管可以由PVC或UPVC制成。從上面的描述以及實踐可知,本技術所述的對拉螺栓可以反復使用,也就是說,在其使用過程中不需要將其埋在混凝土內并對其進行切除,只需要在澆注完畢后將主螺桿從套管中抽出,并使套管留在混凝土中即可,而套管可以由PVC或uPVC制成,非常便宜。因此,使用本技術所述的對拉螺栓可以大大節約了工料并節省人工。另外,可以利用套管來作為模板定位部件,這就避免了在主螺桿上焊接鋼板或套接螺母來作為模板定位部件,進一步節省了時間。這種對拉螺栓可以用于框架結構中截面尺寸較大且高度較高的框架柱的澆注。附圖說明圖I是使用普通對拉螺栓支設模板的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的對拉螺栓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3是使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的對拉螺栓支設模板的示意圖。附圖標記100-普通對拉螺栓;10-主螺桿 11-模板定位部件;12-方木20-螺母;30-套管40-模板;50-方木內楞60-鋼管外楞;70-3形扣件200-本技術所述的對拉螺栓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參考附圖來描述本技術所述的對拉螺栓的一個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認識到,在不偏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此外,在本說明書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圖2是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的對拉螺栓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的對拉螺栓200包括主螺桿10、套管30以及一對螺母20。主螺桿10可以由一段圓鋼制成,其兩端均設有螺紋。套管30套在主螺桿10上。套管30的內徑比主螺桿10的直徑稍大即可。套管30可以由PVC、uPVC或其它便宜的硬塑料制成。PVC為聚氯乙烯樹脂,uPVC為未增塑聚氯乙烯樹脂,它們是耐腐蝕強、耐酸堿鹽油介質侵蝕、質量輕、有一定機械強度的塑料材料。一對螺母20分別可以與主螺桿10的兩端螺接。下面將參考圖3來描述本技術所述的對拉螺栓200的使用。圖3是使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的對拉螺栓支設模板的示意圖。如圖3所示,在使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的對拉螺栓200支設模板時,先根據兩個模板40之間的距離以及方木12的寬度截取套管30,使套管30的長度等于兩個模板40之間距離減去兩塊方木12的寬度之和。這樣,套管30也可以具有模板定位部件11的作用。然后將套管30套在主螺桿10上,并使主螺桿10的兩端穿過方木12,再穿過模板40。接著,在每個模板40的外側使用例如方木內楞50、鋼管外楞60、3形扣件70以及螺母20進行緊固。這樣可以保證在模板40之間澆筑混凝土時,模板40既不內傾又不外倒。在澆注完畢后,依次拆除螺母20、3形扣件70、鋼管外楞60、方木內楞50以及模板40,然后將王螺桿10從套管30中抽出。將方木12從混凝土中副掉。最后對副除方木12后留下的坑進行堵抹。從上面的描述以及實踐可知,本技術所述的對拉螺栓可以反復使用,也就是說,在其使用過程中不需要將其埋在混凝土內并對其進行切除,只需要在澆注完畢后將主螺桿從套管中抽出,并使套管留在混凝土中即可,而套管可以由PVC或uPVC制成,非常便宜。因此,使用本技術所述的對拉螺栓可以大大節約了工料并節省人工。另外,可以利用套管來作為模板定位部件,這就避免了在主螺桿上焊接鋼板或套接螺母來作為模板定位部件,進一步節省了時間。這種對拉螺栓可以用于框架結構中截面尺寸較大且高度較高的框架柱的澆注。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對于上述本技術所提出的對拉螺栓,還可以在不 脫離本
技術實現思路
的基礎上做出各種改進和組合。因此,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應當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的內容確定。權利要求1.ー種對拉螺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螺桿,該主螺桿的兩端均設有螺紋;套管,該套管套在所述主螺桿上;以及ー對螺母,該ー對螺母分別與所述主螺桿的兩端螺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對拉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由PVC或uPVC制成。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對拉螺栓,該對拉螺栓包括主螺桿,該主螺桿的兩端均設有螺紋;套管,該套管套在所述主螺桿上;以及一對螺母,該一對螺母分別與所述主螺桿的兩端螺接。本技術所述的對拉螺栓可以反復使用,即在其使用過程中不需要將其埋在混凝土內并對其進行切除,只需要在澆注完畢后將主螺桿從套管中抽出,并使套管留在混凝土中即可。因此,使用本技術所述的對拉螺栓可以大大節約了工料并節省人工。文檔編號E04G17/065GK202644995SQ20122018160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5日專利技術者郭鳳美 申請人:中國華冶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對拉螺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螺桿,該主螺桿的兩端均設有螺紋;套管,該套管套在所述主螺桿上;以及一對螺母,該一對螺母分別與所述主螺桿的兩端螺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鳳美,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華冶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