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轉運裝置,包括升降箱體、升降驅動裝置和拖車裝置,升降驅動裝置與升降箱體傳動連接,拖車裝置安裝在升降箱體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拖車裝置包括拖車板、滾輪和多級液缸,在拖車板的下面裝有滾輪;在所述的升降箱體的底端上面裝有兩根平行的箱體軌道,所述的滾輪設置在該箱體軌道上;在所述的升降箱體的底端上面裝有多級液缸,在該多級液缸的活塞桿的頂端與拖車板的下面設有相互對應的掛接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占用面積小,自動化程度高,結構簡單,造價較低,工作可靠,安全性能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汽車轉運裝置,主要用于立體車庫中自動存取轉運車輛。
技術介紹
當前我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城市停車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在我國城市土地資源高度緊缺和汽車擁有量快速增長的背景下,由于停車設施總量不足、配 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和停車管理不到位而導致了嚴重的停車難、交通擁堵等問題。其中用于小型汽車車輛停放的立體停車場停車時,大都是由駕駛員開車繞道進入停車泊位,存在過道長,占地面積多,進出車庫麻煩的缺點。目前,現用的車庫自動化程度低,節能減排都不夠理想,大多采用載車板橫向推移的方式進出車庫,有的采用鏟車進庫,有的用車籃吊入等方式進出庫,進出庫麻煩;容積率極底;一旦控制裝置或操作失誤,會造成車輛的損傷,甚至人員的傷害。不能滿足現代經濟社會人們對綠色低碳生活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汽車轉運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自動化程度低,工作不可靠,安全性能較差的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轉運裝置,包括升降箱體、升降驅動裝置和拖車裝置,升降驅動裝置與升降箱體傳動連接,拖車裝置安裝在升降箱體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拖車裝置包括拖車板、滾輪和多級液缸,在拖車板的下面裝有滾輪;在所述的升降箱體的底端上面裝有兩根平行的箱體軌道,所述的滾輪設置在該箱體軌道上;在所述的升降箱體的底端上面裝有多級液缸,在該多級液缸的活塞桿的頂端與拖車板的下面設有相互對應的掛接機構。所述的升降驅動裝置包括U形軌道、導向輪、齒條、齒輪和電機,兩根U形軌道上下縱向相對平行設置,在U形軌道的一個內側裝有齒條;在所述的升降箱體的一側兩邊的上下位置分別裝有導向輪和齒輪,該導向輪和齒輪設在U形軌道內;該齒輪與齒條相嚙合,并與安裝在升降箱體底部的電機傳動連接,該電機帶有減速器和自鎖機構。所述的升降驅動裝置采用多級液壓缸或卷揚機;至少兩根導軌縱向平行設置,升降箱體的兩側與該導軌滑動連接,在升降箱體的底部安裝多級液壓缸,或升降箱體的頂端通過鋼絲繩與上方的卷揚機連接。所述的掛接機構包括設在該多級液缸的活塞桿的頂端的伸縮頭和設在拖車板一端下面的凹槽。在所述的拖車板上設有擋車塊。在所述的拖車裝置的下面設有轉運小車,在該轉運小車的下面裝有與所述的箱體軌道對應的車輪以及車輪驅動電機;在該轉運小車的上面裝有小車軌道,所述的拖車板的滾輪設在該小車軌道上,所述的多級液缸安裝在該轉運小車上面。在所述的升降箱體的底端上面裝有轉盤,所述的箱體軌道安裝在該轉盤的上面,該轉盤裝有轉動驅動裝置。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占用面積小,自動化程度高,結構簡單,造價較低,工作可靠,安全性能高。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第一實施 例應用在立體車庫的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升降箱體和拖車裝置的放大圖;圖3是圖2的B-B剖視圖;圖4是第一實施例的工作工作狀態示意圖(圖I的A-A剖視圖);圖5是本技術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的C-C剖視圖;圖7是本技術的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7的D-D剖視圖;圖9是所述第三實施例一個應用實例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I 圖9,本技術一種汽車轉運裝置,包括升降箱體I、升降驅動裝置和拖車裝置,升降驅動裝置驅動升降箱體升降,拖車裝置安裝在升降箱體I內。所述的升降驅動裝置包括U形軌道9、導向輪13、齒條20、齒輪14和電機15,兩根U形軌道9上下縱向相對平行設置,在U形軌道9的一個內側裝有齒條20。在所述的升降箱體I的一側兩邊的上端裝有導向輪13,下端裝有齒輪14,該導向輪13和齒輪14設在U形軌道9內,該齒輪14與齒條20相嚙合,導向輪13則抵在U形軌道9內與齒條20相對的一側。并與安裝在升降箱體I底部的電機15傳動連接,電機15帶有減速器和自鎖機構(停機后自動鎖緊不再轉動,屬于現有技術)。所述的拖車裝置的第二實施例參見圖5和圖6,其組成包括拖車板2、滾輪22和多級液缸17,在拖車板2的下面裝有兩對同軸設置的滾輪22,在拖車板2上設有擋車塊21。在所述的升降箱體I的底端上面裝有兩根平行的箱體軌道16,所述的滾輪22設置在該箱體軌道16上。在所述的升降箱體I的底端上面(兩根箱體軌道16之間)裝有多級液缸17,缸體與升降箱體I的底端固定,在該多級液缸17的活塞桿的頂端與拖車板2的一端下面設有相互對應的掛接機構,該掛接機構包括設在該多級液缸17的活塞桿的頂端的伸縮頭18和設在拖車板2 —端下面的凹槽23。伸縮頭18可以采用電磁鐵或液壓缸。參見圖I 一圖4,本技術的另一實施例(第一實施例),是在上一實施例的基礎上增加了設在所述的箱體軌道16上面的轉運小車3,在該轉運小車3的下面裝有與所述的箱體軌道16對應的車輪31以及車輪驅動電機32。在該轉運小車3的上面裝有小車軌道33,所述的拖車板2的滾輪22設在該小車軌道33上,所述的多級液缸17安裝在該轉運小車3的上面。上述第一實施例(第一實施例)的應用和工作方式可以參考圖I和圖6,本技術的兩根U形軌道9安裝在一個縱向的升降通道12(可以在地下或地上)內,在升降通道12的周圍設有一個或多于一個的多層水平的運車通道5,在每一運車通道5的一側或兩側設有多個停車位6(也在升降通道12的周圍直接設多層停車位6,即第一實施例適用的情況)。在運車通道5的底面上設有通道軌道7,通道軌道7與所述的箱體軌道16對應。在每一停車位6的底面上設有與所述的滾輪22對應的停車軌道8。在升降通道12的頂端(或底端)設有車輛存取亭10,在其兩側設有入口和出口停車位,并裝有與停車位6相同的軌道,上面放置一個拖車板2。本技術的升降驅動裝置也可采用多級液壓缸或卷揚機(屬常規技術),與此配套,至少兩根導軌縱向平行設置,升降箱體I的兩側與該導軌滑動連接,在升降箱體I的底部安裝多級液壓缸,或升降箱體I的頂端通過鋼絲繩與上方的卷揚機連接(未圖示)。I、存車過程駕駛員將汽車駛入車輛存取亭10入口的停車位上的拖車板上,并在刷卡機11刷卡,控制系統啟動存儲程序升降驅動裝置電機15帶動齒輪14,驅動升降箱體I升到車輛存取亭10內并與入口停車位的軌道對位;多級液缸17的活塞桿伸出,到位后其頂端的伸縮頭18向上伸入到拖車板2下面的凹槽23內;多級液缸17的活塞桿縮回將拖車 板2和上面的汽車移動到升降箱體I內;升降箱體I下降到一個運車通道5的端口 ;轉運小車3沿通道軌道7行駛到一個空的停車位6,對位后用多級液缸17將拖車板2和上面的汽車移動到車位內。2、取車過程與上述存車過程相反,不再贅述。上述的第二實施例沒有轉運小車3,適用于在升降通道12的周圍直接設多層停車位6的車庫,升降箱體I直接升降到一個空的停車位6進行存車或驅車的過程。本技術的第三個實施例參見圖7 —圖9,在上面兩個實施例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轉盤19,轉盤19安裝在所述的升降箱體I的底端上面,所述的箱體軌道16安裝在該轉盤19的上面,該轉盤19裝有轉動驅動裝置(可采用電機、齒輪和齒圈,屬于常規技術,未圖示)。其他的結構不變。該實施例適用于在升降通道12的周圍沿圓周設置多個運車通道5 (或停車位6)的車庫(參見圖9),通過轉盤19的轉動將箱體軌道16與運車通道5或停車位6內的軌道對位,增加停車密度和數量。本技術適用于各種形狀的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轉運裝置,包括升降箱體、升降驅動裝置和拖車裝置,升降驅動裝置與升降箱體傳動連接,拖車裝置安裝在升降箱體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拖車裝置包括拖車板、滾輪和多級液缸,在拖車板的下面裝有滾輪;在所述的升降箱體的底端上面裝有兩根平行的箱體軌道,所述的滾輪設置在該箱體軌道上;在所述的升降箱體的底端上面裝有多級液缸,在該多級液缸的活塞桿的頂端與拖車板的下面設有相互對應的掛接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方亮,
申請(專利權)人:楊方亮,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