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防粘連密封結構的氣缸,包括缸筒及置于缸筒內的活塞,所述活塞上設置有活塞密封溝槽,活塞與缸筒之間的活塞密封溝槽內設置有密封圈;還包括聚四氟乙烯的耐磨密封環,所述聚四氟乙烯的耐磨密封環設置在活塞密封溝槽內、密封圈與缸筒之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采用密封圈和聚四氟乙烯的耐磨密封環組合密封的形式進行密封,對于長期不經常運動的氣缸,可大幅的減少密封圈與缸筒的粘連問題,減少損失、降低安全隱患。(*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氣缸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具有防粘連密封結構的氣缸。
技術介紹
氣缸是將壓縮空氣的壓力能轉換為機械能的氣動執行兀件,壓縮空氣推動氣缸中的活塞運動,將能量進行轉化,因此氣缸中活塞的密封尤為重要,傳統的氣缸中活塞的密封采用由丁腈橡膠材料制成的O型密封圈進行密封,或Y型圈進行密封,對于氣缸安裝的條件是長期不動(有可能是一個月,也有可能是半年)的情況,如某些安全閥用的氣缸,即活塞桿 長期處于某個位置,這樣會造成密封圈和缸筒之間的粘連,當氣缸需要運動時,由于粘連氣缸卻不能運動,給廠家造成損失和安全的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具有防粘連密封結構的氣缸,使氣缸中的密封圈在長期不動的情況下也不易粘連。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種具有防粘連密封結構的氣缸,包括缸筒及置于缸筒內的活塞,所述活塞上設置有活塞密封溝槽,活塞與缸筒之間的活塞密封溝槽內設置有密封圈;還包括聚四氟乙烯的耐磨密封環,所述聚四氟乙烯的耐磨密封環設置在活塞密封溝槽內、密封圈與缸筒之間。進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為丁腈橡膠的O型密封圈,所述活塞密封溝槽、密封圈及聚四氟乙烯的耐磨密封環為一套。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采用密封圈和密封環組合密封的形式進行密封,對于長期不經常運動的氣缸,可大幅的減少密封圈與缸筒的粘連問題,減少損失、降低安全隱患。2、采用新密封結構的氣缸的摩擦阻力更小。3、由于耐磨密封環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質,更耐磨,密封圈的使用壽命得到延長。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具有防粘連密封結構的氣缸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的I部局部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1、2所示,本技術的具有防粘連密封結構的氣缸,包括缸筒I及置于缸筒I內的活塞2,活塞2上設置有活塞密封溝槽3,活塞2與缸筒I之間的活塞密封溝槽3內設置有密封圈4 ;密封圈4采用丁腈橡膠材質的O型密封圈,還包括聚四氟乙烯的耐磨密封環5,聚四氟乙烯的耐磨密封環5設置在活塞密封溝槽3內、密封圈4與缸筒I之間。在 上述實施例中,采用O型密封圈和聚四氟乙烯的耐磨密封環組合密封的形式進行密封,O型密封圈采用丁腈橡膠材質,丁腈橡膠彈性較好,密封環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質,聚四氟乙烯具有較好的耐磨特性,同時它與缸筒的摩擦系數較小,但彈性不好,在傳統的O型密封圈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密封環,O型密封圈位于活塞密封溝槽的底部起到密封環的支撐作用,使密封環與缸筒緊密的貼在一起,達到密封的效果,同時密封環由于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質,具有較好的耐磨性和較小的摩擦系數,不易與缸筒粘連。二者組合進行密封起到了優勢互補的作用,解決了氣缸長期不動易粘連的問題。本實施例的這種組合密封可以起到雙向密封的作用,因此在活塞中只用一套該新型密封就可以,即采用一套活塞密封溝槽、密封圈及聚四氟乙烯的耐磨密封環。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防粘連密封結構的氣缸,包括缸筒及置于缸筒內的活塞,所述活塞上設置有活塞密封溝槽,活塞與缸筒之間的活塞密封溝槽內設置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聚四氟乙烯的耐磨密封環,所述聚四氟乙烯的耐磨密封環設置在活塞密封溝槽內、密封圈與缸筒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防粘連密封結構的氣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為丁腈橡膠的O型密封圈,所述活塞密封溝槽、密封圈及聚四氟乙烯的耐磨密封環為一套。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防粘連密封結構的氣缸,包括缸筒及置于缸筒內的活塞,所述活塞上設置有活塞密封溝槽,活塞與缸筒之間的活塞密封溝槽內設置有密封圈;還包括聚四氟乙烯的耐磨密封環,所述聚四氟乙烯的耐磨密封環設置在活塞密封溝槽內、密封圈與缸筒之間。本技術通過采用密封圈和聚四氟乙烯的耐磨密封環組合密封的形式進行密封,對于長期不經常運動的氣缸,可大幅的減少密封圈與缸筒的粘連問題,減少損失、降低安全隱患。文檔編號F15B15/20GK202646223SQ20122028557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4日專利技術者趙子剛, 蔣全, 王從永, 張麗麗, 張朝國 申請人:北京岳能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防粘連密封結構的氣缸,包括缸筒及置于缸筒內的活塞,所述活塞上設置有活塞密封溝槽,活塞與缸筒之間的活塞密封溝槽內設置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聚四氟乙烯的耐磨密封環,所述聚四氟乙烯的耐磨密封環設置在活塞密封溝槽內、密封圈與缸筒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子剛,蔣全,王從永,張麗麗,張朝國,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岳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