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機械傳動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聯軸器,尤其是涉及一種彈性聯軸器。它解決了現有聯軸器難以有效補償軸承的安裝和運行偏差,不能較好地吸收振動和沖擊載荷等技術問題。本彈性聯軸器,包括兩個中心線重合且呈圓筒狀的軸套,在兩個軸套之間連接有片狀彈簧,所述的片狀彈簧與軸套連為一體且片狀彈簧與軸套的內外邊緣均齊平,所述的軸套和片狀彈簧均由銅材料制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適用范圍廣,使用壽命長,能夠有效補償軸承的軸向位移、徑向位移和角位移,吸收振動和沖擊載荷,提高軸系動態性能等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機械傳動
,涉及ー種聯軸器,尤其是涉及ー種彈性聯軸器。
技術介紹
聯軸器屬于機械通用零部件范疇,是用來聯接不同機構中的兩根軸使之共同旋轉以傳遞扭矩的機械零件,一般動カ機大都借助于聯軸器與工作機相聯接,是機械產品軸系傳動最常用的聯接部件。目前,公知的聯軸器一般采用的都是硬性連接,這種硬性連接方式對軸承的相對位置要求較高,對軸承架的加工精確和安裝精度的要求也隨之增強。此外,這種連接方式的緩沖減振性能較差,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由于加工安裝等原因和軸承運行中位移的影響,使得連接配件容易受到損壞,用于連接軸承的聯軸器也容易因剛性過高而導致折損,影響傳輸效率。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ー種彈性聯軸器,由聯接盤、支撐板、螺旋壓縮彈簧、聯軸節組成,所述的聯接盤與支撐板相固定,支撐板為左右ニ塊支撐板,ニ塊支撐板之間有間隙,在支撐板中間設有螺旋壓縮彈簧,在支撐板上設有聯軸節,聯接盤和支撐板組合成為主動件與發動機飛輪聯接,聯軸節為從動件與齒輪箱聯接,主動件和從動件間由螺旋壓縮彈簧聯接。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現有技術,聯軸器等主要零件能起到ー些補償兩軸的相對位移,緩和扭矩沖擊的作用,提高傳輸的效率。然而,該方案不僅結構復雜,使用操作不便,適用范圍較小,而且增加了聯軸器的成本,同時,難以有效補償軸承的安裝和運行偏差,不能較好地吸收振動和沖擊載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能夠有效補償軸承的軸向位移、徑向位移和角位移,吸收振動和沖擊載荷,提高軸系動態性能的弾性聯軸器。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弾性聯軸器,包括兩個中心線重合且呈圓筒狀的軸套,在兩個軸套之間連接有片狀彈簧,所述的片狀彈簧與軸套連為一體且片狀彈簧與軸套的內外邊緣均齊平,所述的軸套和片狀彈簧均由銅材料制成。片狀彈簧的設置能夠通過彈簧的弾性補償軸承的軸向位移、徑向位移和角位移,吸收振動和沖擊載荷,提高軸系動態性能,片狀彈簧與軸套連為一體的結構使得整個聯軸器的連接更為緊密。在上述的弾性聯軸器中,在每個軸套的側面均開設有至少ー個用于固定軸承的連接孔。使用時將軸承穿插在軸套內,通過穿設在連接孔中的固定件使其連接并固定。作為ー種較為優化的技術方案,在上述的弾性聯軸器中,所述的連接孔為兩個且相互之間的最小角度大于九十度。這種結構能夠使得軸承與聯軸器的連接更加牢固。在上述的弾性聯軸器中,在每個軸套的外端面均設有至少ー個凹槽和至少ー個凸起,所述的連接孔與凸起一一對應設置且穿設在凸起內。凹槽的設置有利于節省原材料,凸起的設置能夠使得連接孔能夠承受的負荷較大,避免因負載過重而導致損壞。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弾性聯軸器的優點在于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適用范圍廣,使用壽命長,能夠有效補償軸承的軸向位移、徑向位移和角位移,吸收振動和沖擊載荷,提高軸系動態性能。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提供的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提供的側視圖。圖3是本技術提供的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ー步詳細的說明。如圖1-3所示,本弾性聯軸器,包括兩個中心線重合且呈圓筒狀的軸套1,在兩個軸套I之間連接有片狀彈簧2,片狀彈簧2與軸套I連為一體且片狀彈簧2與軸套I的內外邊緣均齊平,所述的軸套I和片狀彈簧2均由銅材料制成。片狀彈簧2的設置能夠通過彈簧的彈性補償軸承的軸向位移、徑向位移和角位移,吸收振動和沖擊載荷,提高軸系動態性能,片狀彈簧2與軸套I連為一體的結構使得整個聯軸器的連接更為緊密。在每個軸套I的側面均開設有至少ー個用于固定軸承的連接孔11。使用時將軸承穿插在軸套I內,通過穿設在連接孔11中的固定件使其連接并固定。本實施例中的連接孔11為兩個且相互之間的最小角度大于九十度,這種結構能夠使得軸承與聯軸器的連接更加牢固。在每個軸套I的外端面均設有至少ー個凹槽12和至少ー個凸起13,連接孔11與凸起13 —一對應設置且穿設在凸起13內。凹槽12的設置有利于節省原材料,凸起13的設置能夠使得連接孔11能夠承受的負荷較大,避免因負載過重而導致損壞。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精神作舉例說明。本技術所屬
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技術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軸套I、連接孔11、凹槽12、凸起13、片裝彈簧2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技術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技術精神相違背的。權利要求1.一種彈性聯軸器,其特征在于,本聯軸器包括兩個中心線重合且呈圓筒狀的軸套(I),在兩個軸套(I)之間連接有片狀彈簧(2),所述的片狀彈簧(2)與軸套(I)連為一體且片狀彈簧⑵與軸套⑴的內外邊緣均齊平,所述的軸套⑴和片狀彈簧⑵均由銅材料制成。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彈性聯軸器,其特征在于,在每個軸套(I)的側面均開設有至少一個用于固定軸承的連接孔(11)。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彈性聯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孔(11)為兩個且相互之間的最小角度大于九十度。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彈性聯軸器,其特征在于,在每個軸套(I)的外端面均設有至少一個凹槽(12)和至少一個凸起(13),所述的連接孔(11)與凸起(13) —一對應設置且穿設在凸起(13)內。專利摘要本技術屬于機械傳動
,涉及一種聯軸器,尤其是涉及一種彈性聯軸器。它解決了現有聯軸器難以有效補償軸承的安裝和運行偏差,不能較好地吸收振動和沖擊載荷等技術問題。本彈性聯軸器,包括兩個中心線重合且呈圓筒狀的軸套,在兩個軸套之間連接有片狀彈簧,所述的片狀彈簧與軸套連為一體且片狀彈簧與軸套的內外邊緣均齊平,所述的軸套和片狀彈簧均由銅材料制成。本技術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適用范圍廣,使用壽命長,能夠有效補償軸承的軸向位移、徑向位移和角位移,吸收振動和沖擊載荷,提高軸系動態性能等優點。文檔編號F16D3/12GK202646435SQ20122016090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5日專利技術者何華甫 申請人:諸暨市何騰機械彈簧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彈性聯軸器,其特征在于,本聯軸器包括兩個中心線重合且呈圓筒狀的軸套(1),在兩個軸套(1)之間連接有片狀彈簧(2),所述的片狀彈簧(2)與軸套(1)連為一體且片狀彈簧(2)與軸套(1)的內外邊緣均齊平,所述的軸套(1)和片狀彈簧(2)均由銅材料制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華甫,
申請(專利權)人:諸暨市何騰機械彈簧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