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醫藥
,具體涉及一系列新化合物及其藥用用途。 天然藥物能夠防病治病的物質基礎在于其所含的有效成分,但是,很多的天然有效成分結構上的缺陷,造成穩定性、溶解度、吸收差,分布不正確,代謝和生物學半衰期短等問題,而不能在治療上被充分利用。雖然某些缺點是可以通過適當的藥物組合物(即制劑技術)克服,從而獲得所需的藥用產品,如緩控釋技術或通過除口服外的其它給藥途徑如直腸給藥、表皮給藥等,但有些問題是藥物組合物無法解決的,必須對對藥物分子進行化學改造的情況下才能解決。研究天然藥物結構修飾或改造,以增強療效降低毒副作用等,探索開發高效低毒的新藥,是今后得到新藥的重要途徑。丹參丹酚酸A是丹參中活性最好的化合物(杜冠華基礎醫學與臨床,2000,20(5):10 14、胡義揚中藥藥理學報,1997,18 (5):478_480),我院已經將其開發成藥物(中國專利200610170267. 0,200610145453. 9),但我們在藥物研究過程中發現,丹參丹酚酸A的結構決定了它的一些缺陷,比如穩定性差、膜通透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丹酚酸A是自然界抗氧化活性較強的化合物,易于被氧化,在水溶液中不穩定,高溫滅菌時更容易降解;丹參丹酚酸A極易溶于水,其膜通透性很差;因此,將丹參丹酚酸A開發成藥物,需要進行大量工作,如果從藥用輔料上入手,雖然能夠解決上述問題,能夠使丹參丹酚酸A成藥,但需要大量的藥用輔料,并且其穩定性、膜通透性依然不是很理想,因此,針對丹參丹酚酸A結構缺陷進行改造,發現新的化合物具有廣泛而科學意義;很多醫藥工作者希望通過結構的改造,以期達到改變 ...
【技術保護點】
化合物:其中R1和R2、R3和R4、R5和R6一起形成-O-(CH2)n-O-(n=1-5);其中R7是H、鹽、芳香烴中的一種。FDA00001712436500011.jpg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顧群,孫學偉,李志剛,徐春霞,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本草天源藥物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