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汽車減振器的組合型油封結構,減振器包括工作缸和導向座,在所述導向座上設有放置所述組合型油封的環形工作腔,在所述工作缸內設有油封擋片,所述組合型油封夾在導向座和油封擋片之間。采用此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將組合型油封放入導向座的環形工作腔內,為組合油封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減小油封的變形,使油封上下都受保護,保護油封不受損害,減小磨損,且油封放置在環形工作腔內,不受裝配誤差、封口外力的影響,最終能有效延長油封的壽命,提高減振器的密封性能,有效的控制減振器漏油現象。(*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減振器,具體地說,本技術涉及一種汽車減振器的組合型油封結構。
技術介紹
在汽車懸架中,減振器的主要作用是通過減振器的往復運動產生阻尼力衰減車身的振動和抑制車輪的振動,提高車輛的行駛平順性和操作穩定性。在減振器設計和制作中,如何控制漏油一直以來都受到設計者的關注。特別是橫置單筒高壓充氣減振器,其由于是橫向裝在車的底盤上,因此要求減振器工作腔內的油氣分隔,減振器才能正常工作,才能保證車輛工作時的穩定性。而且單筒充氣式減振器油封采用無骨架無彈簧的全膠組合型油封結構,材料采用氟橡膠,整體由橡膠模壓而成型,這種結構的減振器剛度差,易產生塑性變形,導致密封性較差,漏油現象較嚴重,解決此類減振器的密封性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汽車減振器的組合型油封結構,以達到有效提高減振器的密封性的目的,以控制減振器的漏油現象。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減振器的組合型油封結構,減振器包括工作缸和導向座,在所述導向座上設有放置所述組合型油封的環形工作腔,在所述工作缸內設有油封擋片,所述組合型油封夾在導向座和油封擋片之間。所述組合型油封包括第一油封和第二油封,第一油封連接在第二油封的內圓周面上,第一油封和第二油封之間的接觸面為具有折彎的曲面。在所述工作缸的內壁上設有限位臺階,所述油封擋片設置在該限位臺階上。在所述導向座和工作缸之間設有O型圈。本技術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將組合型油封放入導向座的環形工作腔內,為組合油封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減小油封的變形,使油封上下都受保護,保護油封不受損害,減小磨損,且油封放置在環形工作腔內,不受裝配誤差、封口外力的影響,最終能有效延長油封的壽命,提高減振器的密封性能,有效的控制減振器漏油現象。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組合型油封的結構示意圖;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1、活塞桿;2、滑動軸承;3、導向座;4、O型圈;5、組合型油封;6、油封擋片;7、第一油封;8、第二油封。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為本技術的一種汽車減振器的組合型油封結構。減振器包括工作缸、滑動軸承2、導向座3和活塞桿I。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減振器在導向座3上設有放置組合型油封5的環形工作腔,在工作缸內設有油封擋片6,組合型油封5夾在導向座3和油封擋片6之間。組合型油封5放置在環形工作腔內與活塞桿I過盈配合。與現有技術相比,將組合型油封5放入導向座3的環形工作腔內,為組合油封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減小油封的變形,使油封上下都受保護,保護油封不受損害,減小磨損,且油封放置在環形工作腔內,不受裝配誤差、封口外力的影響,最終能有效延長油封的壽命,提高減振器的密封性能,有效的控制減振器漏油現象。實施例I如圖2所示,減振器的組合型油封5包括第一油封7和第二油封8,第一油封7連接在第二油封8的內圓周面上,第一油封7和第二油封8之間的接觸面為具有折彎的曲面, 以進一步增強油封的密封性,對活塞桿I部位起很好的密封作用,提高減振器的密封性能,如圖所示的接觸面上具有兩處折彎。實施例2如圖I所示,在減振器的工作缸的內壁上設有限位臺階,油封擋片6設置在該限位臺階上,以形成對組合型油封5的良好支撐,固定組合型油封5的位置。本實施例的
技術實現思路
適用于上述任一結構的減振器的油封結構。實施例3如圖I所示,在導向座3和工作缸之間設有0型圈4。導向座3與工作缸配合部位用0型圈4密封,0型圈4有良好的密封性,它是一種壓縮性密封,同時又具有自封能力,它本身是在機械壓力或介質壓力的自緊作用下產生彈性變形而堵塞油的泄露通道的。本實施例的
技術實現思路
適用于上述任一結構的減振器的油封結構。本實施例的減振器在工作時,當活塞桿I作拉伸運動時,通過浮動活塞的移動來補償工作過程壓縮腔的油液體積。自減振器工作缸內通過油封擋片6的油液,外部被0型圈4擋住油液的流動,內部通過組合型油封5的密封作用將油密封在工作缸內。上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技術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術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技術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減振器的組合型油封結構,減振器包括工作缸和導向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導向座上設有放置所述組合型油封的環形工作腔,在所述工作缸內設有油封擋片,所述組合型油封夾在導向座和油封擋片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減振器的組合型油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型油封包括第一油封和第二油封,第一油封連接在第二油封的內圓周面上,第一油封和第二油封之間的接觸面為具有折彎的曲面。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汽車減振器的組合型油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缸的內壁上設有限位臺階,所述油封擋片設置在該限位臺階上。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汽車減振器的組合型油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導向座和工作缸之間設有O型圈。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減振器的組合型油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導向座和工作缸之間設有O型圈。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汽車減振器的組合型油封結構,減振器包括工作缸和導向座,在所述導向座上設有放置所述組合型油封的環形工作腔,在所述工作缸內設有油封擋片,所述組合型油封夾在導向座和油封擋片之間。采用此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將組合型油封放入導向座的環形工作腔內,為組合油封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減小油封的變形,使油封上下都受保護,保護油封不受損害,減小磨損,且油封放置在環形工作腔內,不受裝配誤差、封口外力的影響,最終能有效延長油封的壽命,提高減振器的密封性能,有效的控制減振器漏油現象。文檔編號F16F9/36GK202659797SQ20122020402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9日專利技術者黃德元, 楊立舉, 于河云, 李紅麗 申請人:蕪湖天佑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減振器的組合型油封結構,減振器包括工作缸和導向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導向座上設有放置所述組合型油封的環形工作腔,在所述工作缸內設有油封擋片,所述組合型油封夾在導向座和油封擋片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德元,楊立舉,于河云,李紅麗,
申請(專利權)人:蕪湖天佑汽車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