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與工作缸精密嵌合的導向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導向裝置,包括設置有軸向通孔的導向裝置本體,導向裝置本體上部設有油封凹槽,所述導向裝置本體外側設有外缸筒裝配面,所述外缸筒裝配面邊緣設置有環形凹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易于實現,通過在外缸筒裝配面上設置環形凹槽,能夠與工作缸邊沿緊密嵌合,大大提高了與工作缸的裝配精度,避免了減震器工作過程中導向器和工作缸之間由于松動導致的能量損失和磨損,從而提高了減震效果,也延長了導向器的使用壽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是涉及ー種用于汽車減震器的導向裝置。
技術介紹
為加速車架與車身震動的衰減,以改善汽車的舒適性,在大多數汽車的懸架系統內裝有減震器。在汽車懸架系統中廣泛采用液壓減震器,當車架與車橋做往復相對運動而活塞在減震器的腔筒內往復移動時,減震器殼體內的油液便反復地從內腔通過ー些窄小的孔隙流入另ー內腔。此時,液體與內壁的摩擦及液體份子的內摩擦便形成對震動的阻尼力。導向器是減震器中必不可少的ー個部件,導向器的主要作用是對減震器的活塞桿 上下運動進行導向。導向器安裝在減震器的工作缸中,現有技術中導向器與工作缸的裝配精度差,因此在減震器工作過程中導向器和減震器工作缸之間的配合不佳,導致導向器和工作缸之間由于松動產生能量損失,影響減震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與工作缸精密裝配的導向裝置。一種導向裝置,包括設置有軸向通孔的導向裝置本體,導向裝置本體上部設有油封凹槽,所述導向裝置本體外側設有外缸筒裝配面,所述外缸筒裝配面邊緣設置有環形凹槽。作為ー種改進方案,所述外缸筒裝配面邊緣還設置有與環形凹槽相連的斜面。作為優選,所述環形凹槽的徑向截面為圓弧形。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1.本技術結構簡單,易于實現,通過在外缸筒裝配面上設置環形凹槽,能夠與工作缸邊沿緊密嵌合,大大提高了與工作缸的裝配精度,避免了減震器工作過程中導向器和工作缸之間由于松動導致的能量損失和磨損,從而提高了減震效果,也延長了導向器的使用壽命。2.通過在工作缸裝配邊緣設置的斜面,使得減震器工作缸上端能夠存在一個空間,能夠有效匯集減震器工作過程中油液產生的氣泡,進ー步提高減震效果。3.當凹槽的徑向截面為圓弧形時,降低了加工難度和生產成本,且不易使凹槽產生毛刺。附圖說明圖I為實施例一中的的導向裝置的側面剖視圖。圖2為實施例ニ中的的導向裝置的側面剖視圖。圖3為安裝有導向裝置的減震器結構示意圖。附圖標明列表I-導向裝置本體, 2-通孔,3-外缸筒裝配面, 4-凹槽,5-斜面,6-油封凹槽。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ー步闡明本技術,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技術而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實施例一如圖I所示,一種導向裝置,包括導向裝置本體I,所述導向裝置本體I上設置有軸向通孔2,所述通孔2用于安裝活塞,導向器本體上部設有油封凹槽6。導向裝置本體上還包括外缸筒裝配面3,導向器安裝在減震器中時,外缸筒裝配面與減震器的外缸筒相配合。所述外缸筒裝配面邊緣設置有環形凹槽4。安裝時,環形凹槽4與工作缸邊沿緊密嵌合,提高了導向器與工作缸的裝配精度,避免了減震器工作過程中導向器和工作缸之間由于松動導致的能量損失和磨損,從而提高了減震效果,也延長了導向器的使用壽命。由于外缸筒邊沿通常為直角或圓弧形,為了確保與工作缸之間的配合精度,因此凹槽的徑向截面應為與外缸筒邊沿相對應的形狀,當凹槽的徑向截面為如圖I所示的圓弧形時,降低了加工難度和生產成本,且不易使凹槽產生毛刺。實施例ニ 如圖2所示,一種導向裝置,包括導向裝置本體I,所述導向裝置本體I上設置有軸向通孔2,導向器本體上部設有油封凹槽6。所述導向裝置本體還包括外缸筒裝配面3,導向器安裝在減震器中時,外缸筒裝配面與減震器的外缸筒相配合。所述外缸筒裝配面邊緣設置有環形凹槽4。如圖3所示,當導向裝置本體I裝配在減震器中時,環形凹槽4與工作缸邊沿緊密嵌合,提高了導向器與工作缸的裝配精度,減少磨損和變形,也延長了導向器的使用壽命。同樣地,當凹槽的徑向截面為圓弧形時,生產エ序少,生產難度小,制造成本低,且不易使凹槽產生毛刺。更進一歩地,外缸筒裝配面邊緣還設置有與環形凹槽相連的斜面5。斜面5使得減震器工作缸上端能夠存在一個空間,能夠有效匯集減震器工作過程中油液產生的氣泡,進一步提聞減震效果。本技術方案所公開的技術手段不僅限于上述技術手段所公開的技術手段,還包括由以上技術特征任意組合所組成的技術方案。權利要求1.一種導向裝置,包括設置有軸向通孔的導向裝置本體,導向裝置本體上部設有油封凹槽,所述導向裝置本體外側設有外缸筒裝配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筒裝配面邊緣設置有環形凹槽。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導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筒裝配面邊緣還設置有與環形凹槽相連的斜面。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導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凹槽的徑向截面為圓弧形。專利摘要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與工作缸精密嵌合的導向裝置。本技術公開一種導向裝置,包括設置有軸向通孔的導向裝置本體,導向裝置本體上部設有油封凹槽,所述導向裝置本體外側設有外缸筒裝配面,所述外缸筒裝配面邊緣設置有環形凹槽。本技術結構簡單,易于實現,通過在外缸筒裝配面上設置環形凹槽,能夠與工作缸邊沿緊密嵌合,大大提高了與工作缸的裝配精度,避免了減震器工作過程中導向器和工作缸之間由于松動導致的能量損失和磨損,從而提高了減震效果,也延長了導向器的使用壽命。文檔編號F16F9/36GK202628924SQ20122018539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7日專利技術者鄔賽堯 申請人:寧波金恒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導向裝置,包括設置有軸向通孔的導向裝置本體,導向裝置本體上部設有油封凹槽,所述導向裝置本體外側設有外缸筒裝配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筒裝配面邊緣設置有環形凹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鄔賽堯,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金恒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