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沖孔模具,屬于模具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沖孔模具對于較為復雜的多孔待沖件,沖孔方向很難合理安排時不能一次性沖壓完成的問題。沖孔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主沖頭,本沖孔模具包括設置在下模座上方且能夠頂壓在工件上的壓料板,壓料板上開設有一個導向孔,導向孔內設有一個能夠指向工件的副沖頭,副沖頭和上模座之間設有一個當上模座向下運動時能推動副沖頭沿導向孔下移的驅動結構。本沖孔模具具有開發成本低、生產效率高、工作可靠等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模具
,涉及一種沖孔模具。
技術介紹
目前,在項目開發前期的模具設計階段,由于模具設計廠家在設計外覆蓋件(如某車型的背門內板,安裝孔較多,且孔的沖壓方向不一致)時,模具的工序數不能完全將制件的形狀完全體現出來,往往采用增加一序單獨的沖孔模具,或者在沖孔條件不好的情況下進行沖孔,以上的情況會導致生產出來的制件的孔的質量不能很好的保證,后續安裝調試容易出現問題,且需要增加一套單獨的沖孔模具,使模具開發的成本增加,現場的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增加,生產效率降低等。針對不能同時沖壓多個沖孔的問題,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結構的模具,如專利(CN201776343U)公開了一種用于汽車加油口蓋的多方位沖孔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凹模、多個側沖孔、墊板和斜楔裝置,斜楔裝置上設有多個沖頭,凹模兩側的落料部分設置為T形鑲塊,鑲塊底部與墊板、下模板一螺釘連接,該汽車加油口蓋的多方位沖孔模具實現多個不同方位的沖孔一次成型,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其模具較為復雜,生產成本較高,對于較為復雜的多孔待沖件,沖孔方向很難合理安排時不能一次性沖壓完成。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沖孔模具,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實現對多個孔且沖壓方向較為復雜的工件的沖壓成型。本技術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沖孔模具,沖孔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主沖頭,其特征在于,本沖孔模具包括設置在下模座上方且能夠頂壓在工件上的壓料板,所述的壓料板上開設有一個導向孔,所述的導向孔內設有一個能夠指向工件的副沖頭,所述的副沖頭和上模座之間設有一個當所述的上模座向下運動時能推動副沖頭沿導向孔下移的驅動結構。本裝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對于多個孔且沖壓方向較為復雜的工件,可以用主沖頭來沖壓沖壓方向較為簡單的沖孔,將副沖頭設在壓料板上的預設好方向的導向孔內,利用副沖頭來沖壓方向復雜的沖孔,這樣就能夠實現多個沖孔的一次成型,而且不受沖孔方向的限制。在上述的一種沖孔模具中,所述的導向孔包括一個大徑端和一個小徑端,所述的副沖頭上端固連有一個滑塊,所述的滑塊設置在大徑端內且能夠沿大徑端滑動,所述的副沖頭穿設在小徑端內。利用滑塊和導向孔的配合,可簡單準確的確定副沖頭的沖壓方向,將導向孔設置在壓料板上,減小了加工的難度。在上述的一種沖孔模具中,所述的驅動結構包括一個斜塊,所述的斜塊的上端與上模座固連,下端抵靠在滑塊上。上模座向下運動時,能推動滑塊和副沖頭對工件進行加工,本實現過程簡單且可靠。在上述的一種沖孔模具中,所述的大徑端與小徑端之間的臺階面上設置有一個能推動滑塊使副沖頭回到待沖位置的回復彈簧。當一個工件加工完成后,在更換工件前將副沖頭回復到待沖位置,可以消除跟換工件時對副沖頭的損傷。在上述的一種沖孔模具中,所述的回復彈簧一端與所述的臺階面固連,另一端與滑塊下端面固連。在上述的一種沖孔模具中,所述的壓料板和下模座之間設有一個下料滑道,當所述的工件安裝在下模座上后,所述的下料滑道的開口能夠位于工件正下方。對于在傳統沖孔磨具上另外設置的副沖頭,下料需要單獨處理,以避免下料渣對影響磨具的精度或損壞磨具。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I、傳統磨具在沖壓方向復雜的沖孔時需要另外一套磨具對其進行再次沖壓,需要對同一個工件開發多套磨具,本沖孔模具解決了這一問題,降低了項目前期的模具開發成本。2、采用副沖頭和主沖頭一起的結構對工件進行一次成型,減少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3、本沖孔模具導向孔、滑塊等結構簡單,工作可靠。附圖說明圖I是本沖孔模具的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沖孔模具的副沖頭和壓料板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沖孔模具的導向孔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上模座;2、下模座;3、壓料板;4、斜塊;5、副沖頭;51、滑塊;6、工件;7、回復彈簧;8、導向孔;81、大徑端;82、小徑端;83、臺階面;9、下料滑道。具體實施方式以下是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技術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本沖孔模具是用于實現對多個孔且沖壓方向較為復雜的工件的沖壓成型,在沖壓磨具的壓料板上設置一個導向孔,在導向孔內設置一個副沖頭,上模座向下運動會推動副沖頭對工件完成沖壓,不需要更換磨具或者多次沖壓,減少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如圖I和圖2所示,沖孔模具包括上模座I、下模座2和主沖頭,本沖孔模具包括設置在下模座2上方且能夠頂壓在工件6上的壓料板3,壓料板3上開設有一個導向孔8,導向孔8內設有一個能夠指向工件6的副沖頭5,副沖頭5和上模座I之間設有一個當上模座I向下運動時能推動副沖頭5沿導向孔8下移的驅動結構,驅動結構包括一個斜塊4,斜塊4的上端與上模座I固連,下端抵靠在滑塊51上,在壓料板3和下模座之間設有一個下料滑道9,當工件安裝在下模座2上后,下料滑道9的開口能夠位于工件6正下方。如圖3所示,導向孔8包括一個大徑端81和一個小徑端82,副沖頭5上端固連有一個滑塊51,滑塊51設置在大徑端81內且能夠沿大徑端81滑動,副沖頭5穿設在小徑端82內,大徑端81與小徑端82之間的臺階面83上設置有一個能推動滑塊51使副沖頭5回到待沖位置的回復彈簧7,回復彈簧7 —端與臺階面83固連,另一端與滑塊51下端面固連。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精神作舉例說明。本技術所 屬
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技術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沖孔模具,沖孔模具包括上模座(I )、下模座(2)和主沖頭,其特征在于,本沖孔模具包括設置在下模座(2)上方且能夠頂壓在工件(6)上的壓料板(3),所述的壓料板(3)上開設有一個導向孔(8),所述的導向孔(8)內設有一個能夠指向工件(6)的副沖頭(5),所述的副沖頭(5)和上模座(I)之間設有一個當所述的上模座(I)向下運動時能推動副沖頭(5)沿導向孔(8)下移的驅動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沖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向孔(8)包括一個大徑端(81)和一個小徑端(82),所述的副沖頭(5)上端固連有一個滑塊(51),所述的滑塊(51)設置在大徑端(81)內且能夠沿大徑端(81)滑動,所述的副沖頭(5)穿設在小徑端(82)內。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沖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結構包括一個斜塊(4),所述的斜塊(4)的上端與上模座(I)固連,下端抵靠在滑塊(51)上。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沖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徑端(81)與小徑端(82)之間的臺階面(83)上設置有一個能推動滑塊(51)使副沖頭(5)回到待沖位置的回復彈簧(7)。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沖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復彈簧(7)—端與所述的臺階面(83)固連,另一端與滑塊(51)下端面固連。6.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沖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料板(3)和下模座(2)之間設有一個下料滑道(9),當所述的工件(6)安裝在下模座(2)上后,所述的下料滑道(9)的開口能夠位于工件(6)正下方。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沖孔模具,屬于模具技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沖孔模具,沖孔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和主沖頭,其特征在于,本沖孔模具包括設置在下模座(2)上方且能夠頂壓在工件(6)上的壓料板(3),所述的壓料板(3)上開設有一個導向孔(8),所述的導向孔(8)內設有一個能夠指向工件(6)的副沖頭(5),所述的副沖頭(5)和上模座(1)之間設有一個當所述的上模座(1)向下運動時能推動副沖頭(5)沿導向孔(8)下移的驅動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霞,隋軍,李國林,李宏華,李功賦,吳成明,趙福全,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