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減速機行星齒輪潤滑結構,所述減速機包括輸出軸和行星齒輪,所述行星齒輪嚙合傳動時將動能通過所述輸出軸輸出,在所述輸出軸的肩部設有一個環形凹槽集油池和若干個沿所述輸出軸徑向分布的出油孔,所述集油池通過所述出油孔與輸出軸的下部空腔相貫通。在所述輸出軸的下部空腔內還設有一個蓋板,在該蓋板上開設有若干個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行星齒輪的嚙合圓周正上方。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對行星齒輪的嚙合處進行充分潤滑和冷卻,延長了零件的使用壽命,適合在減速機行星齒輪傳動機構中推廣使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機械傳動機構的潤滑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減速機行星齒輪的潤滑結構。
技術介紹
現有的減速機行星齒輪如煤磨減速機立式行星齒輪在傳動時,行星齒輪嚙合處的潤滑比較困難,目前普遍采用噴油嘴從下朝上的噴油方式進行潤滑,但該潤滑方式往往導致行星齒輪嚙合處的潤滑不充分,冷卻效果不明顯,而且太陽輪運轉時對噴入的潤滑油產生離心力,更使潤滑和冷卻效果大大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對行星齒輪的·嚙合處進行充分潤滑、冷卻的減速機行星齒輪潤滑結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這樣一種減速機行星齒輪潤滑結構,所述減速機包括輸出軸和行星齒輪,所述行星齒輪嚙合傳動時將動能通過所述輸出軸輸出,在所述輸出軸的肩部設有一個環形凹槽集油池和若干個沿所述輸出軸徑向分布的出油孔,所述集油池通過所述出油孔與輸出軸的下部空腔相貫通。在本技術中,所述出油孔有6 12個且沿所述輸出軸的徑向均勻分布。采用上述結構后,工作時,在環形凹槽集油池內集滿潤滑油,這樣潤滑油經輸出軸徑向分布的出油孔流入輸出軸的下部空腔,從而對設置在輸出軸下部空腔內的行星齒輪進行充分潤滑和冷卻。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改進,在所述輸出軸的下部空腔內還設有一個蓋板,在該蓋板上開設有若干個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行星齒輪的嚙合圓周正上方。采用這樣的結構后,工作時,潤滑油經輸出軸徑向分布的出油孔流入輸出軸下部空腔內的蓋板上,然后潤滑油經蓋板上的各通孔流入行星齒輪的嚙合處,從而對行星齒輪進行更充分、更均勻、效果更好的潤滑和冷卻。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圖I為本技術減速機行星齒輪潤滑結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減速機行星齒輪潤滑結構在裝配狀態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見附圖說明圖1、2所示的一種減速機行星齒輪潤滑結構,所述減速機包括輸出軸I和行星齒輪2,所述行星齒輪2嚙合傳動時將動能通過所述輸出軸I輸出,在所述輸出軸I的肩部設有一個環形凹槽集油池3和若干個沿所述輸出軸I徑向分布的出油孔4,所述集油池3通過所述出油孔4與輸出軸I的下部空腔相貫通。在本技術中,所述出油孔4優選為6 12個,并且這些出油孔4沿所述輸出軸I的徑向均勻分布。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在所述輸出軸I的下部空腔內還設有一個蓋板5,該蓋板5為一塊厚度為3 6毫米的圓形金屬板,其可通過螺釘固定在輸出軸I的下部空腔內,在該蓋板5上開設有若干個通孔5 - I,例如開設8至12個通孔5 — 1,所述通孔5 — I位于所述行星齒輪2的嚙合圓周正上方。 參見圖1、2,工作時,集油池3內的潤滑油經輸出軸I徑向分布的出油孔4流入輸出軸I下部空腔內的蓋板5上,然后潤滑油經蓋板5上的各通孔5 - I流入行星齒輪2的嚙合處,從而對行星齒輪2進行潤滑和冷卻。本技術經過試用,行星齒輪嚙合處的潤滑、冷卻效果良好,延長了零件的使用壽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權利要求1.一種減速機行星齒輪潤滑結構,所述減速機包括輸出軸(I)和行星齒輪(2),所述行星齒輪(2)嚙合傳動時將動能通過所述輸出軸(I)輸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輸出軸(I)的肩部設有一個環形凹槽集油池(3)和若干個沿所述輸出軸(I)徑向分布的出油孔(4),所述集油池(3)通過所述出油孔(4)與輸出軸(I)的下部空腔相貫通。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減速機行星齒輪潤滑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輸出軸(I)的下部空腔內還設有一個蓋板(5),在該蓋板(5)上開設有若干個通孔(5 - 1),所述通孔(5 — I)位于所述行星齒輪(2)的嚙合圓周正上方。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減速機行星齒輪潤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4)有6 12個且沿所述輸出軸(I)的徑向均勻分布。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減速機行星齒輪潤滑結構,所述減速機包括輸出軸和行星齒輪,所述行星齒輪嚙合傳動時將動能通過所述輸出軸輸出,在所述輸出軸的肩部設有一個環形凹槽集油池和若干個沿所述輸出軸徑向分布的出油孔,所述集油池通過所述出油孔與輸出軸的下部空腔相貫通。在所述輸出軸的下部空腔內還設有一個蓋板,在該蓋板上開設有若干個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行星齒輪的嚙合圓周正上方。本技術能對行星齒輪的嚙合處進行充分潤滑和冷卻,延長了零件的使用壽命,適合在減速機行星齒輪傳動機構中推廣使用。文檔編號F16H57/04GK202674275SQ20122033002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0日專利技術者史衛春 申請人:江蘇新瑞戴維布朗齒輪系統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減速機行星齒輪潤滑結構,所述減速機包括輸出軸(1)和行星齒輪(2),所述行星齒輪(2)嚙合傳動時將動能通過所述輸出軸(1)輸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輸出軸(1)的肩部設有一個環形凹槽集油池(3)和若干個沿所述輸出軸(1)徑向分布的出油孔(4),所述集油池(3)通過所述出油孔(4)與輸出軸(1)的下部空腔相貫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史衛春,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新瑞戴維布朗齒輪系統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