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提高玉米產量及品質的種植方法,包括包括施基肥、播種、定植、一次追肥、防病蟲、二次追肥、采收等環節,其特點是: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通氣良好的砂壤土地施足基肥。一般畝施氮肥20公斤、磷肥9公斤、鉀肥4.5公斤、硫酸鉀0.3公斤;在氣溫穩定在16-17攝氏度以上播種,每畝用種1.5-2公斤,密度定植0.4萬株為宜;在苗期至小喇叭期時進行一次追肥,肥種、肥量同基肥;適時施藥;在玉米剛抽穗時進行二次追肥,肥種、施肥量同第一次追肥;一般授粉后20-28天即可采收。它解決了糯玉米的種植中,一次追肥肥,長成后玉米棒皮發黃品質差、玉米產量低、市場價格低、效益差的問題,適于種植各種玉米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農作物的種植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提高玉米產量品質的種植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人們在糯玉米的種植中,都是采用傳統的施基肥,一次追肥的方法,其缺點是,當玉米收獲時,玉米棒皮發黃品質差、玉米產量低、市場價格低、效益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解決玉米的種植中,一次追肥肥,長成后玉米棒皮發黃品質差、玉米產量低、市場價格低、效益差的問題而專利技術的一種提高糯玉米產量、品質、效益的種植方法。本專利技術為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提高玉米產量及品質的種植 方法,包括施基肥、播種、定植、一次追肥、防病蟲、二次追肥、采收等環節,其特殊之處是施基肥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通氣良好的砂壤土地施足基肥。一般畝施氮肥20公斤、磷肥9公斤、鉀肥4. 5公斤、硫酸鉀O. 3公斤;播種在田間1-10厘米土層地溫穩定在10攝氏度以上,氣溫穩定在16-17攝氏度以上即可播種,每畝用種I. 5-2公斤,播種深度2. 5-4厘米,包衣或撒毒谷粉防蟲害,播后適當鎮壓以利種子吸水萌發。定植密度定植O. 4萬株為宜,行距2尺,株距O. 7-0. 8尺;一次追肥苗期至小喇叭期畝追氮肥20公斤、磷肥9公斤、鉀肥4. 5公斤、硫酸鉀O.3公斤;防病蟲在玉米長至喇叭口時,用812毒砂灌在喇叭口內,主治玉米螟8月I日前后和9月I日前后用菊脂類藥分別打玉米的上半部,主要預防棉鈴蟲;二次追肥在玉米剛抽穗時,距玉米根部5厘米處再次追肥,肥種、施肥量同第一次追肥;采收一般授粉后20-28天即可采收主穗。具體實施例方式施基肥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通氣良好的砂壤土地I畝,施氮肥20公斤、磷肥9公斤、鉀肥4. 5公斤、硫酸鉀O. 3公斤;播種在田間1-10厘米土層地溫穩定在10攝氏度以上,氣溫穩定在16—17攝氏度以上播種,用種2公斤,播種深度3厘米,包衣或撒毒谷粉防蟲害,播后適當鎮壓以利種子吸水萌發。定植密度定植O. 4萬株為宜,行距2尺,株距O. 8尺;一次追肥苗期至小喇叭期追氮肥20公斤、磷肥9公斤、鉀肥4. 5公斤、硫酸鉀O. 3公斤;防病蟲在玉米長至喇叭口時,用812毒砂灌在喇叭口內,主治玉米螟。8月I日前后和9月I日前后用菊脂類藥分別打玉米的上半部,主要預防棉鈴蟲;二次追肥在玉米剛抽穗時,距玉米根部5厘米處再次追肥,肥種、施肥量同第一次追肥; 采收一般授粉后20-28天即可采收主穗。權利要求1.,包括施基肥、播種、定植、一次追肥、防病蟲、二次追月巴、采收等環節,其特征是 施基肥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通氣良好的砂壤土地施足基肥。一般畝施氮肥20公斤、磷肥9公斤、鉀肥4. 5公斤、硫酸鉀O. 3公斤; 播種在田間1-10厘米土層地溫穩定在10攝氏度以上,氣溫穩定在16-17攝氏度以上即可播種,每畝用種I. 5-2公斤,播種深度2. 5-4厘米,包衣或撒毒谷粉防蟲害,播后適當鎮壓以利種子吸水萌發。定植密度定植O. 4萬株為宜,行距2尺,株距O. 7-0. 8尺; 一次追肥苗期至小喇叭期畝追氮肥20公斤、磷肥9公斤、鉀肥4. 5公斤、硫酸鉀O. 3公斤; 防病蟲在玉米長至喇叭口時,用812毒砂灌在喇叭口內,主治玉米螟。8月I日前后和9月I日前后用菊脂類藥分別打玉米的上半部,主要預防棉鈴蟲; 二次追肥在玉米剛抽穗時,距玉米根部5厘米處再次追肥,肥種、施肥量同第一次追肥; 采收一般授粉后20-28天即可采收主穗。全文摘要一種提高玉米產量及品質的種植方法,包括包括施基肥、播種、定植、一次追肥、防病蟲、二次追肥、采收等環節,其特點是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通氣良好的砂壤土地施足基肥。一般畝施氮肥20公斤、磷肥9公斤、鉀肥4.5公斤、硫酸鉀0.3公斤;在氣溫穩定在16-17攝氏度以上播種,每畝用種1.5-2公斤,密度定植0.4萬株為宜;在苗期至小喇叭期時進行一次追肥,肥種、肥量同基肥;適時施藥;在玉米剛抽穗時進行二次追肥,肥種、施肥量同第一次追肥;一般授粉后20-28天即可采收。它解決了糯玉米的種植中,一次追肥肥,長成后玉米棒皮發黃品質差、玉米產量低、市場價格低、效益差的問題,適于種植各種玉米使用。文檔編號A01C21/00GK102884927SQ20121037776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專利技術者時湛遠 申請人:時湛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提高玉米產量的種植方法,包括施基肥、播種、定植、一次追肥、防病蟲、二次追肥、采收等環節,其特征是:施基肥: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通氣良好的砂壤土地施足基肥。一般畝施氮肥20公斤、磷肥9公斤、鉀肥4.5公斤、硫酸鉀0.3公斤;播種:在田間1?10厘米土層地溫穩定在10攝氏度以上,氣溫穩定在16?17攝氏度以上即可播種,每畝用種1.5?2公斤,播種深度2.5?4厘米,包衣或撒毒谷粉防蟲害,播后適當鎮壓以利種子吸水萌發。定植:密度定植0.4萬株為宜,行距2尺,株距0.7?0.8尺;一次追肥:苗期至小喇叭期畝追氮肥20公斤、磷肥9公斤、鉀肥4.5公斤、硫酸鉀0.3公斤;防病蟲:在玉米長至喇叭口時,用812毒砂灌在喇叭口內,主治玉米螟。8月1日前后和9月1日前后用菊脂類藥分別打玉米的上半部,主要預防棉鈴蟲;二次追肥:在玉米剛抽穗時,距玉米根部5厘米處再次追肥,肥種、施肥量同第一次追肥;采收:一般授粉后20?28天即可采收主穗。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時湛遠,
申請(專利權)人:時湛遠,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