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鋼帶冷軋導位機構,其包括設置于軋制鋼帶兩側的兩個導位單元,所述導位單元包括底座和安裝于底座之上的蓋板,所述底座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安裝導輪的容置槽,所述導輪通過轉軸連接于底座和蓋板之間,且所述轉軸與底座和蓋板的連接處均安裝有軸承,且所述底座的兩端部均開設有腰型孔。上述鋼帶冷軋導位機構將與軋制鋼帶的接觸部件設計為導輪,采用滾動摩擦方式,減少了軋制鋼帶與導輪的摩擦力,結構簡單、性能安全可靠,且底座的兩端部均開設有腰型孔,便于適用不同規格的軋制鋼帶,適用范圍廣,通用性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鋼帶冷軋
,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鋼帶冷軋軋制過程中的導位機構。
技術介紹
目前,在鋼帶冷軋軋制過程中,為了防止鋼帶兩邊竄動,一般要在鋼帶進入軋輥之前,兩側設置導位機構,限制鋼帶的運行范圍。目前使用的導位裝置基本上都是采用鑄鐵件或滾動軸承兩種導位方式,但由于鋼帶與鑄鐵件導位機構之間是直接拖動摩擦,容易造成鑄鐵件損壞和鋼帶邊部受損,鋼帶與滾動軸承導位機構之間雖然是滾動摩擦,但是由于軸承難以潤滑,容易損壞,而且軸承一旦出現破碎現象,碎片極易被軋制鋼帶帶入,更造成軋 制鋼帶或軋輥的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帶冷軋導位機構,其具有結構簡單、性能安全可靠的特點;以解決傳統的鋼帶冷軋導位機構存在的問題。為達此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鋼帶冷軋導位機構,其包括設置于軋制鋼帶兩側的兩個導位單元,其中,所述導位單元包括底座和安裝于底座之上的蓋板,所述底座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安裝導輪的容置槽,所述導輪通過轉軸連接于底座和蓋板之間,且所述轉軸與底座和蓋板的連接處均安裝有軸承。特別地,所述底座的兩端部均開設有腰型孔,通過固定螺栓穿過腰型孔將導位單元安裝于軋制鋼帶的兩側,且可通過腰型孔來調整兩個導位單元的間距,以適應不同寬度的軋制鋼帶。特別地,所述底座和蓋板之間設置有一便于安裝定位的臺階面。特別地,所述蓋板上開設有通孔,并對應于底座上開設螺紋孔,連接螺栓穿過通孔鎖緊于螺紋孔中將蓋板固定安裝于底座上。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與現有技術相比所述鋼帶冷軋導位機構將與軋制鋼帶的接觸部件設計為導輪,采用滾動摩擦方式,減少了軋制鋼帶與導輪的摩擦力,結構簡單、性能安全可靠,且底座的兩端部均開設有腰型孔,便于適用不同規格的軋制鋼帶,適用范圍廣,通用性好。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I提供的鋼帶冷軋導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A-A向的剖面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請參閱圖I和圖2所示,圖I是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I提供的鋼帶冷軋導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A-A向的剖面圖。本實施例中,一種鋼帶冷軋導位機構包括設置于軋制鋼帶I兩側的兩個結構相同的導位單元,所述導位單元包括底座2和安裝于底座2之上的蓋板3,所述蓋板3上開設有通孔,并對應于底座2上開設螺紋孔,連接螺栓11穿過通孔鎖緊于螺紋孔中將蓋板3固定安裝于底座2上,所述底座2上設置有兩個用于安裝導輪4的容置槽5,所述導輪4通過轉軸6連接于底座2和蓋板3之間,且所述轉軸6與底座2和蓋板3的連接處均安裝有軸承7,所述底座2和蓋板3之間設置有一便于兩者安裝時進行定位的臺階面8。所述底座2的兩端部均開設有腰型孔9,通過固定螺栓10穿過腰型孔9將導位單元安裝于軋制鋼帶I的兩側,且可通過腰型孔9來調整兩個導位單元的間距,以適應不同寬度的軋制鋼帶I。 以上實施例只是闡述了本專利技術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專利技術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專利技術還有各種變化和改變,這些變化和改變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專利技術范圍內。本專利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權利要求1.一種鋼帶冷軋導位機構,其包括設置于軋制鋼帶兩側的兩個導位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導位單元包括底座和安裝于底座之上的蓋板,所述底座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安裝導輪的容置槽,所述導輪通過轉軸連接于底座和蓋板之間,且所述轉軸與底座和蓋板的連接處均安裝有軸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帶冷軋導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兩端部均開設有腰型孔,通過固定螺栓穿過腰型孔將導位單元安裝于軋制鋼帶的兩側。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帶冷軋導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蓋板之間設置有一臺階面。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帶冷軋導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上開設有通孔,并對應于底座上開設螺紋孔,連接螺栓穿過通孔鎖緊于螺紋孔中將蓋板固定安裝于底座上。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鋼帶冷軋導位機構,其包括設置于軋制鋼帶兩側的兩個導位單元,所述導位單元包括底座和安裝于底座之上的蓋板,所述底座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安裝導輪的容置槽,所述導輪通過轉軸連接于底座和蓋板之間,且所述轉軸與底座和蓋板的連接處均安裝有軸承,且所述底座的兩端部均開設有腰型孔。上述鋼帶冷軋導位機構將與軋制鋼帶的接觸部件設計為導輪,采用滾動摩擦方式,減少了軋制鋼帶與導輪的摩擦力,結構簡單、性能安全可靠,且底座的兩端部均開設有腰型孔,便于適用不同規格的軋制鋼帶,適用范圍廣,通用性好。文檔編號B21B39/16GK102886387SQ20121039275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6日專利技術者曹熙忠 申請人:無錫光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帶冷軋導位機構,其包括設置于軋制鋼帶兩側的兩個導位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導位單元包括底座和安裝于底座之上的蓋板,所述底座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安裝導輪的容置槽,所述導輪通過轉軸連接于底座和蓋板之間,且所述轉軸與底座和蓋板的連接處均安裝有軸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熙忠,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光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