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開口性能好的高爐炮泥用結合劑的制備方法,屬于高爐炮泥領域。其步驟為:(1)按質量份數稱取瀝青40~50份和氫化三聯苯4~6份,依次向反應釜加入瀝青和氫化三聯苯,在55~60℃的溫度下攪拌混合20分鐘;(2)按質量份數稱取有機硅樹脂10~12份、呋喃樹脂8~11份和三聚氰胺甲醛樹脂11~15份,控制步驟(1)的反應釜升溫速率為3~4℃/min,當反應釜的溫度達到72~76℃后,依次向反應釜加入有機硅樹脂、呋喃樹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并繼續攪拌混合16分鐘。本發明專利技術制備方法,加工過程簡單,生產成本低廉,加入本發明專利技術制備的結合劑配置炮泥,炮泥的開口性能好,且耐高溫渣鐵沖刷侵蝕,對環境不產生污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高爐炮泥
,更具體地說,涉及。
技術介紹
高爐是煉鐵生產的主要設備,相對于其他煉鐵設備,其具有產量大、產率高和生產成本低的特點。隨著煉鐵工業的迅速發展,高爐逐漸朝著長壽命、強化冶煉和大型化方向發展,這對炮泥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高爐不出鐵渣熔液時,炮泥填充在鐵口內,使鐵口維持足夠的深度;高爐出鐵時,鐵口內的炮泥中心被鉆出孔道,鐵渣熔液通過孔道排出爐外。煉鐵過程中高爐的出鐵口需要反復被打開和填充,熾熱的鐵水和熔渣對炮泥產生物理和化學的作用,如果炮泥質量差,使用時會產生諸多問題,如潮鐵口、斷鐵口、淺鐵口等,鐵口工作惡化,降低鐵口合格率,影響高爐的正常生產。因此炮泥的性能對維護鐵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傳統的炮泥為有水炮泥,其主要是以焦粉、粘土、礬土熟料和焦油浙青為原料,力口水攪拌而成。有水炮泥體積密度較小,耐洛鐵侵蝕性較差,為此現有技術大多采用無水炮泥。無水炮泥一般由剛玉、碳化硅和焦粉為原料,以焦油作為結合劑制成。無水炮泥耐鐵渣侵蝕性較高,可使鐵口出鐵時間延長,降低出鐵次數。目前,無論是有水炮泥還是無水炮泥,結合劑均為必須組分,其可隨溫度升高而縮聚形成網絡結構,提高炮泥的高溫強度。高爐炮泥用結合劑有水、焦油、樹脂以及多種結合劑聯合使用的結合劑。水系高爐炮泥只能用于小型高爐,大型高爐炮泥多數采用焦油和樹脂結合劑,焦油結合炮泥性能優良被廣泛采用,但有以下幾方面的缺點(I)在使用過程中會釋放部分有害揮發份,嚴重污染環境并且危害操作工人的健康;(2)快干速硬性能差,穩定性差。中國專利申請號200810054675. 9,申請日2008年3月20日,專利技術創造名稱為大型高爐炮泥用結合劑及其高爐炮泥,該申請案涉及一種大型高爐炮泥用結合劑,其成分(重量配比)為煤焦油10-60,酚醛樹脂5-20,浙青20-80,浙青為高溫粉狀浙青或高聚合狀浙青,軟化點不小于100°C,在50°C -70°C攪拌調制成的結合劑。此外,中國專利申請號201110396795. 9,申請日2011年12月2日,專利技術創造名稱為炮泥用結合劑及其制備方法,該申請案涉及一種炮泥用結合劑,包括酚醛樹脂組合物和有機溶劑,所述酚醛樹脂組合物包括重量比為(2-50 ):(50-8 )的甲階酚醛樹脂和線型酚醛樹脂。上述兩個技術方案的高爐炮泥結合劑應用在炮泥后,其固化速率和開口性能有待進一步提高,且其生產價格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大型高爐炮泥用結合劑生產過程復雜,且配置的炮泥開口性能差的不足,提供了,采用本專利技術生產的結合劑配置炮泥,使得炮泥具有良好塑性,且開口性能好。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本專利技術的,其步驟為 (I)按質量份數稱取浙青4(Γ50份和氫化三聯苯4飛份,依次向反應釜加入浙青和氫化三聯苯,在55飛(TC的溫度下攪拌混合20分鐘; (2 )按質量份數稱取有機硅樹脂1(Γ12份、呋喃樹脂8 11份和三聚氰胺甲醛樹脂I f 15份,控制步驟(I)的反應釜升溫速率為3 4°C /min,當反應釜的溫度達到72 76°C后,依次向反應釜加入有機硅樹脂、呋喃樹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并繼續攪拌混合16分鐘,即得高爐炮泥用結合劑。優選地,步驟(I)中的浙青采用石油浙青,該石油浙青中的地浙青質為25°/Γ30%。·優選地,步驟(2)中的呋喃樹脂采用糠醇樹脂。優選地,步驟(I)中按質量份數稱取浙青45份和氫化三聯苯5份。優選地,步驟(2)中按質量份數稱取有機硅樹脂11份、呋喃樹脂9份和三聚氰胺甲醛樹脂13份。有益效果 采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與已有的公知技術相比,具有如下顯著效果 (1)本專利技術的,其中采用有機硅樹脂、呋喃樹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復配作為固化劑成分使用,且采用氫化三聯苯作為增效劑,使得塑性高,熱穩定性好,將三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使結合劑具有較低的固化速率,結合劑固化速率的降低有利于提高炮泥高溫條件下的流動性,因此炮泥在泥炮內不易結塊; (2)加入本專利技術制備的結合劑配置炮泥,炮泥的開口性能好,且耐高溫渣鐵沖刷侵蝕,對環境不產生污染; (3)本專利技術的,加工過程簡單,生產成本低廉,有利于降本增效。具體實施例方式為進一步了解本專利技術的內容,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實施例I 本實施例的一種開口性能好的高爐炮泥用結合劑,各組分按如下質量份組成浙青40份,氫化三聯苯6份,有機硅樹脂10份,呋喃樹脂11份,三聚氰胺甲醛樹脂11份。其中呋喃樹脂采用糠醇樹脂;浙青采用石油浙青,該石油浙青中的地浙青質為259Γ30%均可。本實施例的,其步驟為 (1)按質量份數稱取浙青40份和氫化三聯苯6份,依次向反應釜加入浙青和氫化三聯苯,在55°C的溫度下攪拌混合20分鐘; (2)按質量份數稱取有機硅樹脂10份、呋喃樹脂11份和三聚氰胺甲醛樹脂11份,控制步驟(I)的反應釜升溫速率為3°C /min,當反應釜的溫度達到72°C后,依次向反應釜加入有機硅樹脂、呋喃樹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并繼續攪拌混合16分鐘,即得高爐炮泥用結合劑。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一種開口性能好的高爐炮泥用結合劑,各組分按如下質量份組成浙青50份,氫化三聯苯4份,有機硅樹脂12份,呋喃樹脂8份,三聚氰胺甲醛樹脂15份。本實施例的,其步驟為 (1)按質量份數稱取浙青50份和氫化三聯苯4份,依次向反應釜加入浙青和氫化三聯苯,在60°C的溫度下攪拌混合20分鐘; (2)按質量份數稱取有機硅樹脂12份、呋喃樹脂8份和三聚氰胺甲醛樹脂15份,控制步驟(I)的反應釜升溫速率為4°C /min,當反應釜的溫度達到76°C后,依次向反應釜加入有機硅樹脂、呋喃樹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并繼續攪拌混合16分鐘,即得高爐炮泥用結合劑。實施例3· 本實施例的一種開口性能好的高爐炮泥用結合劑,各組分按如下質量份組成浙青45份,氫化三聯苯5份,有機硅樹脂11份,呋喃樹脂9份,三聚氰胺甲醛樹脂13份。本實施例的,其步驟為 (1)按質量份數稱取浙青45份和氫化三聯苯5份,依次向反應釜加入浙青和氫化三聯苯,在58°C的溫度下攪拌混合20分鐘; (2)按質量份數稱取有機硅樹脂11份、呋喃樹脂9份和三聚氰胺甲醛樹脂13份,控制步驟(I)的反應釜升溫速率為3. 50C /min,當反應釜的溫度達到74°C后,依次向反應釜加入有機硅樹脂、呋喃樹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并繼續攪拌混合16分鐘,即得高爐炮泥用結合劑。實施例4 本實施例的一種開口性能好的高爐炮泥用結合劑,各組分按如下質量份組成浙青48份,氫化三聯苯6份,有機硅樹脂11份,呋喃樹脂10份,三聚氰胺甲醛樹脂14份。本實施例的,其步驟為 (1)按質量份數稱取浙青48份和氫化三聯苯6份,依次向反應釜加入浙青和氫化三聯苯,在57°C的溫度下攪拌混合20分鐘; (2)按質量份數稱取有機硅樹脂11份、呋喃樹脂10份和三聚氰胺甲醛樹脂14份,控制步驟(I)的反應釜升溫速率為3°C /min,當反應釜的溫度達到75°C后,依次向反應釜加入有機硅樹脂、呋喃樹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并繼續攪拌混合16分鐘,即得高爐炮泥用結合劑。實施例廣4的中,采用有機硅樹月旨、呋喃樹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開口性能好的高爐炮泥用結合劑的制備方法,其步驟為:(1)按質量份數稱取瀝青40~50份和氫化三聯苯4~6份,依次向反應釜加入瀝青和氫化三聯苯,在55~60℃的溫度下攪拌混合20分鐘;(2)按質量份數稱取有機硅樹脂10~12份、呋喃樹脂8~11份和三聚氰胺甲醛樹脂11~15份,控制步驟(1)的反應釜升溫速率為?3~4℃/min,當反應釜的溫度達到72~76℃后,依次向反應釜加入有機硅樹脂、呋喃樹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并繼續攪拌混合16分鐘,即得高爐炮泥用結合劑。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金菊,
申請(專利權)人:高金菊,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