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拉刀,尤其是一種三面刃拉刀。
技術介紹
參閱圖I和圖2所示,現有技術中加工圖2中工件內部相互垂直的三個面1’、2’、3’,用普通機床加工,不僅效率低下,而且精度差。故,需要一種加工工具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目的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高效率的三面刃拉刀。·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技術的三面刃拉刀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三面刃拉刀,包括柄部、頸部、前導部、切削部和后導部,所述前導部、切削部和后導部的橫截面為長方形或正方形,所述切削部具有三個切削面,所述切削面上均具有切削齒,所述切削部為輪切式結構,所述切削齒的齒升量為O. 10-0. 15mm,切削齒容屑槽為加長齒距型。有益效果與
技術介紹
相比,本技術三面刃拉刀加工的表面精度很高,而且能達到很好的平面度,可以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同時降低加工成本。附圖說明圖I是工件的主視圖;圖2是工件A-A處的剖視圖;圖3是本技術三面刃拉刀的主視圖;圖4是本技術三面刃拉刀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技術,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技術而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的范圍,在閱讀了本技術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技術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請參閱圖I、圖3和圖4所示,本技術的三面刃拉刀,包括柄部I、頸部2、前導部3、切削部4和后導部5,所述前導部3、切削部4和后導部5的橫截面為長方形或正方形,切削部4具有三個切削面,切削面上均具有切削齒,切削齒為輪切式結構,切削齒的齒升量為O. 10-0. 15mm,切削齒容屑槽為加長齒距型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三面刃拉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柄部(1)、頸部(2)、前導部(3)、切削部(4)和后導部(5),所述前導部(3)、切削部(4)和后導部(5)的橫截面為長方形或正方形,所述切削部(4)具有三個切削面,所述切削面上均具有切削齒,所述切削部(4)為輪切式結構,所述切削齒的齒升量為0.10?0.15mm,切削齒容屑槽為加長齒距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啟富,周宏群,郭茂勇,
申請(專利權)人:揚州市郵誼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