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燃氣表連續化生產線,生產線設在恒溫車間內,包括裝配單元、檢測單元和包裝單元,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燃氣表下殼體固定在專用工裝板上,并通過上下環形差速鏈線傳送至各工序,實現零件與加工設備之間的準確定位,產品的一致性好,生產周期縮短,而十二工位串接式機芯誤差曲線檢測儀,只使用一套音速噴嘴,減少了檢測設備的投入,實現初校和復校檢測連續完成,全自動多功能檢測裝置對燃氣表的各類功能參數的檢測可并聯同時進行,節約了檢測時間,提高了檢測精度,實現了燃氣表連續化大批量的生產。(*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到一種生產流水線,尤其涉及到一種生產周期短、產品一致性好的燃氣表連續化生產線。
技術介紹
燃氣表屬于容積式氣體流量計,它采用柔性膜片計量室方式來測量氣體流量,在壓力差的作用下,燃氣經 分配閥交替進入計量室,充滿后排向出氣口,同時推動計量室內的柔性膜片作往復式運動,通過轉換機構將這一充氣、排氣的循環過程轉換成相應的氣體體積流量,再通過傳動機構傳遞到計量裝置,完成燃氣計量功能。由于燃氣表是計量氣體的儀表,氣體體積對溫度、壓力變化十分敏感,所以在裝配和檢測燃氣表時,對檢測時使用的氣體溫度以及燃氣表自身溫度還有環境溫度等,有著嚴格的要求(檢驗參比條件溫度20±2°C,濕度60% 70%,大氣壓力86 108kPa),所以制造燃氣表與其他行業產品比較有著明顯的不同,它不同于電能表、水表等計量儀表,其檢測誤差精度受溫度的變化影響較大。國內外燃氣表行業的傳統生產模式是裝配、包裝區域與計量檢測區域(室)為不同的溫度區域,將計量區域(室)的溫度按國家檢定規程的參比條件設定為20±2°C,造成裝配等區域與計量室之間可能存在較大溫差,而且按有關標準與檢定規程規定需要將裝配好的燃氣表置放在恒溫計量室內4小時以上才能進行檢測和計量,另外,閥座使用粘接劑后,需要等待固化8小時以上才能保證密封性良好,使傳統的生產模式至少需要2天以上;在對機芯誤差曲線檢測時,采用多表并聯檢測,需要多套音速噴嘴設備,檢測效率低,設備造價高,以往的燃氣表精度檢測大都采用鐘罩式標準裝置進行,由于鐘罩內密封液與檢測環境的恒溫很關鍵,且在檢驗過程中,要求標準裝置處的溫度和燃氣表處的溫度之差(包括室溫、標準裝置液溫、試驗介質溫度)不應超過1°C,故不適應在線連續化生產的檢測,同時,傳統燃氣表裝配和檢測都是各工序獨立分散進行,存在工序間的等待時間和計量檢測前的恒溫等待時間過長,造成生產周期長、設備數量多造價高、受周邊環境影響大,生產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解決傳統燃氣表裝配、計量和檢測區域溫度差異大,生產周期長、生產效率低下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完全滿足國家標準、生產周期短、設備成本低、產品一致性好、生產效率高的燃氣表連續化生產線。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技術主要是采用下述技術方案本技術的一種燃氣表連續化生產線,所述生產線設在恒溫車間內,包括裝配單元,完成燃氣表的裝配作業,包括燃氣表工裝板、上下環形差速鏈線、旗桿襯套壓裝機、旗桿自動壓裝機、全自動多軸螺絲緊固機、三維全自動涂膠機、超聲波皮膜焊接機和鉚接機,所述工裝板設在上下差速鏈線上;檢測單元,對燃氣表進行功能和計量精度檢測,包括機芯密封性檢測儀、機芯誤差曲線檢測裝置、控制閥密封性檢測儀、燃氣表精度檢測裝置和全自動多功能檢測裝置;包裝單元,對完成裝配和檢測合格后的燃氣表進行包裝,包括激光打標機、掃描機、自動打包機、自動纏繞機、自動捆扎機;所述生產線采用上下差速鏈線將固定在工裝板上的燃氣表傳送到各工序,將燃氣表下殼體固定在工裝板上,并通過上下環形差速鏈線傳送至各工序,實現零件與加工設備之間的準確定位,滿足連續化生產線的裝配檢測生產,使產品的一致性更好,降低裝配檢測過程中的人為因素,提升了產品質量,減少了搬運損失,而將裝配、檢測放在同一恒溫車間內,節約了工序間等待和檢測時恒溫等待的時間,則使生產周期大大縮短,提高了生產效率。作為優選,所述機芯誤差曲線檢測裝置為十二工位串接式機芯誤差曲線檢測儀,所述燃氣表精度檢測裝置為十二工位音速噴嘴誤差檢測儀,采用十二工位串接式機芯誤差曲線檢測儀,模擬了整機運行情況,進行產品裝配過程控制,提高了產品的合格率,由于串 聯式只需使用一套音速噴嘴,減少了設備使用數量,降低了設備使用成本,而采用十二工位音速噴嘴誤差檢測儀作為燃氣表精度檢測裝置,直接采用音速噴嘴做為標準器,通過專用采樣輪,實現連續初校和復校檢測連續完成,適應連續化生產線。作為優選,所述全自動多軸螺絲緊固機包括二軸、四軸和八軸全自動螺絲緊固機。作為優選,所述恒溫車間的溫度為20±5°C,濕度為60%_70%,滿足了國家標準,節省了檢測所需的恒溫時間和粘接固化時間,縮短了生產周期,提高了工效。基于燃氣表連續化生產線的生產工藝流程,其步驟如下I) 放料,將燃氣表下殼體依次放入并固定在燃氣表工裝板上,燃氣表下殼體隨上下環形差速鏈線依次移動至各工序;2) 燃氣表下殼體組裝;3) 燃氣表機芯組裝;4) 燃氣表上殼體組裝;5) 安裝并緊固左、右機芯支架組件,二軸全自動螺絲緊固機將左、右機芯支架組件固定在燃氣表機芯上;6) 機芯誤差曲線檢測和調整,機芯誤差曲線檢測裝置對燃氣表機芯的誤差曲線進行檢測和調整,達到設計要求;7) 上、下殼體緊固,四軸全自動螺絲緊固機將上殼體與下殼體緊固;8) 安裝并緊固電機閥,四軸全自動螺絲緊固機將電機閥與上殼體緊固;9) 安裝并緊固上殼體后蓋,四軸全自動螺絲緊固機將上殼體后蓋與上殼體緊固;10) 整機氣密性檢測,控制閥密封性檢測儀對燃氣表整體進行密封性檢測,如合格進入下一步驟;11) 燃氣表精度檢測,燃氣表精度檢測裝置采用音速噴嘴做為標準器,通過專用采樣輪,對燃氣表精度進行在線初校和復校,如合格則進入下一步驟;12)電氣組件安裝,將電氣組件安裝并焊接在上殼體的相應位置處;13) 燃氣表功能檢測,全自動多功能檢測裝置對生產完成的燃氣表進行各功能測試,檢測合格的燃氣表則進入下一步驟;14)打標號,激光打標機對燃氣表打印制造號,并掃描記錄制造號;15)包裝,將檢驗合格的燃氣表進行自動包裝、纏繞、捆扎,最后送入成品庫。其中步驟2)所述的下殼體組裝工藝如下A. 壓旗桿襯套,旗桿襯套壓裝機將旗桿襯套壓入下殼體內;B. 壓旗桿搖臂,旗桿自動壓裝機將旗桿壓入旗桿襯套內;C. 緊固氣門座中心軸;D. 下殼體涂膠,三維全自動涂膠機對閥座涂抹聚氨脂密封膠;E. 安裝并焊接前膜片組件,超聲波皮膜焊接機將前膜片組件焊接后裝配在下殼體內;F. 安裝并緊固前側蓋,八軸全自動螺絲緊固機將前側蓋與下殼體緊固;G. 安裝并焊接后膜片組件,超聲波皮膜焊接機將后膜片組件焊接后裝配在下殼體內;H. 安裝并緊固后側蓋,八軸全自動螺絲緊固機將后側蓋與下殼體緊固。其中步驟3)所述的機芯組裝工藝如下A. 鉚接氣門蓋撥動軸;B. 鉚接方連板;C. 鉚接支架中心軸;D. 鉚接左、右機芯;E. 組裝左、右機芯支架;F. 機芯密封性檢測,機芯密封性檢測儀對機芯做密封性檢測。其中步驟4)所述的上殼體組裝工藝如下A. 鉚接磁鋼隔離襯套,鉚接機將磁鋼隔離襯套鉚接在上殼體內并將連接線弓I出上殼體;B. 組裝內磁鋼,將內磁鋼安裝在磁鋼隔離襯套上;C. 組裝外磁鋼,將外磁鋼安裝在磁鋼隔離襯套上。其中步驟12)所述的電氣組件組裝工藝如下A. 取樣器組件焊接;B. 液晶面板焊接;C. 基板制造;D. 電源卡座焊接。其中步驟13)所述的燃氣表功能檢測項目包括預付費功能檢測、通電欠壓提示功能檢測、斷電保護關閥功能檢測、磁干擾關閥功能檢測,采用全自動多功能檢測裝置檢測燃氣表的各類功能參數,消除了燃氣表測試時拿上拿下,費時費力的檢測方法,使各參數可并聯同時進行,通過循環式皮帶線和氣源、電源轉接鏈連接各檢測工序,節約了檢測時間,提高了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燃氣表連續化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產線設在恒溫車間內,包括:裝配單元,完成燃氣表的裝配作業,包括燃氣表工裝板(1)、上下環形差速鏈線(2)、旗桿襯套壓裝機(3)、旗桿自動壓裝機(4)、、三維全自動涂膠機(5)全自動多軸螺絲緊固機(6)、超聲波皮膜焊接機(7)和鉚接機(8),所述工裝板設在上下環形差速鏈線上;檢測單元,對燃氣表進行功能和計量精度檢測,包括機芯密封性檢測儀(9)、機芯誤差曲線檢測裝置(10)、控制閥密封性檢測儀(11)、燃氣表精度檢測裝置(12)和全自動多功能檢測裝置(13);包裝單元,對完成裝配和檢測合格后的燃氣表進行包裝,包括激光打標機(14)、掃描機(15)、自動包裝機(16)、自動纏繞機(17)、自動捆扎機(18);所述生產線采用上下環形差速鏈線將固定在工裝板上的燃氣表傳送到各工序。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剛,張華,楊磊,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金卡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