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制版設備的電源供給裝置,用于對制版設備提供電源,具有:電源部,能夠提供24V、600W和5V、300W的直流電功率;主基板,將所述電源部與所述鼓驅動部、所述圖像記錄部電連接,分別對所述鼓驅動部、所述圖像記錄部提供電源,并且能夠將所述電源部提供的24V、600W的直流電功率轉變為+/-9V、100W的直流電功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作為圖像記錄裝置的制版設備的電源供給裝置。
技術介紹
以往,公知有一種作為圖像記錄裝置的制版設備,例如日本特開2002-341561公報所公開的設備,其包括有用于把圖像記錄材料安裝在其外圓表面上的圓筒形的記錄鼓、用于使該記錄鼓圍繞著沿該記錄鼓的軸線配置的轉動軸旋轉的轉動驅動機構、用于把根據一個圖像信號調制的光束對準該圖像記錄材料來進行記錄動作的記錄頭。在這樣一種制版設備中,通過把來自記錄頭的光束對準安裝在以高速轉動的記錄鼓的外圓表面上的圖像記錄材料,沿著與記錄鼓的轉動軸相平行的方向移動記錄頭,把所需要的圖像記錄在該圖像記錄材料上。在驅動該值班設備進行運轉時,需要多種電源,例如,需要5V、300W的直流電功率來對設備的邏輯電路的控制、通信控制以及激光頭(記錄頭)進行供電,需要+/-9VU00W的直流電功率對激光頭恒定電流用模擬基板供電,需要24V、600W的直流電功率對冷卻器和電動機供電。在現有技術中,在制版設備中至少設置兩個電源供給裝置。如圖2所示,在作為圖像記錄裝置的制版設備內,設有用于提供5V、300W的直流電功率以及+/-9V、IOOff的直流電功率的電源裝置dl、用于提供24V、600W的電源裝置d2,在電源裝置d2的一側設有電纜支架C,電纜支架C上的電纜用于將電源裝置dl、d2提供的電力供給至各部分,在電纜支架C的上方設有端子臺IF。由于制版設備內空間狹小,兩個電源供給裝置不僅占用空間大,而且會造成發熱量增大,成為出現故障的要因。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使鑒于上述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圖像記錄裝置的制版設備的電源供給裝置,能夠將電源分別集成在電源部和主基板中,從而減少電源所占用的空間及發熱量。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制版設備的電源供給裝置,用于對制版設備提供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版設備具有記錄鼓,其外周面安裝有圖像記錄材料;鼓驅動部,其使所述記錄鼓圍繞所述記錄鼓的中心軸旋轉;圖像記錄部,其具有激光頭,用于對安裝在所述記錄鼓的外周面的圖像記錄材料照射光束,從而在所述圖像記錄材料上記錄圖像。所述電源供給裝置具有電源部,能夠提供24V、600W和5V、300W的直流電功率;主基板,將所述電源部與所述鼓驅動部、所述圖像記錄部電連接,分別對所述鼓驅動部、所述圖像記錄部提供電源,并且能夠將所述電源部提供的24V、600W的直流電功率轉變為+/-9VU00W的直流電功率。在上述電源供給裝置的基礎上,所述圖像記錄部還具有CPU基板,其具有邏輯電路,用于對所述制版設備進行整體控制;冷卻器,其用于冷卻所述激光頭;電動機,其用于調整激光頭的焦點。所述主基板還包括激光頭恒定電流用模擬基板,其用于對所述激光頭提供恒定電流;所述5V、300W的直流電功率還用于所述邏輯電路的控制、通信控制以及驅動所述激光頭照射光束,所述+/-9VU00W的直流電功率還用于對所述激光頭恒定電流用模擬基板供電,所述24V、600W的直流電功率還用于對冷卻器和所述電動機供電。如上述,本實施方式的電源供給裝置,集成在電源部和主基板中,與現有技術相t匕,能夠減少電源所占用的空間及發熱量。附圖說明圖IA是示意性表示現有技術的圖像記錄裝置(制版設備)的主視立體圖,圖IB是表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圖像記錄裝置(制版設備)的打開前板后的主視立體圖,圖IC是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圖像記錄裝置(制版設備)的后視立體圖,圖ID是表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版設備的后視透視立體圖,圖IE是表示本技術的 一個實施方式的圖像記錄裝置(制版設備)的后視剖視示意圖,圖IF是表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圖像記錄裝置(制版設備)的俯視剖視示意圖。圖2是示意性表示現有技術的作為圖像記錄裝置(制版設備)的電源供給裝置的局部放大圖。圖3A是表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圖像記錄裝置(制版設備)的側視剖視圖、圖3B是放大示出印刷版被夾入前夾持裝置的狀態的圖,圖3C是表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圖像記錄裝置的記錄鼓的側視剖視圖。圖4是表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圖像記錄裝置(制版設備)的記錄頭的放大后視圖。圖5是表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圖像記錄裝置(制版設備)的記錄頭的放大俯視圖。圖6是是示意性表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作為圖像記錄裝置(制版設備)的電源供給裝置的局部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來說明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印刷版吸附檢測裝置。在各圖中,對于相同的構件標注同一附圖標記。(整體結構)如圖IA所示,本技術的圖像記錄裝置I具有箱體10,該箱體10具有框架,在框架上安裝前板101、后板102、左側板103、右側板104、頂板105和底板106,由此形成圖像記錄裝置的內部空間。另外,在前板101的右側設置有電源開關S,在頂板105上設置有操作面板,并且在頂板105上設置有進料盤4。另外,如圖IA 圖IF所示,在圖像記錄裝置I的內部空間中內置有圓筒狀的記錄鼓10、具有激光頭的記錄頭(圖像記錄部)30、控制基板部40、電路部50、對記錄鼓10進行驅動的鼓驅動部(未圖示)以及對記錄頭30進行驅動的記錄頭驅動部(未圖示)。另外,在左側板103上安裝有I個排氣風扇103F,在右側板104上安裝有3個吸氣風扇104F,在后板102上形成有2個吸氣風扇102F并形成有開口部(排氣孔)102H,由此形成散熱系統。(記錄鼓)下面,簡單描述記錄鼓10。圖3是示意性表示本技術的作為圖像記錄裝置(制版設備)的縱向剖視圖,圖3B是放大示出印刷版被夾入前夾持裝置的狀態的圖,圖3C是表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圖像記錄裝置的記錄鼓的側視剖視圖。參照圖3A、3B、3C,記錄鼓10被設置于圖像記錄裝置I之內,由未圖示的電動機產生驅動力,使該記錄鼓10繞著圓柱軸旋轉。由此,被傳送來的印刷版被安裝(吸附)纏繞于記錄鼓10的外表面(環形曲面)周圍。作為用于將印刷版(圖像記錄材料)穩定于記錄鼓10的外表面上的結構,包括至少四個定位銷11、前夾持裝置12和后夾持裝置13。定位銷11被固定于記錄鼓10的外表面上(下面將描述這些定位銷的具體位置),并被排列為能夠被傳送來的印刷版的一端(即前端)。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3B所示,前夾持裝置12具有開口 12a,印刷版W被從進料盤4供給至記錄鼓10上時,其前端部進入插入前夾持裝置12的開口 12a中,該前端部在與定位銷11抵接的狀態下被前夾持裝置12夾住。另外,該進料盤4相對于記錄鼓10而傾斜。在本實施方式中,后夾持裝置13被構造為可從記錄鼓10的外表面松開。在后夾持裝置13從記錄鼓10松開的同時,后夾持裝置13被后述的第三夾具驅動部分(未圖示)驅動而可在槽CH內滑動移動。一旦后夾持裝直13附著于記錄鼓10上,該后夾持裝直13就在記錄鼓10的外表面上夾住(固定)被傳送來的印刷版的另一端(即尾端、后端)。如圖3C所示,在記錄鼓10的旋轉軸上附著有旋轉編碼器114,用于檢測其各種角位置。在當前的圓柱形外表面掃描設備中,預先限定了第一角位置X、第二角位置Z和第三角位置Q。特別地,前夾持裝置12在第一角位置X處夾緊;第二角位置Z與后夾持裝置13的定位有關;以及前夾持裝置12的夾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制版設備的電源供給裝置,用于對制版設備提供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版設備具有:記錄鼓,其外周面安裝有圖像記錄材料,鼓驅動部,其使所述記錄鼓圍繞所述記錄鼓的中心軸旋轉,圖像記錄部,其具有激光頭,用于對安裝在所述記錄鼓的外周面的圖像記錄材料照射光束,從而在所述圖像記錄材料上記錄圖像;所述電源供給裝置具有:電源部,能夠提供24V、600W和5V、300W的直流電功率,主基板,將所述電源部與所述鼓驅動部、所述圖像記錄部電連接,分別對所述鼓驅動部、所述圖像記錄部提供電源,并且能夠將所述電源部提供的24V、600W的直流電功率轉變為+/?9V、100W的直流電功率。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舜祺,
申請(專利權)人:美迪亞印刷設備杭州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