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原料加工
,特別是涉及加料機構。
技術介紹
目前,現(xiàn)有工廠中的加料機構,在添加有粘性物料或有靜電物料時,物料容易殘料在料盒內(nèi),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甚至影響物料混合反應的精度。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加料精度高、物料不易殘料在料盒內(nèi)的加料機構。 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包括加料倉、出料口、料盒、第一動力裝置、支撐架、旋轉(zhuǎn)軸、軸承套、連桿、第二動力裝置、壓桿、和壓板,所述的加料倉底部設置有出料口,料盒固定在加料倉內(nèi),加料倉頂部設置有支撐架,第一動力裝置固定在支撐架上,第一動力裝置的一端通過旋轉(zhuǎn)軸與連桿相連接,旋轉(zhuǎn)軸上設置有軸承套,連桿與料盒相連接,支撐架上還設置有第二動力裝置,第二動力裝置底部通過壓桿與壓板相連接,所述的料盒內(nèi)設置有至少三個料格,且其中一個是空格。所述的壓板為扇形,壓板設置有密封套。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為本專利技術通過在支撐架上設置壓桿和與料格匹配的壓板,通過動力裝置帶有密封套的壓板可將料格內(nèi)的物料全部壓出,精確無殘留。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簡 圖2為料盒的結構簡 圖3為壓板的結構簡圖。圖中 I、加料倉,2、出料口,3、料盒,4、第一動力裝置,5、支撐架,6、第二動力裝置,7、軸承套,8、旋轉(zhuǎn)軸,9、壓桿,10、壓板,11、密封套,12、連桿,13、空格,14、料格。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2和3所示,加料機構,包括加料倉I、出料口 2、料盒3、第一動力裝置4、支撐架5、旋轉(zhuǎn)軸8、軸承套7、連桿12、第二動 ...
【技術保護點】
加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料倉(1)、出料口(2)、料盒(3)、第一動力裝置(4)、支撐架(5)、旋轉(zhuǎn)軸(8)、軸承套(7)、連桿(12)、第二動力裝置(6)、壓桿(9)、和壓板(10),所述的加料倉(1)底部設置有出料口(2),料盒(3)固定在加料倉(1)內(nèi),加料倉(1)頂部設置有支撐架(5),第一動力裝置(4)固定在支撐架(5)上,第一動力裝置(4)的一端通過旋轉(zhuǎn)軸(8)與連桿(12)相連接,旋轉(zhuǎn)軸(8)上設置有軸承套(7),連桿(12)與料盒(3)相連接,支撐架(5)上還設置有第二動力裝置(6),第二動力裝置(6)底部通過壓桿(9)與壓板(10)相連接,所述的料盒(3)內(nèi)設置有至少三個料格(14),且其中一個是空格(1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春艷,王淳,
申請(專利權)人:沈陽創(chuàng)達技術交易市場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