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壓緊平衡的滑動水口裝置,組成中包括彈簧(1)、鎖緊關節(jié)(2)、安裝板(3)、上滑板(4)、下滑板(5)、托板(6)、框架(9)、連接鉸鏈(10),安裝板、上滑板、下滑板、托板依次匹配連接,下滑板(5)、托板(6)位于框架內(nèi),框架通過連接鉸鏈懸掛在安裝板上,彈簧置于框架側面壓緊框架,并由鎖緊關節(jié)鎖緊,托板位于框架內(nèi),托住下滑板,其特征在于下滑板(5)與框架(9)之間通過蹺蹺板結構連接,即下滑板(5)通過其附著物與框架(9)及其附著物沿一條直線接觸,該直線位于滑板及其附著物的中心朝向框架方向的垂線上,并且與滑板和框架的布置方向垂直。(*該技術在201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控制金屬冶煉澆注的設備,特別是自動壓緊上滑板和下滑板保持受力平衡的滑動水口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在金屬冶煉澆注(例如煉鋼生產(chǎn)中)廣泛應用滑動水口裝置,人們常用的滑動水口裝置一般由安裝板、上滑板、下滑板、框架、連接板(連接鉸鏈)、彈簧、托板、鎖緊關節(jié)等組成,安裝板、上滑板、下滑板、托板依次匹配連接,下滑板、托板位于框架內(nèi),框架通過連接板(連接鉸鏈)懸掛在安裝板上,若干彈簧置于框架兩側壓緊框架,并由鎖緊關節(jié)鎖緊,托板位于框架內(nèi),托住下滑板。只有上、下滑板緊密貼緊,鋼水才不能向外泄漏,滑動水口裝置是依靠框架兩側的彈簧實現(xiàn)對上下滑板壓緊的,這種結構的滑動水口裝置存在問題是當滑板所受壓力發(fā)生變化(例如一側彈簧失效),使得滑板受力不平衡,不能保證上、下滑板貼緊,嚴重時可能引起漏鋼事故,影響生產(chǎn),增加成本。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滑動水口裝置,不論彈簧的壓力如何變化,始終保持對上下滑板的平衡壓力,解決
技術介紹
存在的上述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下滑板與框架之間通過蹺蹺板結構連接,即下滑板通過其附著物與框架及其附著物沿一條直線接觸,該直線位于滑板及其附著物的中心朝向框架方向的垂線上,并且與滑板和框架的布置方向垂直。較佳的實施方式是在下滑板的托板底部中間位置設置圓軸,該軸布置方向與滑板和框架布置方向垂直,在框架內(nèi)相應位置設置軸座,與托板底部的圓軸匹配,圓軸與軸座之間沿一條直線接觸,托板托住滑板可以在框架內(nèi)像蹺蹺板一樣左右蹺動,托板、圓軸即為下滑板的附著物,軸座為框架的附著物。或者在托板底部中間位置設置一條朝向框架的尖脊,框架內(nèi)與脊尖對應的位置為平面,托板的脊尖形成的直線與滑板和框架布置方向垂直,并接觸框架面,形成蹺蹺板結構。可以在下滑板和托板之間設置墊板,墊板底部中間位置設置圓軸,該軸布置方向與滑板和框架布置方向垂直,在托板上相應位置設置軸座,與墊板底部的圓軸匹配,圓軸與軸座之間沿一條直線接觸,墊板和滑板可以在托板上像蹺蹺板一樣蹺動,托板設置在框架內(nèi)。或者在墊板底部中間位置設置一條朝向托板的尖脊,托板內(nèi)與脊尖對應的位置為平面,墊板的脊尖形成的直線與滑板和框架布置方向垂直,并接觸托板上表面,形成蹺蹺板,墊板為下滑板的附著物,托板為框架的附著物。還可以在托板與框架之間設置活動底,活動底上面設置托板和滑板,在活動底的底部中間位置設置圓軸,該軸與滑板和框架布置方向垂直,在框架內(nèi)相應位置設置軸座,與活動底的圓軸匹配,活動底和滑板一起可以在框架內(nèi)像蹺蹺板一樣蹺動。或者在活動底的底部中間位置設置一條尖脊,框架內(nèi)相應位置為平面,活動底的脊尖形成的直線與滑板和框架布置方向垂直,并接觸框架面,形成蹺蹺板結構,托板、活動底為下滑板的附著物。采用本技術,由于滑板與框架之間通過蹺蹺板結構方式連接,當框架兩側的壓力發(fā)生變化時,蹺蹺板結構可以通過左右蹺動,自動調節(jié)滑板所受的壓力,自動保持壓力平衡,保證上下滑板緊密貼緊。同時也可以取消框架一側的彈簧,形成單側彈簧形式,簡化滑動水口結構,降低制作成本。本技術具有結構合理、自動調節(jié)上下滑板受力平衡、防止漏鋼事故、降低成本等特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三結構實施圖。圖中彈簧1,鎖緊關節(jié)2,安裝板3,上滑板4,下滑板5,托板6,圓軸7,軸座8,框架9,連接鉸鏈10,墊板11,活動底12。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一本實施例中,自動壓緊平衡的滑動水口裝置由彈簧1、鎖緊關節(jié)2、安裝板3、上滑板4、下滑板5、托板6、框架9、連接鉸鏈10組成,安裝板3、上滑板4、下滑板5、托板6依次匹配連接,下滑板5、托板6位于框架內(nèi),框架9通過連接鉸鏈懸10掛在安裝板3上,彈簧1置于框架9的一側壓緊框架,并由公知的鎖緊關節(jié)2鎖緊,托板6位于框架9內(nèi),托住下滑板5。在下滑板的托板6底部中間位置設置圓軸7,該軸布置方向與滑板和框架9布置方向垂直,在框架內(nèi)相應位置設置軸座8,與托板底部的圓軸匹配,圓軸與軸座之間沿一條直線接觸,下滑板通過其附著物托板、圓軸與框架上的附著物軸座沿一條直線接觸,托板托住滑板可以在框架內(nèi)像蹺蹺板一樣左右蹺動。當框架兩側的壓力發(fā)生變化時,蹺蹺板結構通過左右蹺動,自動調節(jié)滑板所受的壓力,自動保持壓力平衡,保證上下滑板緊密貼緊。實施例二本實施例中,自動壓緊平衡的滑動水口裝置由彈簧1、鎖緊關節(jié)2、安裝板3、上滑板4、下滑板5、托板6、框架9、連接鉸鏈10組成,安裝板3、上滑板4、下滑板5、托板6依次匹配連接,下滑板5、托板6位于框架內(nèi),框架9通過連接鉸鏈懸10掛在安裝板3上,彈簧1置于框架9的一側壓緊框架,并由鎖緊關節(jié)2鎖緊,托板6位于框架9內(nèi),托住下滑板4。在下滑板5和托板6之間設置墊板11,在墊板底部中間位置設置一條朝向框架的尖脊,托板上與尖脊對應的位置為平面,墊板11的脊尖形成的直線與滑板和框架9布置方向垂直,并沿脊尖形成的直線接觸托板6表面,下滑板通過其附著物墊板與框架上的附著物托板沿一條直線接觸,構成蹺蹺板結構。當框架兩側的壓力發(fā)生變化時,蹺蹺板結構自動調節(jié)滑板所受的壓力,自動保持滑板所受壓力平衡。實施例三本實施例中,自動壓緊平衡的滑動水口裝置由彈簧1、鎖緊關節(jié)2、安裝板3、上滑板4、下滑板5、托板6、框架9、連接鉸鏈10組成,安裝板3、上滑板4、下滑板5、托板6依次匹配連接,下滑板5、托板6位于框架內(nèi),框架9通過連接鉸鏈懸10掛在安裝板3上,彈簧1置于框架9的一側壓緊框架,并由鎖緊關節(jié)2鎖緊,托板6位于框架9內(nèi),托住下滑板5。在托板6與框架9之間設置活動底12,活動底12上面是托板和下滑板,在活動底12的底部中間位置設置一條朝向框架的尖脊,框架9上與尖脊對應的位置為平面,活動底12的脊尖形成的直線與滑板和框架9布置方向垂直,并沿脊尖形成的直線接觸框架面,下滑板通過其附著物托板與框架沿一條直線接觸,構成蹺蹺板結構。當框架兩側的壓力發(fā)生變化時,蹺蹺板結構自動調節(jié)滑板所受的壓力,自動保持滑板所受壓力平衡。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壓緊平衡的滑動水口裝置,組成中包括彈簧(1)、鎖緊關節(jié)(2)、安裝板(3)、上滑板(4)、下滑板(5)、托板(6)、框架(9)、連接鉸鏈(10),安裝板、上滑板、下滑板、托板依次匹配連接,下滑板(5)、托板(6)位于框架內(nèi),框架通過連接鉸鏈懸掛在安裝板上,彈簧置于框架側面壓緊框架,并由鎖緊關節(jié)鎖緊,托板位于框架內(nèi),托住下滑板,其特征在于下滑板(5)與框架(9)之間通過蹺蹺板結構連接,即下滑板(5)通過其附著物與框架(9)及其附著物沿一條直線接觸,該直線位于滑板及其附著物的中心朝向框架方向的垂線上,并且與滑板和框架的布置方向垂直。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之自動壓緊平衡的滑動水口裝置,其特征在于彈簧(1)置于框架(9)的一側壓緊框架。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之自動壓緊平衡的滑動水口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下滑板的托板(6)底部中間位置設置圓軸(7),該軸布置方向與滑板和框架布置方向垂直,在框架(9)內(nèi)相應位置設置軸座(8),與托板底部的圓軸匹配,圓軸與軸座之間沿一條直線接觸,托板托住滑板可以在框架內(nèi)像蹺蹺板一樣左右蹺動,托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張永藏,孔俊其,呂長星,
申請(專利權)人:邢臺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呂長星,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