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臥式蓄能器壓鑄機,包括快速射料蓄能器組(1)、增壓蓄能器組(2)和射料機構(gòu)(3),它的快速射料蓄能器和增壓蓄能器水平臥式設置在射料機構(gòu)上方。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充分利用射料機構(gòu)上方的空間,將蓄能器組臥倒設置,因此降低了蓄能器的高度,同時快射油路路程也較短,阻力較少,快射增壓的動作快。(*該技術在201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800噸以上中、大型冷室壓鑄機,具體的說是具有蓄能器的 壓鑄機。
技術介紹
鎖模力800噸以下的中、小型臥式冷室壓鑄機,它的快速射料蓄能器和增壓 蓄能器及氮氣瓶組一般都垂直式地直接安裝在壓鑄機的油制板上方,這樣可以 以最短路程提供快捷的射料油路。但對于800噸以上的中型、大型冷室壓鑄機, 射料和增壓蓄能器組如果采用上面的方法設計、安裝,那么蓄能器高點的高度 將超過3米,這將給運輸造成困難。如果把蓄能器組連同其它油管等連接件拆卸, 待機器運到客戶后再安裝,除了大大增加拆除和重裝的工作量外,在運輸和拆、 裝過程中,灰塵、泥沙等雜物可能會進入油路接口,從而影響重裝后機器的運 作。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國內(nèi)多數(shù)壓鑄機廠對于中、大型冷室壓鑄機蓄能器組 的設計,為避免過高的高度,大多采用把蓄能器組安裝于壓鑄機射料組件的后 側(cè)面,而歐洲的廠家則采用在射料組件縱向末端安裝蓄能器組件。這兩種設計 雖然都解決了高度問題,但增加了射料管路的長度,并占用較多的生產(chǎn)車間的 面積。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中、大型冷室壓鑄機,它的蓄能器沒有過高 的高度,而且具有較短的射料管路。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臥式蓄能器壓鑄機,包 括快速射料蓄能器組、增壓蓄能器組和射料機構(gòu),它的快速射料蓄能器和增壓蓄能器水平臥式設置在射料機構(gòu)上方。快速射料蓄能器組包括一個油瓶和兩個氣瓶,油瓶的出油口端用一方柱與 油路中板連接并通過方柱支承在油路中板上,油瓶的另一端用方通架支承,兩 個氣瓶上下并列布置安排在油瓶的后側(cè)面;增壓蓄能器組包括一個油瓶和兩個 氣瓶,油瓶的出油口端用一方柱與油路尾板連接并通過方柱支承在油路尾板上, 油瓶的另一端用方通架支承,兩個氣瓶上下并列布置安排在油瓶的前側(cè)面。快速射料蓄能器組和增壓蓄能器組的6個蓄能器瓶組成上、下兩層,每層3 個蓄能器瓶,上、下層蓄能器瓶之間用兩組拉緊板件捆綁固定。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射料機構(gòu)上方的空間,將蓄能器組臥 倒設置,降低了蓄能器的高度,同時快射油路路程較短,阻力較少,快射增壓 的動作快。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局部主視圖2是圖l俯視圖3是垂直安裝蓄能器的壓鑄機;圖4是圖1中P方向的局部視圖5是圖1中Q方向的局部視圖6是圖1中R方向的局部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本技術臥式蓄能器壓鑄機,包括快速射料蓄能器組l、增壓 蓄能器組2和射料機構(gòu)3,它的快速射料蓄能器和增壓蓄能器水平臥式設置在射 料機構(gòu)上方。快速射料蓄能器組包括一個油瓶11和兩個氣瓶12,油瓶的出油口 端用一方柱13與油路中板4連接并通過方柱支承在油路中板上,該方柱既作射料 油管,又作支承端,油瓶的另一端用方通架7支承,兩個氣瓶上下并列布置安排在油瓶的后側(cè)面;增壓蓄能器組包括一個油瓶21和兩個氣瓶22,油瓶的出油口端 用一方柱23與油路尾板5連接并通過方柱23支承在油路尾板上,兩個氣瓶上下 并列布置安排在油瓶的前側(cè)面。快速射料蓄能器組和增壓蓄能器組的6個蓄能 器瓶組成上、下兩層,每層3個蓄能器瓶,上、下層蓄能器瓶之間用兩組拉緊 板件6捆綁固定,共使用12件拉緊板件捆綁固定。這樣排列,巧妙地讓C型架(8) 前側(cè)上方留出空位,以便安裝取湯機械手。本技術,充分利用射料機構(gòu)上方的空間,將蓄能器組臥倒設置,降低了蓄能器的高度。以CCM-800機為例如垂直安裝高度將達3151mm(見圖3),改為水平安裝僅為2526mm (見圖l),降低了 625mm,這樣便于運輸、減少拆裝的麻煩。而且本技術少占用機器后側(cè)面的空間或加長縱向長度,因此減少占用車間面積。壓鑄機由于開鎖模動作及射錘快射打料,機器將產(chǎn)生縱向震動,垂直安裝 的蓄能器因縱向震動而產(chǎn)生擺動,底部螺栓因此容易松動而造成油路滲漏。而 臥式安裝的蓄能器可減低因機器縱向震動的影響。權利要求1.一種臥式蓄能器壓鑄機,包括快速射料蓄能器組(1)、增壓蓄能器組(2)和射料機構(gòu)(3),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射料蓄能器和增壓蓄能器水平臥式設置在射料機構(gòu)上方。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蓄能器壓鑄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射料 蓄能器組(1)包括一個油瓶(11)和兩個氣瓶(12),油瓶(11)的出油口端用一方柱(13)與油路中板(4)連接并通過方柱(13)支承在油路中板上,油瓶的另一端用方通架(7)支承,兩個氣瓶上下并列布置安排在油瓶的后側(cè)面;所述增壓蓄能器組(2)包括一個油瓶(21)和兩個氣瓶(22),油瓶(21)的 出油口端用一方柱(23)與油路尾板(5)連接并通過方柱支承在油路尾板上, 兩個氣瓶上下并列布置安排在油瓶的前側(cè)面。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臥式蓄能器壓鑄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射料 蓄能器組和增壓蓄能器組的6個蓄能器瓶組成上、下兩層,每層3個蓄能器瓶, 上、下層蓄能器瓶之間用兩組拉緊板件(6)捆綁固定。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臥式蓄能器壓鑄機,包括快速射料蓄能器組(1)、增壓蓄能器組(2)和射料機構(gòu)(3),它的快速射料蓄能器和增壓蓄能器水平臥式設置在射料機構(gòu)上方。本技術充分利用射料機構(gòu)上方的空間,將蓄能器組臥倒設置,因此降低了蓄能器的高度,同時快射油路路程也較短,阻力較少,快射增壓的動作快。文檔編號B22D17/10GK201179555SQ20082004515公開日2009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3月20日專利技術者曾昭勇 申請人:廣州震高機械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臥式蓄能器壓鑄機,包括快速射料蓄能器組(1)、增壓蓄能器組(2)和射料機構(gòu)(3),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射料蓄能器和增壓蓄能器水平臥式設置在射料機構(gòu)上方。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曾昭勇,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震高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1[中國|廣州]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