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擺動搬運裝置,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一側固定設有凸輪槽板,所述凸輪槽板上開設有與搬運軌跡相同的凸輪槽,所述底板另一側固定設有一旋轉氣缸,所述旋轉氣缸的氣動軸貫穿所述底板及凸輪槽板、并連接在一設于所述凸輪槽板外側的擺臂上,所述擺臂上開設有與所述凸輪槽配合的腰形槽,所述擺臂經滾輪機構與導軌機構連接,所述導軌機構上還連接設有夾爪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是:通過旋轉氣缸帶動夾爪沿著凸輪槽軌跡移動,由于其運動軌跡更為圓滑,從而減少了X向和Z向對于夾爪或工件的沖擊;并且由于運動軌跡變短,所以整個搬運的工作周期也縮短,提高了工作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擺動搬運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工業化生產的不斷發展,在機械加工過程中經常需要使用到搬運裝置對工件進行搬運。目前經常使用的搬運裝置其結構如圖I和圖2所示,包括用于夾緊物件的夾爪21,用于驅動所述夾爪21夾緊或松開的夾爪氣缸22,所述夾爪氣缸22固定在導軌固定座23上,所述導軌固定座23在Z向氣缸24的作用下沿直線導軌25可以上下往復運動,還包 括一底板26,所述底板26上設有線軌27,X向氣缸28驅動導軌固定座、Z向氣缸、夾爪氣缸以及夾爪左右往復移動,所述線軌的兩端均設有固定件,固定件上設有緩沖器29和止擋螺釘30。上述搬運裝置的工作過程為①夾爪氣缸驅動夾爪夾緊物件Z向氣缸驅動導軌固定座、夾爪氣缸以及夾爪沿直線導軌向上移動有一個位置傳感器感應到導軌固定座、夾爪氣缸、夾爪到位后,與位置傳感器相連的控制器關閉z向氣缸,打開X向氣缸;(!) X向氣缸驅動導軌固定座、z向氣缸、夾爪氣缸以及夾爪向圖中右方方向移動;⑤緩沖器和止擋螺釘的作用,使控制器關閉X向氣缸,打開Z向氣缸; z向氣缸驅動導軌固定座、夾爪氣缸以及夾爪沿直線導軌向下移動夾爪氣缸驅動夾爪松開工件復位。上述搬運裝置在使用中也存在以下不足①導軌固定座在移動到兩端的時候對止擋螺釘有沖擊,即止擋螺釘對導軌固定座有反沖擊力,這樣對于機械來說容易損壞,而且一旦沖擊力過大的話,有可能會導致工件掉落;②一個工作周期較長,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沖擊力較小,并且工作周期也較短,效率較高的擺動搬運裝置。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擺動搬運裝置,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一側固定設有凸輪槽板,所述凸輪槽板上開設有與搬運軌跡相同的凸輪槽,所述底板另一側固定設有一旋轉氣缸,所述旋轉氣缸的氣動軸貫穿所述底板及凸輪槽板、并連接在一設于所述凸輪槽板外側的擺臂上,所述擺臂上開設有與所述凸輪槽配合的腰形槽,所述擺臂經滾輪機構與導軌機構連接,所述導軌機構上還連接設有夾爪機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滾輪機構包括一端經鎖緊螺母與所述導軌機構固定連接的滾輪軸,所述滾輪軸另一端套接有可相對所述滾輪軸轉動的隨動滾輪,所述隨動滾輪同時設置于所述凸輪槽及腰形槽內。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導軌機構包括一設置于所述凸輪槽板下方的X軸線軌,所述X軸線軌上滑動設有一線軌座,所述線軌座上滑動設有與所述X軸線軌垂直的Z軸線軌,所述Z軸線軌與所述滾輪機構連接。優選的,所述滾輪軸穿過所述Z軸線軌,且通過所述鎖緊螺母固定于所述Z軸線軌上。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夾爪機構包括一夾爪,所述夾爪上部經夾爪固定板與所述Z軸線軌固定連接。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所述凸輪槽板上位于所述X軸線軌兩端還設有緩沖機構,所述緩沖機構包括一緩沖器支架,及設于所述緩沖器支架上的緩沖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裝置包括一底板,底板的一側面上固定設有凸輪槽板,凸輪槽板上開設凸輪槽,在底板另一側面上設置有旋轉氣缸,該旋轉氣缸的氣動軸貫穿底板和凸輪槽板,并連接在一設于所述凸輪槽板外側的擺臂上;所述擺臂內開設腰形槽,凸輪槽及腰形槽內均設有隨動滾輪,隨動滾輪套接于一滾動軸,滾動軸通過鎖緊螺母與Z軸線軌固定連接,Z軸線軌設置于線軌座上,Z軸線軌可以相對線軌座上下滑動,線軌座設置在X軸線軌上,線軌座可沿著X軸線軌方向左右滑動,Z軸線軌下方連接夾爪固定板,夾爪固定板下部連接夾爪,用于夾持工件,在凸輪槽板上位于X軸線軌兩側分別還設有緩沖器支架以及緩 沖器,用于減緩Z軸和X軸方向的沖擊力。本技術的工作過程裝置在工作時,旋轉氣缸工作使其氣動軸旋轉,與旋轉氣缸的氣動軸連接的擺臂也隨之動作,擺臂隨即帶動設置于腰形槽及凸輪槽內的隨動滾輪沿著凸輪槽移動,進而帶動Z軸線軌向上移動,Z軸線軌帶動夾爪固定板和夾爪一起向上移動,當夾爪開始產生X向的移動時,線軌座會沿X軸線軌移動,同時夾爪固定板和夾爪也產生X向的移動。到位后,與現有技術一樣,由夾爪氣缸控制夾爪工作。復位時,旋轉氣缸的氣動軸反向旋轉,隨動滾輪按原軌跡(即凸輪槽)返回,通過X軸線軌和Z軸線軌的同時作用使夾爪復位。本技術的優點是通過旋轉氣缸帶動夾爪沿著凸輪槽軌跡移動,由于其運動軌跡更為圓滑,從而減少了 X向和Z向對于夾爪或工件的沖擊;并且由于運動軌跡變短,所以整個搬運的工作周期也縮短,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圖I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中移動軌跡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一的底板側面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一的移動軌跡示意圖。其中1、底板;2、凸輪槽板;3、凸輪槽;4、旋轉氣缸;5、擺臂;6、腰形槽;7、鎖緊螺母;8、滾動軸;9、隨動滾輪;10、X軸線軌;11、線軌座;12、Z軸線軌;13、夾爪;14、夾爪固定板;15、緩沖器支架;16、緩沖器;21、夾爪;22、夾爪氣缸;23、導軌固定座;24、Z向氣缸;25、直線導軌;26、底板;27、線軌;28、X向氣缸;29、緩沖器;30、止擋螺釘。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參見圖3至5所不,一種擺動搬運裝置,包括一底板I,所述底板I 一側固定設有凸輪槽板2,所述凸輪槽板2上開設有與搬運軌跡相同的凸輪槽3。具體如圖4所示,所述底板I另一側上設有旋轉氣缸4,所述旋轉氣缸的氣動軸貫穿所述底板I及凸輪槽板2、并連接在一設于所述凸輪槽板2外側的擺臂5上。所述擺臂5上還開設有與所述凸輪槽3配合的腰形槽6,所述擺臂5經滾輪機構與導軌機構連接,與所述導軌機構還連接設有夾爪機構。所述滾輪機構包括一端經鎖緊螺母7與所述導軌機構固定連接的滾輪軸8,所述滾輪軸8另一端套接有隨動滾輪9,所述隨動滾輪9同時設置于所述凸輪槽3及腰形槽6內。所述導軌機構包括一設置于所述凸輪槽板2下方的X軸線軌10,所述X軸線軌10上滑動設有一線軌座11,所述線軌座11上滑動設有一與X軸線軌10垂直的Z軸線軌12,所述Z軸線軌12與所述滾輪機構連接。所述滾輪軸8穿過所述Z軸線軌12,且通過所述鎖緊螺母7固定于所述Z軸線軌12上。所述夾爪機構包括一夾爪13,所述夾爪13上部經夾爪固定板14與所述Z軸線軌·12固定連接。所述凸輪槽板2上位于所述X軸線軌10兩端還設有緩沖機構,所述緩沖機構包括一緩沖器支架15,所述緩沖器支架15上設有緩沖器16。本技術的擺動搬運裝置在使用時,夾爪夾持住工件后,旋轉氣缸動作,驅動與旋轉氣缸的氣動軸連接的擺臂擺動。由于擺臂的腰形槽內及凸輪槽內同時設置隨動滾輪,隨動滾輪隨著擺臂的動作沿著凸輪槽滾動。由于隨動滾輪通過滾輪軸及鎖緊螺母與Z軸線軌連接,從而可以帶動Z軸線軌相對線軌座向上移動,進而帶動與Z軸線軌連接的夾爪固定板、夾爪及夾爪夾持的工件向上移動,當隨動滾輪移動至凸輪槽的橫向段時,線軌座相對X軸線軌開始進行X軸方向的移動,線軌座上的Z軸線軌也隨之進行X軸方向移動,進而帶動夾爪固定板、夾爪及工件進行X向移動,完成工件沿著X向及Z向的同步運動,整個工作周期較之以往被縮短,并且對裝置的沖擊也較小。擺動搬運裝置復位時,僅僅是旋轉氣缸的氣動軸反向旋轉即可,同樣受沖擊小,周期也短。本技術并不限于前述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技術精髓的啟示下,還可能做出其他變更,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擺動搬運裝置,包括一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一側固定設有凸輪槽板(2),所述凸輪槽板(2)上開設有與搬運軌跡相同的凸輪槽(3),所述底板(1)另一側固定設有一旋轉氣缸(4),所述旋轉氣缸(4)的氣動軸貫穿所述底板(1)及凸輪槽板(2)、并連接在一設于所述凸輪槽板(2)外側的擺臂(5)上,所述擺臂(5)上開設有與所述凸輪槽(3)配合的腰形槽(6),所述擺臂(5)經滾輪機構與導軌機構連接,所述導軌機構上還連接設有夾爪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勝利,倪前磊,呂術三,李小彬,
申請(專利權)人:卓越蘇州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