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大塑針夾具,它包括夾具主體(1),夾具主體(1)上設有漏斗孔(2),位于漏斗孔(2)后側的夾具主體(1)上設有夾緊裝置,夾緊裝置包括夾緊部A(3)和夾緊部B(4),夾緊部A(3)和夾緊部B(4)之間設有拉緊彈簧(6),夾緊部A(3)和夾緊部B(4)的下部設有相互嚙合的齒輪部A(11)和齒輪部B(12),夾緊部A(3)的下端還設置有推柄(1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夾具的開啟、夾緊動作簡單易實現(xiàn),裝夾產品動作簡捷,定位準確,工作效率高,運作流暢;為大塑針組件自動化組裝提供了條件。(*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輸液器加工裝置
,特別是一種用于輸液器的組裝的大塑針夾具。
技術介紹
輸液器的大塑針組件包括漏斗、安裝于漏斗前端部的穿刺器和安裝于漏斗后端部的連接導管兩通,穿刺器上還安裝有進氣塞和穿刺器保護套。輸液器的大塑針組件是重要的用于人體注射的醫(yī)療器械,為了注射衛(wèi)生安全,需要保證輸液器的大塑針組件在生產過程中不受到污染。但目前大塑針組件的組裝是靠人工完成的,手工操作的最大缺點在于在進行組裝的過程中大塑針組件上容易附著上病菌,造成產品衛(wèi)生要求不合格,而且采用人工組裝生產效率極低,耗費大量人工,使得輸液器造價較高。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能夠為大塑針組件自動化組裝提供條件的大塑針夾具。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大塑針夾具,它包括夾具主體,夾具主體上設有漏斗孔,位于漏斗孔后側的夾具主體上設有夾緊裝置,所述的夾緊裝置包括分設在漏斗孔兩側的夾緊部A和夾緊部B,夾緊部A和夾緊部B分別通過設置于各自下方的轉軸活動安裝于夾具主體上,夾緊部A和夾緊部B之間設有拉緊彈簧,夾緊部A和夾緊部B的端部分別設有圓柱形夾緊面A和圓柱形夾緊面B,圓柱形夾緊面A和圓柱形夾緊面B的軸心線重合,夾緊部A和夾緊部B的下部設有相互嚙合的齒輪部A和齒輪部B,夾緊部A的下端還設置有推柄,夾具主體上還設有位于漏斗孔后端的止位片,止位片上設有與漏斗孔同軸設置的止位孔。所述的夾具主體上設有兩個漏斗孔。本技術具有以下優(yōu)點本技術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夾具的開啟、夾緊動作簡單易實現(xiàn),裝夾產品動作簡捷,定位準確,工作效率高,運作流暢;不僅可以作為漏斗的夾具,還可以裝夾著漏斗運輸完成連接導管兩通、穿刺器、進氣塞、穿刺器保護套的依次安裝,為大塑針組件自動化組裝提供了條件。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中,I-夾具主體,2-漏斗孔,3-夾緊部A,4-夾緊部B,5_轉軸,6_拉緊彈簧,7_彈簧座A,8-彈簧座B,9-圓柱形夾緊面A,10-圓柱形夾緊面B,11-齒輪部A,12-齒輪部B,13-推柄,14-止位片,15-止位孔。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描述如圖I、圖2所示,大塑針夾具,它包括夾具主體1,夾具主體I上設有漏斗孔2,位于漏斗孔2后側的夾具主體I上設有夾緊裝置,所述的夾緊裝置包括分設在漏斗孔2兩側的夾緊部A3和夾緊部B4,夾緊部A3和夾緊部B4分別通過設置于各自下方的轉軸5活動安裝于夾具主體I上,夾緊部A3和夾緊部B4之間設有拉緊彈簧6,夾緊部A3和夾緊部B4上分別設置有彈簧座A7和彈簧座B8,拉緊彈簧6 —端安裝于彈簧座A7上,拉緊彈簧6的另一端安裝于彈簧座B8上,夾緊部A3和夾緊部B4的端部分別設有圓柱形夾緊面A9和圓柱形夾緊面B10,圓柱形夾緊面A9和圓柱形夾緊面BlO的軸心線重合,夾緊部A3和夾緊部B4的下部設有相互嚙合的齒輪部All和齒輪部B12,齒輪A和齒輪B繞轉軸5旋轉,夾緊部A3的下端還設置有推柄13。夾具主體I上還設有位于漏斗孔2后端的止位片14,止位片14上設有與漏斗孔2同軸設置的止位孔15。所述的夾具主體I上設有兩個漏斗孔2,每個漏斗孔2的后面均設有一個夾緊裝置和一個止位片14。本技術的工作過程如下裝夾時,先向上頂起推柄13,夾緊部A3繞轉軸5旋轉,同時通過相互嚙合的齒輪部All和齒輪部B12帶動夾緊部B4也繞轉軸5旋轉,從而使得圓柱形夾緊面A9和圓柱形夾緊面BlO相互遠離,夾緊部B4將漏斗從夾具主體I的漏斗孔2穿入穿過夾緊裝置,并最終由止位面上的止位孔15定位,此時放開推柄13,夾緊部A3和夾緊部B4在拉緊彈簧6的作用下反向旋轉,圓柱形夾緊面A9和圓柱形夾緊面BlO實現(xiàn)對漏斗的夾緊。權利要求1.大塑針夾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夾具主體(1),夾具主體(I)上設有漏斗孔(2),位于漏斗孔(2)后側的夾具主體(I)上設有夾緊裝置,所述的夾緊裝置包括分設在漏斗孔(2)兩側的夾緊部A (3)和夾緊部B (4),夾緊部A (3)和夾緊部B (4)分別通過設置于各自下方的轉軸(5)活動安裝于夾具主體(I)上,夾緊部A (3)和夾緊部B (4)之間設有拉緊彈簧(6),夾緊部A (3)和夾緊部B (4)的端部分別設有圓柱形夾緊面A (9)和圓柱形夾緊面B(10),圓柱形夾緊面A (9)和圓柱形夾緊面B (10)的軸心線重合,夾緊部A (3)和夾緊部B (4)的下部設有相互嚙合的齒輪部A (11)和齒輪部B (12),夾緊部A (3)的下端還設置有推柄(13),夾具主體(I)上還設有位于漏斗孔(2)后端的止位片(14),止位片(14)上設有與漏斗孔(2)同軸設置的止位孔(15)。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大塑針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具主體(I)上設有兩個漏斗孔(2)。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大塑針夾具,它包括夾具主體(1),夾具主體(1)上設有漏斗孔(2),位于漏斗孔(2)后側的夾具主體(1)上設有夾緊裝置,夾緊裝置包括夾緊部A(3)和夾緊部B(4),夾緊部A(3)和夾緊部B(4)之間設有拉緊彈簧(6),夾緊部A(3)和夾緊部B(4)的下部設有相互嚙合的齒輪部A(11)和齒輪部B(12),夾緊部A(3)的下端還設置有推柄(13)。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夾具的開啟、夾緊動作簡單易實現(xiàn),裝夾產品動作簡捷,定位準確,工作效率高,運作流暢;為大塑針組件自動化組裝提供了條件。文檔編號B25B11/02GK202702088SQ20122038844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7日專利技術者蘭海, 殷成軍, 楊帆 申請人:江西科倫醫(yī)療器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大塑針夾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夾具主體(1),夾具主體(1)上設有漏斗孔(2),位于漏斗孔(2)后側的夾具主體(1)上設有夾緊裝置,所述的夾緊裝置包括分設在漏斗孔(2)兩側的夾緊部A(3)和夾緊部B(4),夾緊部A(3)和夾緊部B(4)分別通過設置于各自下方的轉軸(5)活動安裝于夾具主體(1)上,夾緊部A(3)和夾緊部B(4)之間設有拉緊彈簧(6),夾緊部A(3)和夾緊部B(4)的端部分別設有圓柱形夾緊面A(9)和圓柱形夾緊面B(10),圓柱形夾緊面A(9)和圓柱形夾緊面B(10)的軸心線重合,夾緊部A(3)和夾緊部B(4)的下部設有相互嚙合的齒輪部A(11)和齒輪部B(12),夾緊部A(3)的下端還設置有推柄(13),夾具主體(1)上還設有位于漏斗孔(2)后端的止位片(14),止位片(14)上設有與漏斗孔(2)同軸設置的止位孔(1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蘭海,殷成軍,楊帆,
申請(專利權)人:江西科倫醫(yī)療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