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球形食品的頂接及輸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主傳動軸,連結一軸套,軸套隨著主傳動軸同步旋轉; 一滑套,滑接于軸套外表面,軸套的旋轉,趨動滑套在軸套的表面上、下死點的往復移位; 杠桿,以橫向的固定軸為轉軸,其內端活接于滑套上,外端活接于頂板的下方,該頂板位于輸送器其上輸送帶面的下方,滑套向上直向移位,杠桿以固定軸為轉軸做一有限角度的旋動,使內端及外端分別做上、下死點的移位。(*該技術在201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球形食品的頂接及輸出裝置,特指是一傳動軸于驅動刀具組截斷圓柱體食材為球形食品的同時,可驅動輸送帶上升,以頂接球形食品并下降復位,以輸出球形食品的裝置。
技術介紹
習知的球形食品的頂接裝置,如臺灣專利公告號第385632號“球形食品其尾部之頂接裝置”專利案及臺灣公告號第435084號“球形食品尾部頂接之改良裝置”專利案,均利用了凸輪及復雜的傳動機構,用以達成頂接球形食品的目的。由于傳動另件過多,增加制造及組裝的成本,而且切斷裝置其中央開口的開啟及閉合時,頂板要以正確的時間點位于切斷裝置的可靠性難以控制。臺灣公告號第488927號日本雷恩公司所申請的包餡機“專利案,利用了二個馬達(M1、M2),一個馬達(M1)控制切斷裝置其中央開口的閉合或開啟,另一個馬達(M2)用以控制頂板之上、下死點的位移。由于二個馬達互為獨立,要控制頂板正確位切斷裝置下方的時間點的可靠性不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球形食品的頂接及輸出裝置,利用單一傳動軸的旋轉可達致輸送帶面被頂板上頂到上死點時,而位于切斷裝置的下方時,刀具組的刃部恰為聚合,將通過中央開口的圓柱體食材截斷為球形食品,使球形食品尾部被輸送帶面適時承接,并復位為水平狀,供輸出,俾以增進輸送帶面頂接球形食品的可靠性。本技術的再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球形食品的頂接及輸出裝置,利用一支主傳動軸的旋轉,可控制切斷裝置其復數刀具將中央開口閉合(或開啟)以及同時控制輸送帶面適時的升、降,以達傳動另件簡化,間接傳動動作精減,減少傳動行程的誤差。本技術的上述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球形食品的頂接及輸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主傳動軸,連結一軸套,軸套隨著主傳動軸同步旋轉;一滑套,滑接于軸套外表面,軸套的旋轉,趨動滑套在軸套的表面上、下死點的往復移位;杠桿,以橫向的固定軸為轉軸,其內端活接于滑套上,外端活接于頂板的下方,該頂板位于輸送器其上輸送帶面的下方,滑套向上直向移位,杠桿以固定軸為轉軸做一有限角度的旋動,使內端及外端分別做上、下死點的移位;輸送器暫停時,外端位于上死點時,將頂板及上輸送帶面的局部區域撐高以銜接已成型的球形食品的尾部;滑套直向的由下死點上升至上死點,外端帶動頂板及上輸送帶面同步下降并復位,輸送器激活,上輸送帶面沿特定方向將球形食品輸出。以下結合附圖以具體實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裝置于機體上的正面圖;圖2為本技術頂接球形食品的動作斷面圖;圖3為本技術輸送球形食品的動作斷面圖;圖4為本技術主傳動軸與切斷裝置的立體分解圖;附圖標記說明機體10;上穿孔12;下穿孔13;固定軸14;主傳動軸15;軸套151;弧形溝槽152;滑套16;小滑輪161;外連接部162;杠桿17;內端171;外端172;軸部173、175;切斷裝置20;內轉盤22;長條孔221;中央通路222;固定座23;刀具24;刃部241;前凸梢242;后凸梢244;固定座25;中央穿孔251;軸孔252;左連接件27;右連接件28;中央開口30;噴嘴40;連桿57;小滑輪571;動力輸出端572;支點端573;轉盤58;弧形溝槽581;輸送器60;上輸送帶面62;頂板64;下連接部641;圓柱體食材88;球形食品90;尾部92。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所示,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球形食品的頂接及輸出裝置,其主要特征包含 一主傳動軸15,連結一軸套151,軸套151隨著主傳動軸15同步旋轉;一滑套16,滑接于軸套151外表面,隨著軸套151旋轉,可趨動滑套16在軸套151的表面上、下死點的往復移位;杠桿17以橫向的固定軸14為轉軸,其內端171活接于滑套16上,外端172活接于頂板64的下方,該頂板64位于輸送器60其上輸送帶面62的下方,滑套16向上直向移位,杠桿17以固定軸14為轉軸做一有限角度的旋動,使內端171及外端172分別做上、下死點的移位;輸送器60暫停時,外端172位于上死點時,將頂板64及上輸送帶面62的局部區域撐高以銜接已成型的球形食品90的尾部92;滑套16直向由下死點上升至上死點,外端172帶動頂板64及上輸送帶面62同步下降并復位,輸送器60激活,上輸送帶面62沿特定方向將球形食品90輸出。如圖2、圖3所示,其中軸套151的表面上,挖設有弧形溝槽152;滑套16的內滑動壁面設有一小滑輪161,該小滑輪161配合入弧形溝槽152中,借著主傳動軸15的旋轉,使小滑輪161在弧形溝槽152中做相對滑動,滑套16在軸套151表面上、下滑動。其中輸送器60上方,架設有一切斷裝置20,該切斷裝置20的中央具有復數刀具24圍繞而成的中央開口30;圓柱體食材88垂直通過中央通路222;復數刀具24受主傳動軸15之動力驅動,其復數刃部241聚合,將中央開口30封閉以截斷圓柱體食材88為球形食品90,上輸送帶面62上升,用以銜接球形食品90的尾部92,上輸送帶面62呈暫停狀,并下降復位,輸送器60激活,上輸送帶面62將球形食品90輸出。如圖4所示,其中主傳動軸15的上端連接一水平向的轉盤58,其表面設有弧形溝槽581,水平架設的連桿57具有一動力輸出端572及支點端573,后連接端固接一小滑輪571用以滑接入弧形溝槽581中,借著小滑輪571與弧形溝槽581的相對滑動移位,驅動連桿57以支點端573為一支點做一搖擺運動,以將切斷裝置20的中央開口30開啟或關閉。如圖2、圖3所示,其中主傳動軸15設置于機體10的內部,切斷裝置20、輸送器60及頂板64設于機體10的外部,機體10的壁面設有上、下穿孔12、13,上穿孔12供連桿57的延伸出,下穿孔13供杠桿17延伸出。其中杠桿17的內端171系藉軸部173活接于滑套16的外連接部162,而外端172系藉另一軸部175活接于頂板64下方的下連接部641上。其中小滑輪571在轉盤58的弧形溝槽581中相對移位滑動,以驅動連桿57以支點端573為支點做搖擺運動,另一動力輸出端572驅動內轉盤22順、逆向往復旋動,以驅動刀具24以后凸梢244為支點,做水平向的搖擺運動,刃部241將中央開口30關閉或開啟。下面說明本技術的實施情況(1)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輸送器60及頂板64均設于機體10的壁面外部,如圖3所示,圓柱體食材88可由一噴嘴40向下輸出,此時切斷裝置20的中央開口30系呈開啟狀態,以供圓柱體食材88垂直向的通過,此時頂板64位于下死點,上輸送帶面62呈水平狀態,此時頂板64與上輸送帶面62可設定為不接觸,輸送器60呈激活狀態,上輸送帶面62沿一特定方向前進。如圖2所示,當復數刀具24的刃部241做聚合,而將中央開口30關閉時,刃部241得以將圓柱體食材88截斷并成型為球形食品90(或趨于球形的食品);此時一重大功效達成,即小滑輪161位于弧形溝槽152的谷底(下位狀態),滑套16以軸套151為軸心,向下滑動到下死點,外連接部162透過軸部173驅動杠桿17,使杠桿17以固定軸14為轉軸做上、下方向的搖擺運動,以將頂板64向上頂出,頂板64將上輸送帶面62向上頂出,此時輸送器60為暫停狀態,上輸送帶面62不做直線運動,因此上輸送帶面62可接近于切斷裝置20的下方,藉此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球形食品的頂接及輸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主傳動軸,連結一軸套,軸套隨著主傳動軸同步旋轉;一滑套,滑接于軸套外表面,軸套的旋轉,趨動滑套在軸套的表面上、下死點的往復移位;杠桿,以橫向的固定軸為轉軸,其內端活接于滑套上,外端活接于頂板的下方,該頂板位于輸送器其上輸送帶面的下方,滑套向上直向移位,杠桿以固定軸為轉軸做一有限角度的旋動,使內端及外端分別做上、下死點的移位。2.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食品的頂接及輸出裝置,其中軸套的表面上,挖設有弧形溝槽;滑套的內滑動壁面設有一小滑輪,該小滑輪配合入弧形溝槽中,借著主傳動軸的旋轉,使小滑輪在弧形溝槽中做相對滑動,滑套在軸套表面上、下滑動。3.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食品的頂接及輸出裝置,其中輸送器上方,架設有一切斷裝置,該切斷裝置的中央具有復數刀具圍繞而成的中央開口;圓柱體食材垂直通過中央通路。4.依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球形食品的頂接及輸出裝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歐陽禹,
申請(專利權)人:歐陽禹,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