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農業種植的可調式遮光裝置,該可調式遮光裝置包括:至少一呈直立狀的支架;至少一轉向器,設于所述支架的頂端;至少一遮光板,所述遮光板與所述轉向器連接以使所述遮光板相對于所述支架呈可轉擺設置。如上述的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可調式遮光裝置,可用于調節作物的受光照強度及其時間,以及作物的生長環境溫度。通過調整擺設角度的遮光板,使露天或溫室或網室種植的作物于適合的光照強度接受足夠時間的光照,又可以避免光抑制現象;另外,可調式遮光裝置也能降低弱受光種植區的地表溫度,使作物周圍環境形成局部溫差氣流效應,從而提供給作物較好的生長環境。(*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遮光裝置,尤其指一種用于農業種植的可調式遮光裝置。
技術介紹
自古以來農業便是一種看天吃飯的行業,農民想要豐收便得有適當的氣候條件,例如充足的陽光、適量的雨水。地球上幾乎所有植物或作物都是通過吸收太陽光來生長發育,植物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碳水化合物,這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作物的生長固然需要適合的光照,但太強或過度的光照反而會抑制作物的生長,而發生所謂的光抑制現象,例如于中午前后,光照強度為一天中最高,若是采露天種植,作物可能產生嚴重的光抑制而降低其質量及產量。 由于露天種植有以上的缺失,因此,一些精致農耕者便興建遮光設施,以便能在適當的時間阻絕過度的光照,如業界普遍實行的遮陽網便是。遮陽網系一種平面的遮陽設施,能于固定或所希望的時間將遮陽網朝單向伸展,使阻隔部分日照對作物的照射,以避免作物發生光抑制現象。遮陽網的應用較適于單項作物的栽培管理,因為單項作物的受旋光性、所需光照的強度及時間均相同,所以遮陽網的一次操作,便可作用于所有作物;然則,當為多樣性作物的栽培環境時,各種作物的受光性、所需光照的強度及時間均不相同,遮陽網單一方向開展的特性,便無法滿足各種作物的光照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露天種植的過度光照不利于植物的生長,現有技術中又不存在相應的有效措施。因此,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農業種植的可調式遮光裝置。通過遮光操作除可以提供不同植物或作物充足的光照外,也能降低弱受光種植區的地表溫度,使其與周圍環境形成局部溫差氣流效應,而提供作物較好的生長環境。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用于農業種植的可調式遮光裝置,包括至少一呈直立狀的支架;至少一第一轉向器,設于所述支架的頂端;至少一遮光板,所述遮光板與所述第一轉向器連接以使所述遮光板相對于所述支架呈可轉擺設置。作為優選,所述遮光板為半透明板、部分透明板或不透明板的其中一種。作為優選,所述遮光板為一種可吸收光能的太陽能板。作為優選,還包括至少兩個輔助桿件設于所述遮光板的底面的相對的兩側側設,以及一支撐件與橫向設置的兩個輔助桿件成交叉連接,并通過所述支撐件與轉向器連接,而使所述遮光板相對于所述支架呈可轉擺設置。作為優選,所述支架包括一將所述支架分為上段和下段的橫斷處,所述可調式遮光裝置還包括一第二轉向器設于所述支架的橫斷處,并連接起所述支架的上段和下段。本技術還提供了另一種實施方式,在本實施方式中,本技術的一種用于農業種植的可調式遮光裝置,包括兩個呈直立狀的支架,其中兩個所述支架互成平行或非平行設置,每一所述支架的頂端設有第一轉向器,以及,一遮光板與每一所述支架頂端的所述第一轉向器連接,以使所述遮光板相對于兩個所述支架呈可轉擺設置。本技術還提供了再一種實施方式,在本實施方式中,本技術的一種用于農業種植的可調遮光裝置,包括四個呈直立狀的支架,分別設于一矩形區域的四個角落;兩個頂桿,每一個所述頂桿分別架設于其中兩個所述支架間的頂端;多個第一轉向器,多個所述第一轉向器于每一個所述頂桿上呈間隔布置;多個轉軸,每一個所述轉軸分別架設于兩個所述頂桿之間,且所述轉軸的末端與其中一個所述第一轉向器結合;多個遮光板,多個所述遮光板設于每一個所述轉軸的頂部,使每一個所述遮光板通過所述轉軸而相對于所述支架呈可轉擺設置。作為優選,其中所述遮光板可各自調整或多片一起調整其轉擺角度。本技術的用于農業種植的可調式遮光裝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調整擺設角度的遮光板,除可于適合的時間,使作物接受足夠強度的光照外;又因遮陽的原因,能降低弱受光種植區的地表溫度,使其與受光種植區域形成局部溫差氣流,而提供植物較好的生 長環境。因此,本技術可以應用于露天或溫室或網室的種植使作物接受充足光照,但卻能避免植物的光抑制現象;本技術也可提供現有遮陽網所無法達到的多方向、多角度的遮陽功能。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用于農業種植的可調式遮光裝置的實施例一的側視圖。圖2為本技術用于農業種植的可調式遮光裝置的實施例二的立體圖。圖3為本技術用于農業種植的可調式遮光裝置的實施例三的立體圖。圖4為本技術用于農業種植的可調式遮光裝置的實施例四的立體圖。主要附圖標記說明10 支架20第一轉向器20a第二轉向器21 轉軸30遮光板41支撐件42輔助桿件50種植區51 作物60 支架61 頂桿S 陽光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列舉實施例并結合附圖說明本技術的結構。實施例一如圖I所示,本技術的用于農業種植的可調式遮光裝置包括一支架10 ;—第一轉向器20,所述第一轉向器20設于支架10的頂端;一遮光板30,設于第一轉向器20頂端。如上述的支架10于使用狀態呈直立狀,而其頂端的第一轉向器20是一種只能讓遮光板30以支架10為中心,行使特定方向及轉角的轉擺動,例如遮光板30只能從支架10的左側轉擺至右側,而無法于支架10頂面進行圓周轉動。實施例二遮光板30與第一轉向器20除可以是如實施例一所示的直接連接外;也可以是如圖2所示,在遮光板30底面設一橫向設置的支撐件41,再以支撐件41間接與第一轉向器20連接;而在實施例二中,因遮光板30的面積過大,為達穩定支撐,故在遮光板30的底面再設置至少兩個輔助桿件42,并使其與設于遮光板30底面的橫向設置的支撐件41成交叉連接,如此,遮光板30便得通過第一轉向器20而相對于支架10呈可轉擺的設置。實施例二中除與支撐件41連接的第一轉向器20外,又于第一轉向器20下方垂直于支架10 —橫斷處設一第二轉向器20a,第二轉向器20a并連接起支架10橫斷處的上下段。第一轉向器20、第二轉向器20a分別提供不同的轉向效果,例如第一轉向器20可令遮光板30進行俯仰·的轉擺;而第二轉向器20a可使遮光板30于支架10頂面進行圓周轉動。如實施例二的第二轉向器20a亦可應用于實施例一的支架10上。如上述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的用于農業種植的可調式遮光裝置,其中所述的遮光板30雖為遮蔽或阻擋光線通過用途,但其除了選用不透明板外,也可以選用半透明板或部分透明板,以作為某一些應用狀態需要部份或微弱光照通過遮光板30時。另外,遮光板30除其遮光功能外,若選用可吸收光能的太陽能板,則在遮光功能同時還可以將所遮蔽阻擋的太陽光變換為電能,而進一步驅動轉向器20轉動而調整變換遮光板30相對于支架10的設置角度或位置。當然,上述的太陽能遮光板可以具有追日功能,以便能使該種遮光板自動循著太陽的軌跡,調整遮光板30的轉擺位置。因此,如上述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的用于農業種植的可調式遮光裝置,其中遮光板得以手動或電動進行轉擺設定。如圖I所示。如上述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的用于農業種植的可調式遮光裝置,在應用上,支架10立設于一種植區50,如一露天種植區、溫室或網室種植區。而遮光板30可針對太陽的位置,以手動或電動調整其相對于支架10的一傾角(或垂直角),使特定的作物51得以獲取所需時間的充足光照強度;反之,當某些作物尚未到達或不需要光照時,也可憑借遮光板30阻擋陽光S,使其不致產生光抑制現象。另外,當于正午太陽位于天空中央時,遮光板30可調整成與支架10互成垂直,使直射而下的太陽光可以完全被阻擋,而種植區50上的全部作物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農業種植的可調式遮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呈直立狀的支架;至少一第一轉向器,設于所述支架的頂端;至少一遮光板,所述遮光板與所述第一轉向器連接以使所述遮光板相對于所述支架呈可轉擺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農業種植的可調式遮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呈直立狀的支架; 至少一第一轉向器,設于所述支架的頂端; 至少一遮光板,所述遮光板與所述第一轉向器連接以使所述遮光板相對于所述支架呈可轉擺設置。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農業種植的可調式遮光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遮光板為半透明板、部分透明板或不透明板的其中一種。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農業種植的可調式遮光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遮光板為一種可吸收光能的太陽能板。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農業種植的可調式遮光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兩個輔助桿件設于所述遮光板的底面的相對的兩側,以及一支撐件與橫向設置的兩個輔助桿件成交叉連接,并通過所述支撐件與所述轉向器連接,而使所述遮光板相對于所述支架呈可轉擺設置。5.如權利要求I或4所述的用于農業種植的可調式遮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一將所述支架分為上段和下段的橫斷處,所述可調式遮光裝置還包括一第二轉向器設于所述支架的橫斷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凡,
申請(專利權)人:臺灣矽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張凡,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