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姜芽栽培方法,尤其涉及的是。
技術介紹
姜芽冬季生產中,由于溫度低,一般采用火炕加溫催芽,但產量較低,不適合規模化生產,因此,現有技術存在缺陷,需要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利用溫水循環加熱 的姜芽促成栽培方法。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姜塊分支掰分姜塊成200g左右大小的種塊,每個姜塊帶飽滿芽3-5個;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加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消毒20-30min,撈出晾曬I天后備用播種;姜種按照30kg/ m2準備;栽培時間一般是9月中下旬-10月底開始播種;一邊埋溫水管一邊下種,姜塊排放于鋪有2cm厚土的溫水水管上方,芽眼朝上,鋪好姜塊后,用噴霧器噴施一次消毒藥劑,用量是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v/v)液加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v/v)液;上蓋15-18cm厚的旋耕碎土,澆拌有腐熟農家肥的清糞水,澆透,然后覆地膜,架設中棚,中棚上再覆一層薄膜,薄膜外再覆蓋一層遮光率90%的遮陽網,中棚內土壤溫度通過溫水管內熱水控制,土壤深15-18cm處溫度需均勻保持在26°C,鍋爐內溫水溫度保持在55-60°C ;中棚內空氣濕度控制在85-90%,姜芽生長50-60天,芽苗長到40cm時,嫩姜芽橫徑約I. 5cm,莖長約8cm時,即可采收。所述的栽培方法,將溫水管按照S形預埋于土壤35cm深,管間距25-30cm,水管排列方式采用3管并排,單廂循環,種植廂寬75-90cm,每2廂預留40cm寬過道;進出溫水用回形循環多球閥裝置控制,該裝置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用溫水循環加熱的姜芽促成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姜塊分支掰分姜塊成200g左右大小的種塊,每個姜塊帶飽滿芽3?5個;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加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消毒20?30min,撈出晾曬1天后備用播種;姜種按照30kg/㎡準備;栽培時間一般是9月中下旬?10月底開始播種;一邊埋溫水管一邊下種,姜塊排放于鋪有2cm厚土的溫水水管上方,芽眼朝上,鋪好姜塊后,用噴霧器噴施一次消毒藥劑,用量是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v/v)液加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v/v)液;上蓋15?18cm厚的旋耕碎土,澆拌有腐熟農家肥的清糞水,澆透,然后覆地膜,架設中棚,中棚上再覆一層薄膜,薄膜外再覆蓋一層遮光率90%的遮陽網,中棚內土壤溫度通過溫水管內熱水控制,土壤深15?18cm處溫度需均勻保持在26℃,鍋爐內溫水溫度保持在55?60℃;中棚內空氣濕度控制在85?90%,姜芽生長50?60天,芽苗長到40cm時,嫩姜芽橫徑約1.5cm,莖長約8cm時,即可采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利用溫水循環加熱的姜芽促成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姜塊分支掰分姜塊成200g左右大小的種塊,每個姜塊帶飽滿芽3-5個;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加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消毒20-30min,撈出晾曬I天后備用播種;姜種按照30kg/ m2準備;栽培時間一般是9月中下旬-10月底開始播種; 一邊埋溫水管一邊下種,姜塊排放于鋪有2cm厚土的溫水水管上方,芽眼朝上,鋪好姜塊后,用噴霧器噴施一次消毒藥劑,用量是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v/v)液加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v/v)液;上蓋15-18cm厚的旋耕碎土,澆拌有腐熟農家肥的清糞水,澆透,然后覆地膜,架設中棚,中棚上再覆一層薄膜,薄膜外再覆蓋一層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志,常偉,苗明軍,李躍建,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