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輸送帶輸送機構及其應用裝置,包括輸送帶、導軌和轉筒等,在輸送帶上有串軸,在轉筒上設有滑道,當輸送帶處于轉筒的外圍時,串軸的一端可以和滑道形成配合,該配合可使串軸的一端在滑道上移動,并可以可靠地使串軸隨轉筒轉動,從而帶動輸送帶在由導軌組成的通道上運動。是除依靠摩擦力傳遞動力或外界拖動以外的另一種輸送帶和輸送機構,可應用于物品在輸送帶上的輸送,實現物品的直線、圓弧轉彎或螺旋輸送。如果配有庫體且在庫體里有選擇地設置速凍、冷卻、通風、風道、解凍、加熱、烘烤、干燥、蒸煮、熏制、噴淋、清潔、檢驗、檢測、消毒或殺菌等的設備,就可以對物品作相應的加工或處理,實現流水線的作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輸送帶輸送機構及其應用裝置,輸送帶和輸送機構適用于直線、圓弧或螺旋狀輸送物品,其應用裝置還可以對所輸送的物品進行加工,特別是適用于對物品連續輸送和加工或處理的場合,屬于輸送機械裝備
技術介紹
輸送帶以直線、圓弧或螺旋形狀對物品進行輸送是一種輸送的形式。當在螺旋輸送時由于輸送帶可以像盤狀一樣層層疊加,相對于單純的直線輸送而言其具有占地面積小的優點,如果應用在一些裝置中則可以使裝置的體積縮小,場地的利用率高,例如螺旋速凍機、螺旋烘干機等。公知的技術中輸送帶以直線和螺旋狀輸送物品所采用的機構及原理通常是包括有一個繞軸轉動的轉筒,輸送帶的一側盤繞且緊迫在轉筒的壁面上,轉筒通過摩擦力把動力傳遞給輸送帶,轉筒外設有靜止的以螺旋形狀環繞轉筒的導軌,輸送帶放在導·軌上,依靠一側(即內側)的摩擦力可驅動輸送帶在導軌上作螺旋(盤升或盤降)運動。此外還有把輸送帶放在靜止的螺旋狀軌道上拖動的方法。前一種公知技術的輸送帶和輸送機構如圖2所示,由輸送帶I、導軌2、轉筒3、脹緊裝置4、機架5、驅動機構6和轉筒軸7等組成,以螺旋速凍機為例,其輸送帶I 一般采用網狀的帶面13,如圖3所示,網帶中橫串間隔排列的串軸11,每根串軸的二端分別與網帶二側的輸送鏈條一 10和輸送鏈條二 12 (也稱馬蹄)焊接,并在輸送鏈條的外側形成壓頭和焊點,焊點使壓頭和串軸一起焊接在鏈板上形成一個直徑略大于串軸直徑的半球頭20且輸送帶二側形狀一樣,該半球頭沿輸送帶面的方向上帶有焊點的形狀,半球頭和焊點的表面弧形至鏈板形成光滑的弧形表面45。為了避免輸送帶在使用時其邊緣與轉筒產生摩擦刮傷,采用自動化高周波成型,并對所有的焊接壓頭表面進行打磨,以保持邊緣平整光滑,在轉筒的外表面上往往還覆蓋尼龍以改善與輸送帶邊緣之間的接觸和摩擦,所以制作難度高,結構比較復雜。由于輸送帶上載有貨物,要使螺旋運動正常運轉,需要有足夠的摩擦力產生和驅動,也即需要有足夠的摩擦面積和正壓力,所以實際應用中轉筒的表面積需要足夠大,以及需要在輸送帶系統中設有要求較高的脹緊裝置4,對輸送帶進行脹緊且經常要加以關注和調整其脹緊度,以控制正壓力在合理的范圍內,故操作管理的要求也較高。另一方面,利用摩擦驅動的方式是先由轉筒把運動傳遞給輸送帶的內側,再由輸送帶內側傳遞運動到輸送帶及其外側,由于傳遞順序有先后、輸送帶上負載的影響以及輸送帶與導軌之間的摩擦等諸多因數的存在,在實際使用中會容易產生輸送帶內外側運動的不同步,外側的轉動不如內側穩定,使運動不平穩、可靠性低,輸送帶的內側被壓迫在轉筒壁上缺乏向上的自由度,導致在運行中輸送帶的外側有可能會被掀起使輸送帶有平的變成傾斜的或盆狀的樣子,有時還會造成輸送帶帶面的翻轉,產生嚴重的后果。所以在實際的應用裝置中,一般是轉筒的半徑(R)較大而輸送帶寬(W)較窄。如仍以螺旋速凍機為例,轉筒半徑的增大即是增大了速凍機的占地面積,材料消耗多,同時風容易走短路,冷風的利用不高,增加能耗,影響了速凍機的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除了依靠摩擦力驅動或用拖動的方法以外的另一種輸送帶輸送機構及其應用裝置,可以對物品進行直線、圓弧或螺旋形狀的輸送,輸送帶保持同步使運動更加可靠和平穩,簡化結構和使輸送帶的曲率半徑較小,并且實現更好的應用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的方案 一種輸送帶輸送機構及其應用裝置,包括輸送帶、導軌和轉筒等,在輸送帶上有串軸,在轉筒上設有滑道,當輸送帶處于轉筒的外圍時,串軸的一端可以和滑道形成配合,該配合可使串軸的一端在滑道上移動并可以可靠地使串軸隨滑道轉動,從而帶動輸送帶在由導軌組成的通道上運動,確保輸送運動可靠和平穩。所述串軸的一端和滑道形成的配合是縫隙或凹槽和凸緣相配合,凸緣伸入在縫隙或凹槽之中,即是指串軸的一端設有凹槽,滑道是凸緣,或者是指串軸的一端是凸緣,滑道是縫隙或凹槽,內部有底的是凹槽,無底的是縫隙,輸送帶二側的形狀不一樣。 所述串軸的一端上可套有軸套或設有凸肩或套有軸套和設有凸肩,以便增加強度、定位或減少摩擦和磨損。在所述串軸的一端和滑道形成的配合中,當運動時串軸的一端和滑道至少有二個接觸點,該接觸點可把串軸的一端或滑道夾在其中并迫使串軸隨滑道同步轉動。所述的輸送帶是可以彎曲的,輸送帶是由帶面和串軸等組成的單元連貫而成,帶面是指輸送帶的相鄰串軸之間的區域,該區域中或可以設有金屬、布、橡膠或尼龍、塑鋼等塑料,彎曲方式可以是相連的三個單元在輸送鏈條一側被拉開而在輸送鏈條二側其二邊的單元向中間的單元擠攏或嵌套,使之相互靠攏,其中二邊的單元是互為相反布置,即串軸和帶面的相對位置是不一致的。所述的凹槽或縫隙的進口處設有可使串軸的一端順利進入的過渡區,此過渡區的一邊或二邊可以是傾斜或弧形狀的,可以沿軸向或徑向布置。還包括庫體,在庫體內還可以有選擇地設置速凍或冷卻或通風或風道或解凍或加熱或烘烤或干燥或蒸煮或熏制或噴淋或清潔或檢驗或檢測或消毒或殺菌等的設備。所述的庫體是可以隔熱保溫的,并帶有觀察或檢修的門。所述的導軌是設在輸送帶的一側或分別是設在輸送帶的二側,導軌的橫截面呈“L”形,其中豎的一邊擋在輸送帶的側面,另一邊托在輸送帶的下面。所述的輸送帶是由帶面、串軸、輸送鏈條一和輸送鏈條二等組成,輸送鏈條二或輸送鏈條一和輸送鏈條二是由鏈條部件組成,相鄰的鏈條部件可以相互嵌套。本專利技術采用上述方案后,轉筒和輸送帶之間不是依靠摩擦力來傳遞動力,而是通過滑道和串軸端部的配合來傳遞動力。二個接觸點把串軸(或者是滑道)夾在其中迫使串軸直接隨滑道同步轉動,克服了現有技術中輸送帶內外側運動的同步性不確定的問題。轉筒可以有效地帶動串軸作同步轉動使得串軸及輸送帶的內外側運行平穩,避免輸送帶的翹起或翻轉。因為輸送帶不需要壓緊轉筒,所以機構中的脹緊措施也得到簡化,僅僅是在輸送帶松弛后自動作些調整就可,其操作管理的難度也隨之降低。同時由于輸送帶結構的不同,就可以把轉筒的直徑及輸送帶的曲率半徑縮小,節約了空間,節省了材料。本專利技術的如串軸上的軸套、凸肩、滑道上的過渡區或者是導軌等的設計是進一步提高輸送帶和輸送機構效果的措施。本輸送帶和輸送機構可以和庫體或隔熱保溫的庫體配合使用,還可以在庫體中有選擇地設置有速凍、冷卻、通風、解凍、干燥、加熱、烘烤、蒸煮、熏制、噴淋、清潔、檢驗、檢測、消毒或殺菌等設備或再輔之以合理的風道等的輔助結構,可以實現相應很好的應用裝置。如以應用于速凍機中為例,加設保溫庫體和縮小體積可以減少冷量損失,轉筒的直徑變小后,不僅可以節約場地和節省材料,而且運行會更加平穩可靠。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輸送帶、導軌、滑道和轉筒的結構示意 圖2是一種輸送帶輸送機構的示意 圖3是現有的一種輸送帶處于直線段時的平面圖; 圖4是現有的一種輸送帶處于圓弧或螺旋段時的平面 圖5是圖4的簡 圖6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輸送帶處于直線段時的平面 圖7是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種輸送帶處于圓弧或螺旋段時的平面 圖8是圖7的簡 圖9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轉筒的主視 圖10是一種螺旋速凍機的結構示意 圖11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輸送帶、導軌、滑道和轉筒的平面 圖12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串軸和滑道相配合的示意 圖13是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輸送帶輸送機構及其應用裝置,包括輸送帶(1)、導軌(2)和轉筒(3),在輸送帶(1)上有串軸(11),其特征在于:在轉筒(3)上設有滑道(8),當輸送帶(1)處于轉筒(3)的外圍時,串軸(11)的一端(18)可以和滑道(8)形成配合,該配合可使串軸(11)的一端(18)在滑道(8)上移動并可以可靠地使串軸(11)隨滑道(8)轉動,從而帶動輸送帶(1)在由導軌(2)組成的通道上運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拯,婁金培,
申請(專利權)人:金拯,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