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道路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裂縫無痕冷焊接施工工藝,它是以高分子材料或者非拌和高分子混凝土作為焊接料,包括探測、制備和選取焊接料、清掃、標定作業范圍、噴灑冷焊液、耙松、拌和、碾壓、打孔、焊接以及檢測一系列的工序完成;本發明專利技術利用了高分子材料能與瀝青面層有效結合形成整體,解決了因裂縫產生的結構性破壞問題,焊接好的裂縫結構穩定,壽命長,不需要反復處理,節約了人力和財力,降低了后期的維護成本,進而從根本上治愈了裂縫,施工過程中不用加熱,降低了能耗,避免了加熱產生有害氣體,防止污染環境,施工后瀝青層不會留下痕跡,不會影響道路美觀和平整度,提高了行車舒適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道路工程
,特別涉及一種半剛性基層浙青路面裂縫無痕冷焊接施工工藝。
技術介紹
我國的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基層大多為半剛性基層,由于半剛性基層 的特殊性,半剛性基層浙青路面的裂縫無法避免。由于長時間使用以及自然環境的破壞,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病害。常規的裂縫處理技術存在下列問題 (O目前對路面裂縫的處治大多是采用灌縫膠或抗裂貼等裂縫處理材料,但是這種傳·了因裂縫產生的結構性破壞問題,另外,采用灌縫膠或抗裂貼等裂縫處理技術及高聚物處理裂縫技術,施工后浙青表面均留有痕跡,不僅影響美觀,而且也影響平整度,不利于行車的舒適性。(2)傳統的裂縫處治材料灌縫膠與浙青路面的浙青混凝土和半剛性基層的水泥穩定碎石材料性質差別較大,不能有效結合形成整體,這樣裂縫處理材料與路面浙青面層和基層熱脹冷縮不一致,處理好的裂縫極易再次開裂,處理后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這樣一條縫要反復處理,要耗費極大的人力、材力。(3)常規的灌縫施工不對裂縫病害進行無損檢測,對裂縫的深度及所處的層位不明確,施工效果差。灌縫施工結束后只對灌縫的表面進行檢測,不檢測灌縫料灌入的深度和密實度,施工質量檢測不全面。(4)常規的灌縫施工往往需要進行加熱操作,不僅能耗大,而且現有的修復料或者修復劑在受熱的情況下會發出有害氣體,對環境的危害較為嚴重,而且對施工人員的身體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能從根本上治愈裂縫,修復過程能耗小、對環境的污染小,修復后不影響美觀、平整度好、無痕跡,能與原有路面保持一致,行車舒適性好的半剛性基層浙青路面裂縫無痕冷焊接施工工藝。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半剛性基層浙青路面裂縫無痕冷焊接施工工藝,該施工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I、探測利用探地雷達檢測半剛性基層和浙青面層裂縫的位置、深度和寬度,并記錄; 步驟2、制備和選取焊接料所述的焊接料為高分子材料或者非拌和高分子混凝土,其中非拌和高分子混凝土是由各組分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制成骨料80 85%、高分子材料10 15%,添加劑3 5%,根據步驟I探測得到的裂縫的寬度確定所用的焊接料裂縫寬度大于5 mm的采用料徑為O. 5-3mm的骨料制備的非拌和高分子混凝土、裂縫寬度小于5 mm的采用高分子材料或者料徑為0-0. 5mm的骨料制備的非拌和高分子混凝土 ; 步驟3、清掃首先用掃帚將裂縫清掃干凈,然后用森林滅火器再次將裂縫吹干凈;步驟4、標定作業范圍根據步驟I探測得到的裂縫數據,沿裂縫兩側45-50cm處標定加熱范圍; 步驟5、噴灑冷焊液在步驟4標定的作業范圍內噴灑路面裂縫冷焊液,路面裂縫冷焊液的噴灑量為I. 5-2. 5kg/m2 ; 步驟6、耙松首先保持步驟5噴灑冷焊液后的作業范圍15-25分鐘,然后使用路面裂縫焊接設備對步驟5噴灑路面裂縫冷焊液的區域進行耙松; 步驟7、拌和使用路面裂縫焊接設備對步驟6耙松區域進行就地拌和; 步驟8、碾壓使用壓路機將步驟7拌和后的區域碾壓3-5遍; 步驟9、打孔用沖擊鉆在步驟8碾壓后的原裂縫位置打孔,孔深至裂縫底部,控制孔間距為lm、孔徑為2cm ; 步驟10、焊接將步驟2制備和選取焊接料中得到的焊接料送入路面裂縫焊接設備,使路面裂縫焊接設備的噴嘴插入步驟9打孔得到的孔內,將焊接料通過孔均勻壓入裂縫內,在焊接的過程中控制輸出壓力為6Mpa、焊接料輸出量為8kg/min ; 步驟11、檢測采用雷達無損檢測與取芯檢測相結合的方式對步驟10焊接后的裂縫檢測。所述的步驟2制備和選取焊接料中的高分子材料為單組份聚氨酯或者雙組份聚氨酯或者液態樹脂或者乙烯類單體或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甘油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所述的添加劑為丙烯酸丁酯、苯二甲胺、乙二胺、聚丙烯酸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所述的步驟5噴灑冷焊液中的路面裂縫冷焊液為乳化浙青、浙青乳化劑、浙青油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所述的步驟8碾壓中的壓路機采用8-12噸的雙鋼輪振動壓路機。所述的路面裂縫焊接設備為熱熔焊接機。本專利技術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I)本專利技術的施工工藝中的路面裂縫焊接料采用高分子材料或由骨料、高分子材料和添加劑制成,配比簡單,采用高分子材料作為粘接劑,由于高分子材料的粘性高且具有滲透性和膨脹性強的優點,能與浙青面層和基層有效結合形成整體,并且與路面浙青面層和基層熱脹冷縮一致性高,焊接好的裂縫結構穩定,壽命長,不需要反復處理,節約了人力和財力,降低了后期的維護成本,能從根本上治愈了裂縫,解決了因裂縫產生的結構性破壞問題; 2)本專利技術的冷焊接工藝施工前先使用探地雷達對路面裂縫進行無損檢測,探測出每條裂縫的寬度、深度及所處的層位,然后根據裂縫的寬度、深度及所處的層位對路面裂縫進行分類,對于不同的裂縫選擇不同的路面裂縫焊接料和不同的施工工藝。施工結束后采用探地雷達結合取芯,檢查裂縫焊接效果,保證了修復效果; 3)本專利技術的冷焊接工藝采用半剛性基層和浙青面層不同的修復工藝。半剛性基層焊接施工時采用打孔的方式將焊接料壓進裂縫中,從下向上修復半剛性基層裂縫,避免了將上層浙青層掀開后修復基層的繁瑣工序,提高了修復效率,降低了修復成本;浙青面層的修復采用耙松、拌和、碾壓的方式實現,實現無痕焊接,避免了采用灌縫膠或抗裂貼等裂縫處理技術及高聚物處理裂縫技術,施工后浙青層會留下痕跡的問題,不會影響道路美觀和平整度,提高了行車舒適性; 4)本專利技術的冷焊接工藝整個修復過程中不需要加熱操作,能耗較低,降低了施工成本,而且不會揮發有毒氣體,保護了環境,保護了施工人員,具有很高的社會意義。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I 本專利技術一種半剛性基層浙青路面裂縫無痕冷焊接施工工藝分為寬度大于5 mm的裂縫無痕冷焊接和寬度小于5 mm的裂縫無痕冷焊接其中對寬度大于5 mm的無痕冷焊接施工工藝它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I、探測利用探地雷達檢測半剛性基層和浙青面層裂縫的位置、深度和寬度,并記錄; 步驟2、制備和選取焊接料根據步驟I探測得到的裂縫的寬度確定所用的焊接料裂縫寬度大于5 mm的采用料徑為O. 5-3mm的骨料制備的非拌和高分子混凝土,所述的非拌和高分子混凝土為每IOOkg的非拌和高分子混凝土由80kg的料徑為O. 5-3mm的骨料、15kg的高分子材料以及5kg的添加劑制成; 步驟3、清掃首先用掃帚將裂縫清掃干凈,然后用森林滅火器再次將裂縫吹干凈;步驟4、標定作業范圍根據步驟I探測得到的裂縫數據,沿裂縫兩側45-50cm處標定加熱范圍; 步驟5、噴灑冷焊液在步驟4標定的作業范圍內噴灑路面裂縫冷焊液,路面裂縫冷焊液的噴灑量為I. 5-2. 5kg/m2 ; 步驟6、耙松首先保持步驟5噴灑冷焊液后的作業范圍15-25分鐘,然后使用路面裂縫焊接設備對步驟5噴灑路面裂縫冷焊液的區域進行耙松; 步驟7、拌和使用路面裂縫焊接設備對步驟6耙松區域進行就地拌和; 步驟8、碾壓使用壓路機將步驟7拌和后的區域碾壓3-5遍; 步驟9、打孔用沖擊鉆在步驟8碾壓后的原裂縫位置打孔,孔深至裂縫底部,控制孔間距為lm、孔徑為2cm ; 步驟10、焊接將步驟2制備和選取焊接料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裂縫無痕冷焊接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該施工工藝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探測:利用探地雷達檢測半剛性基層和瀝青面層裂縫的位置、深度和寬度,并記錄;步驟2、制備和選取焊接料:所述的焊接料為高分子材料或者非拌和高分子混凝土,其中非拌和高分子混凝土是由各組分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制成:骨料80~85%、高分子材料10~15%,添加劑3~5%,根據步驟1探測得到的裂縫的寬度確定所用的焊接料:裂縫寬度大于5?mm的采用料徑為0.5?3mm的骨料制備的非拌和高分子混凝土、裂縫寬度小于5?mm的采用高分子材料或者料徑為0?0.5mm的骨料制備的非拌和高分子混凝土;步驟3、清掃:首先用掃帚將裂縫清掃干凈,然后用森林滅火器再次將裂縫吹干凈;步驟4、標定作業范圍:根據步驟1探測得到的裂縫數據,沿裂縫兩側45?50cm處標定加熱范圍;步驟5、噴灑冷焊液:在步驟4標定的作業范圍內噴灑路面裂縫冷焊液,路面裂縫冷焊液的噴灑量為1.5?2.5kg/m2;步驟6、耙松:首先保持步驟5噴灑冷焊液后的作業范圍15?25分鐘,然后使用路面裂縫焊接設備對步驟5噴灑路面裂縫冷焊液的區域進行耙松;步驟7、拌和:使用路面裂縫焊接設備對步驟6耙松區域進行就地拌和;步驟8、碾壓:使用壓路機將步驟7拌和后的區域碾壓3?5遍;步驟9、打孔:用沖擊鉆在步驟8碾壓后的原裂縫位置打孔,孔深至裂縫底部,控制孔間距為1m、孔徑為2cm;步驟10、焊接:將步驟2制備和選取焊接料中得到的焊接料送入路面裂縫焊接設備,使路面裂縫焊接設備的噴嘴插入步驟9打孔得到的孔內,將焊接料通過孔均勻壓入裂縫內,在焊接的過程中控制輸出壓力為6Mpa、焊接料輸出量為8kg/min;步驟11、檢測:采用雷達無損檢測與取芯檢測相結合的方式對步驟10焊接后的裂縫檢測。...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紅春,張良奇,付建紅,劉瀾波,楊興旺,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萬里路橋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