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一模多零件品種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和與定模板相配的動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板上位于中部設有澆口,定模板上設有三以上形狀不同的型腔,各型腔通過各自的橫澆道與澆口相通;所述的動模板上設有與定模板上各型腔形狀相同的型腔凸塊,動模板扣合在定模板上時其各型腔凸塊設置在所對應的型腔內,設置在各型腔凸塊側部的進料口與各自的橫澆道相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同一模具上同時注塑出多個不同形狀的零件,能提高注塑成型效率,提高生產效率及設備利用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一模多零件品種的注塑模具,屬于注塑模具
技術介紹
注塑類零件是通過由注塑模具制得。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和與定模板相配的動模板,定模板上設有澆口,定模板上還設有型腔和橫澆道,型腔通過橫澆道與澆口相通,而當動模板扣合在定模板上時,動模板上的型腔凸塊設置在定模塊的型腔內,由于澆道與型腔凸塊相通,因此將熔融的注料注入型腔凸塊內而注出所需的注塑零件。目前注塑模具通常只設有一種型腔而針對一種零件,或者一副注塑模具同時設有多個型腔,但多個型腔均為形狀和結構相同的一種零件。而對于結構相對簡單的且不同形狀和結構的零件,需要針對每個零件去開發一副注塑模具,因此會造成資源的相對浪費,注塑成型效率低,同時還會影響生產節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同時注塑出多個不同形狀和結構零件,提高注塑成型效率的一模多零件品種的注塑模具。本技術為達到目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一模多零件品種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和與定模板相配的動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板上位于中部設有澆口,定模板上設有三以上形狀不同的型腔,各型腔通過各自的橫澆道與澆口相通;所述的動模板上設有與定模板上各型腔形狀相同的型腔凸塊,動模板扣合在定模板上時其各型腔凸塊設置在所對應的型腔內,設置在各型腔凸塊側部的進料口與各自的橫澆道相通。本實用新在定模板上設有三以上形狀不同的型腔,各型腔通過各自的橫澆道與澆口相通型,同時,在動模板上設有與定模板上各型腔形狀相同的型腔凸塊,各型腔凸塊側部的進料口與各自的橫澆道相通,因此能通過一個澆口將熔融的注料通過各橫梁道注入到各型腔凸塊內,實現多個相對簡單且形狀和結構不同的零件,能在同一個模具上實現同時注塑成型,提高生產效率與設備利用率,也有利于控制生產節拍。本技術定模板離澆口遠的型腔其澆道為直澆道,定模板離澆口近的型腔其澆道為曲線形澆道,或定模板上與面積大的型腔相通的橫澆道直徑大于與面積小的型腔相通的橫澆道直徑,故能控制從澆口分出的注液流動的平衡,達到同步注塑完成。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圖I是本技術動模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定模板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動模板扣合在定模板后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 一動模板,1-1-第一型腔凸塊,1-2-第二型腔凸塊,1-3-第三型腔凸塊,1-4一第四型腔凸塊,1-5—第五型腔凸塊,1-6—第六型腔凸塊,2—定模板,2-1—第一型腔,2-2—第二型腔,2-3—第三型腔,2-4—第四型腔,2-5—第五型腔,2_6—第六型腔,2-7一燒口,2-8一直燒道,2-9一曲線形燒道。具體實施方式見圖I 3所示,本技術的一模多零件品種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2和與定模板2相配的動模板1,定模板2上位于中部設有澆口 2-7,定模板2上設有三以上形狀不同的型腔,各型腔通過各自的橫澆道與澆口 2-7相通,定模板2離澆口 2-7遠的型腔與其相通的橫澆道為直澆道2-8,定模板2離澆口 2-7近的型腔與其相通的橫澆道為曲線形澆道2-9,或定模板2上與面積大的型腔相通的橫澆道直徑大于與面積小的型腔相通的橫澆道直徑,通過從澆口 2-7分出各橫澆道的長度或橫澆道的直徑來控制各零件同步完成注塑及液料的流動平衡性。見圖I 3所示,本技術定模板2上的具有六個不同形狀型腔,還可采用更多 個形狀不同的型腔,第一型腔2-1為按鈕類零件型腔,同樣第五型腔2-5也為按鈕類零件型腔,第二型腔2-2為支架類零件型腔,第三型腔2-3為護套類零件型腔,第四型腔2-4為開關類零件型腔,第六型腔2-6為密封類零件型腔,定模板2離澆口 2-7遠的第一型腔2-1和第五型腔2-5與直澆道2-8相通,定模板2離澆口 2-7近的第二型腔2_2、第三型腔2_3以及第四型腔2-4和第六型腔2-6與曲線形澆道2-9相通,以控制各零件的同步完成注塑及液料的流動平衡性。見圖I 3所示,本技術的動模板I上設有與定模板2上各型腔形狀相同的型腔凸塊,動模板I上設有與定模板2第一型腔2-1和第五型腔2-5對應的第一型腔凸塊1-1和第五型腔凸塊1-5,與第二型腔2-2對應的第二型腔凸塊1-2,與第三型腔2-3對應的第三型腔凸塊1-3,與第四型腔2-4對應的第四型腔凸塊1-4以及與第六型腔2-6對應的第六型腔凸塊1-6,動模板I扣合在定模板2上時其各型腔凸塊設置在所對應的型腔內,由于各型腔凸塊上設有與端面相通的空腔,使各型腔與型腔凸塊相配,設置在各型腔凸塊側部的進料口與各自的橫澆道相通,通過定模板2上的各橫澆道將注液注入各型腔凸塊內,最終實現將多種零件由一副注塑模具打出,提高生產效率及設備利用率。權利要求1.一種一模多零件品種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2)和與定模板(2)相配的動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板(2)上位于中部設有澆口(2-7),定模板(2)上設有三以上形狀不同的型腔,各型腔通過各自的橫澆道與澆口( 2-7)相通;所述的動模板(I)上設有與定模板(2)上各型腔形狀相同的型腔凸塊,動模板(I)扣合在定模板(2)上時其各型腔凸塊設置在所對應的型腔內,設置在各型腔凸塊側部的進料口與各自的橫澆道相通。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模多零件品種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板(2)離澆口( 2-7 )遠的各型腔與其相通的橫澆道為直澆道(2-8 ),定模板(2 )離澆口( 2-7 )近的各型腔與其相通橫澆道為曲線形澆道(2-9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模多零件品種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板(2)上與面積大的型腔相通的橫澆道直徑大于與面積小的型腔相通的橫澆道直徑。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一模多零件品種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和與定模板相配的動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板上位于中部設有澆口,定模板上設有三以上形狀不同的型腔,各型腔通過各自的橫澆道與澆口相通;所述的動模板上設有與定模板上各型腔形狀相同的型腔凸塊,動模板扣合在定模板上時其各型腔凸塊設置在所對應的型腔內,設置在各型腔凸塊側部的進料口與各自的橫澆道相通。本技術在同一模具上同時注塑出多個不同形狀的零件,能提高注塑成型效率,提高生產效率及設備利用率。文檔編號B29C45/32GK202716441SQ20122037460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1日專利技術者任志英, 王利娜, 陳智 申請人:常州星宇車燈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一模多零件品種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2)和與定模板(2)相配的動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板(2)上位于中部設有澆口(2?7),定模板(2)上設有三以上形狀不同的型腔,各型腔通過各自的橫澆道與澆口(2?7)相通;所述的動模板(1)上設有與定模板(2)上各型腔形狀相同的型腔凸塊,動模板(1)扣合在定模板(2)上時其各型腔凸塊設置在所對應的型腔內,設置在各型腔凸塊側部的進料口與各自的橫澆道相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任志英,王利娜,陳智,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星宇車燈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