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劉恩東專利>正文

    石油伴生氣的回收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8336237 閱讀: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3:03
    本石油伴生氣的回收系統包括:分離罐、一級增壓機、一級冷卻器、干燥塔、粉塵過濾器、二級增壓機、二級冷卻器、預冷箱、前冷箱、氨蒸發器、深冷箱、低溫分離器、乙烷塔、穩定器、一級渦流管和二級渦流管,低溫分離器的上端與一級渦流管的進氣口相連,一級渦流管的降溫出氣口與深冷箱的b路進口相連,深冷箱的b路出口與一級渦流管的升溫出氣口相連后與前冷箱的b路進口相連,前冷箱的b路出口與二級渦流器的進氣口相連,二級渦流器的降溫出氣口與預冷箱的b路進口相連,預冷箱的b路出口與二級渦流管的升溫出口相連;低溫分離器的下端依次與前冷箱的c路、預冷箱的c路、乙烷塔和穩定器相連,本系統將石油伴生氣資源得到充分、高效、合理地利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回收系統,特別是指在開采石油時,釋放放出來的伴生氣的回收利用的系統。技術背景石油伴生氣是地表下孔隙性地層中以低分子飽和烴為主的烴類氣體和少量非烴氣體組成的可燃混合物,它是石油的氣態形式,石油伴生氣大多數以甲烴為主,包含有乙烷、丙烷、丁烷、戊烷等烴類,以及少量的氮氣、二氧化碳、硫化氫、氦、氧氫等氣體。目前,油田開采過程中產生的石油伴生氣,特別是小型地區的油田,處理方式一般 是放空,它帶來的重要問題是污染空氣和土壤,增加了發生火災和爆炸危險性,浪費了石油資源。國外的石油伴生氣回收技術始于美國在1904年建立的第一座輕油回收工廠。國外輕烴回收方法技術比較先進,一些國家在提高加工深度、增加輕烴收率,合理利用油氣資源上都取得了顯著成就。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外輕烴回收技術以節能降耗,提高輕烴收率為目的,以低溫分離法為主,向投資小、深分離、高效率、低能耗、撬裝化、自動化等方向發展。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充分利用和回收石油伴生氣資源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2003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下發《資源綜合利用目錄》,明確規定了 “在原油、天然氣生產過程中回收提取輕烴”為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并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目前許多大油田都已經具有了凈化回收技術,但是在很多邊遠油田,由于地形相對復雜,鋪設管道困難,經濟效益差等原因,導致了所產生的石油伴生氣大多采用放空燃燒。每年我國燒掉或排掉的伴生氣約10億立方米,這相當于100萬噸石油,隨著內陸油田的進一步開發,越來越多的石油伴生氣資源將被浪費掉,因此回收利用邊遠地區的油田伴生氣,給我們提出了一個課題,同時也為充分、高效、合理地利用伴生氣資源提供了一個機遇,所以石油伴生氣凈化回收方法與裝置的開發和設計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有效地回收石油伴生氣,而提供一種石油伴生氣的回收系統,該系統安全節能,在實際生產中的回收率達88%。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本技術的一種石油伴生氣的回收系統,它包括分離罐、一級增壓機、一級冷卻器、干燥塔、粉塵過濾器、二級增壓機、二級冷卻器、預冷箱、前冷箱、氨蒸發器、深冷箱、低溫分離器、乙烷塔和穩定器,分離罐依次與一級增壓機、一級冷卻器、干燥塔、粉塵過濾器、二級增壓機、二級冷卻器、預冷箱的a路、前冷箱的a路、氨蒸發器的a路、深冷箱的a路和低溫分離器的側端相連,其中它還包括一級渦流管和二級渦流管,低溫分離器的上端與一級渦流管的進氣口相連,一級渦流管的降溫出氣口與深冷箱的b路進口相連,深冷箱的b路出口與一級渦流管的升溫出氣口相連后與前冷箱的b路進口相連,前冷箱的b路出口與二級渦流器的進氣口相連,二級渦流器的降溫出氣口與預冷箱的b路進口相連,預冷箱的b路出口與二級渦流管的升溫出口相 連,得到甲烷和乙烷;低溫分離器的下端依次與前冷箱的c路、預冷箱的c路、乙烷塔和穩定器相連,從穩定器中出來成品烴;本技術的一種石油伴生氣的回收系統,其中所述低溫分離器的下端和與前冷箱之間還裝有浮球罐;本技術的一種石油伴生氣的回收系統,其中所述一級渦流管和二級渦流器的兩端還分別裝有一級旁流閥和二級旁流閥;本技術的一種石油伴生氣的回收系統,其中所述預冷箱和前冷箱為三路換熱器;本技術的一種石油伴生氣的回收系統,其中所述氨蒸發器和深冷箱為二路換熱器,氨蒸發器的b路通入液氨。本技術的石油伴生氣的回收系統與現有的裝置相比具有投資小、低能耗、撬裝化等特點,可以將能量得到充分、高效、合理地利用。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一種石油伴生氣的回收系統的流程示意圖。在圖I中,標號I為分離罐;標號2為一級增壓機;標號3為一級冷卻器;標號4為干燥塔;標號5為粉塵過濾器;標號6為二級增壓機;標號7為二級冷卻器;標號8為二級潤流管;標號9為預冷箱;標號10為前冷箱;標號11為氨蒸發器;標號12為深冷箱;標號13為一級潤流管;標號14為低溫分離器;標號15為乙燒塔;標號16為穩定器;標號17為浮球罐;標號18為一級旁流閥;標號19為二級旁流閥。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本技術的一種石油伴生氣的回收系統,它包括分離罐I、一級增壓機2、一級冷卻器3、干燥塔4、粉塵過濾器5、二級增壓機6、二級冷卻器7、預冷箱8、前冷箱10、氨蒸發器11、深冷箱12、低溫分離器14、乙烷塔15、穩定器16、一級渦流管13和二級渦流管8,分離罐I依次與一級增壓機2、一級冷卻器3、干燥塔4、粉塵過濾器5、二級增壓機6、二級冷卻器7、預冷箱8的a路、前冷箱10的a路、氨蒸發器11的a路、深冷箱12的a路和低溫分離器14的側端相連,低溫分離器14的上端與一級渦流管13的進氣口相連,一級渦流管13的降溫出氣口與深冷箱12的b路進口相連,深冷箱12的b路出口與一級渦流管13的升溫出氣口相連后與前冷箱10的b路進口相連,前冷箱10的b路出口與二級渦流器8的進氣口相連,二級渦流器8的降溫出氣口與預冷箱8的b路進口相連,預冷箱8的b路出口與二級渦流管8的升溫出口相連,得到甲烷和乙烷;低溫分離器14的下端依次與有浮球罐17、前冷箱10的c預冷箱8的c路、乙烷塔15和穩定器16相連,從穩定器16出來成品經。一級渦流管13和二級渦流器8的兩端還分別裝有一級旁流閥18和二級旁流閥19。預冷箱9和前冷箱10為三路換熱器;氨蒸發器11和深冷箱12為二路換熱器,氨蒸發器11的b路通入液氨。工作原理將分散的石油伴生氣通過管道集輸到分離罐I初步去除雜質后,再經一級增壓機2加壓后進入到一級冷卻器3降溫脫掉冷凝水,從一級冷卻器3出來的伴生氣送入干燥塔4中,由分子篩吸附伴生氣中剩余的水分,然后將伴生氣送入粉塵過濾器5去除其中夾帶的粉塵,再將上述伴生氣送入二級增壓機6進行二次增壓;經過二級增壓后的伴生氣再經二級冷卻器7進行降溫,然后依次進入預冷箱9、前冷箱10、氨蒸發器11和深冷箱12降溫得到氣液混合體,經深冷箱12的a路出來的伴生氣已是氣液混合體,其中的氣體包括甲烷和乙烷,液體包括丙烷、丁烷和戊烷,將上述氣液混合進入到低溫分離器14進行氣液分離,得到包含甲烷和乙烷的氣體,和包含丙烷、丁烷和戊烷的液體。分離出來的氣體經過一級渦流管13降壓,出來后的第一路降溫氣體進入深冷箱12的b路進行能量交換,從深冷箱12中的b路出來的經過熱交換的氣體與從一級渦流管13出來的第二路升溫的氣體混合后,進入前冷箱10的b路進行能量交換,從前冷箱10的b路出來的氣體進入二級渦流管8,從二 級渦流管8出來的第一路降溫氣體進入預冷箱9的b路進行能量交換,從預冷箱9的b路中出來的經過熱交換的氣體與從二級渦流管8出來的第二路升溫的氣體混合后,得到常溫的甲烷和乙烷氣體,送入成品罐。低溫分離器14中分離出來的液體經過浮球罐17后依次進入前冷箱10的c路、預冷箱9的c路、乙烷塔15和穩定器16進行能量交換后,得到常溫的輕烴。以上描述是對本技術的解釋,不是對技術的限定,本技術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不違背本技術的精神的情況下,本技術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石油伴生氣的回收系統,它包括:分離罐(1)、一級增壓機(2)、一級冷卻器(3)、干燥塔(4)、粉塵過濾器(5)、二級增壓機(6)、二級冷卻器(7)、預冷箱(8)、前冷箱(10)、氨蒸發器(11)、深冷箱(12)、低溫分離器(14)、乙烷塔(15)和穩定器(16),分離罐(1)依次與一級增壓機(2)、一級冷卻器(3)、干燥塔(4)、粉塵過濾器(5)、二級增壓機(6)、二級冷卻器(7)、預冷箱(8)的a路、前冷箱(10)的a路、氨蒸發器(11)的a路、深冷箱(12)的a路和低溫分離器(14)的側端相連,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一級渦流管(13)和二級渦流管(8),低溫分離器(14)的上端與一級渦流管(13)的進氣口相連,一級渦流管(13)的降溫出氣口與深冷箱(12)的b路進口相連,深冷箱(12)的b路出口與一級渦流管(13)的升溫出氣口相連后與前冷箱(10)的b路進口相連,前冷箱(10)的b路出口與二級渦流器(8)的進氣口相連,二級渦流器(8)的降溫出氣口與預冷箱(8)的b路進口相連,預冷箱(8)的b路出口與二級渦流管(8)的升溫出口相連,得到甲烷和乙烷;低溫分離器(14)的下端依次與前冷箱(10)的c路、預冷箱(8)的c路、乙烷塔(15)和穩定器(16)相連,從穩定器(16)中出來成品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石油伴生氣的回收系統,它包括分離罐(I)、一級增壓機(2)、一級冷卻器(3)、干燥塔(4)、粉塵過濾器(5)、二級增壓機(6)、二級冷卻器(7)、預冷箱(8)、前冷箱(10)、氨蒸發器(11)、深冷箱(12)、低溫分離器(14)、乙烷塔(15)和穩定器(16),分離罐(I)依次與一級增壓機(2)、一級冷卻器(3)、干燥塔(4)、粉塵過濾器(5)、二級增壓機(6)、二級冷卻器(7)、預冷箱(8)的a路、前冷箱(10)的a路、氨蒸發器(11)的a路、深冷箱(12)的a路和低溫分離器(14)的側端相連,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一級渦流管(13)和二級渦流管(8),低溫分離器(14)的上端與一級渦流管(13)的進氣口相連,一級渦流管(13)的降溫出氣口與深冷箱(12)的b路進口相連,深冷箱(12)的b路出口與一級渦流管(13)的升溫出氣口相連后與前冷箱(10)的b路進口相連,前冷箱(10)的b路出口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恩東劉恩軍劉恩豐
    申請(專利權)人:劉恩東劉恩軍劉恩豐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曰产无码久久久久久精品 |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gogo少妇无码肉肉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忘忧草| 成人A片产无码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 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ⅴ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性虎精品无码AV导航|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色无码专区一区| 午夜不卡久久精品无码免费| 人妻丰满?V无码久久不卡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99久无码中文字幕一本久道| 精品高潮呻吟99av无码视频|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人妻丰满熟妇A v无码区不卡|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水| 无码人妻精品内射一二三AV|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无码av片在线| heyzo专区无码综合|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爱AV|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