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應用于模具設備技術領域的模具換模安全控制部件,所述的模具換模安全控制部件的安全銷(4)插裝到支架(3)上與感應傳感器(2)接觸時,控制開關(8)處于不能控制模具進行換模的狀態,安全銷(4)從支架(3)中拔出不與感應傳感器(2)接觸時,控制開關(8)處于能夠控制模具進行換模的狀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的模具換模安全控制部件,結構簡單,在模具進行換模時,當安全銷插裝到支架上與感應傳感器接觸時,控制開關處于不能控制模具進行換模的狀態,安全銷從支架中拔出不與感應傳感器接觸時,控制開關處于能夠控制模具進行換模的狀態,因此,能夠確保模具換模時的安全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模具設備
,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模具換模安全控制部件。
技術介紹
在采用模具生產零部件時,需要經常進行模具的換模工作,現有
,模具的換模通過控制開關操控,但是這樣的結構,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因為當控制開關出現問題或不慎操縱控制開關后,在換模時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容易給操作人員及生產的零部件帶來損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確保模具換模時的安全性的模具換模安全控制部件。要解決以上所述的技術問題,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本技術為一種模具換模安全控制部件,控制部件包括與模具連接的感應傳感器,能夠活動插放在支架上的安全銷,安全銷插裝到支架上與感應傳感器接觸時,控制開關處于不能控制模具進行換模的狀態,安全銷從支架中拔出不與感應傳感器接觸時,控制開關處于能夠控制模具進行換模的狀態。所述的控制部件還包括安裝在模具上的基板,所述的感應傳感器卡裝在固定支架上的穿孔內,固定支架垂直設置在基板上,感應傳感器通過連接線與模具連接,支架垂直設置在基板上。所述的支架設置為倒L型結構,支架的支架上表面和支架側表面上分別設置開孔I和開孔II,支架上表面上的開孔I設置為用于插裝安全銷的結構,支架側表面上的開孔II設置為用于感應傳感器的傳感器端頭部穿過的結構。所述的感應傳感器的外圈設置為螺紋結構,感應傳感器卡裝在固定支架上時,位于固定支架兩側的螺紋結構位置各旋轉一個固定螺母。所述的安全銷包括本體部和端頭部,端頭部的直徑設置為大于本體部和支架上表面上的開孔I的直徑的結構。采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術所述的模具換模安全控制部件,結構簡單,在模具進行換模時,當安全銷插裝到支架上與感應傳感器接觸時,控制開關處于不能控制模具進行換模的狀態,安全銷從支架中拔出不與感應傳感器接觸時,控制開關處于能夠控制模具進行換模的狀態,因此,本技術的結構,能夠確保模具換模時的安全性。附圖說明下面對本說明書各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出簡要的說明圖I為本技術所述的模具換模安全控制部件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所述的模具換模安全控制部件的支架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I所述的模具換模安全控制部件的支架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I所述的模具換模安全控制部件的固定支架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為1、模具;2、感應傳感器;3、支架;4、安全銷;5、連接線;6、固定螺母;7、基板;8、控制開關;9、固定支架;10、傳感器端頭部;11、支架上表面;12、支架側表面;13、開孔I ;14、開孔II ;15、本體部;16、端頭部;17、穿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構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附圖I一附圖4所示,本技術為一種模具換模安全控制部件,控制部件包括與模具I連接的感應傳感器2,能夠活動插放在支架3上的安全銷4,所述的安全銷4插裝到支架3上與感應傳感器2接觸時,控制開關8處于不能控制模具進行換模的狀態,安全銷4從支架3中拔出不與感應傳感器2接觸時,控制開關8處于能夠控制模具進行換模的狀態。所述的控制部件還包括安裝在模具I上的基板7,所述的感應傳感器2卡裝在固定支架9上的穿孔17內,固定支架9垂直設置在基板7上,感應傳感器2通過連接線5與模具I連接,支架3垂直設置在基板7上。所述的支架3設置為倒L型結構,支架3的支架上表面11和支架側表面12上分別設置開孔I 13和開孔II 14,支架上表面11上的開孔I 13設置為用于插裝安全銷4的結構,支架側表面12上的開孔II 14設置為用于感應傳感器2的傳感器端頭部10穿過的結構。所述的感應傳感器2的外圈設置為螺紋結構,感應傳感器2卡裝在固定支架9上時,位于固定支架9兩側的螺紋結構位置各旋轉一個固定螺母6。所述的安全銷4包括本體部15和端頭部16,端頭部16的直徑設置為大于本體部15和支架上表面11上的開孔I 13的直徑的結構。本技術的模具換模安全控制部件,結構簡單,在模具進行換模時,當安全銷4插裝到支架3上與感應傳感器2接觸時,控制開關8處于不能控制模具I進行換模的狀態,此時,即使操控控制開關,也無法操控模具進行換模工作,而當安全銷4從支架3中拔出不與感應傳感器2接觸時,控制開關8處于能夠控制模具I進行換模的狀態,因此,本技術的結構,只有先將安全銷4拔出,才能進行換模工作,因此能夠確保模具I換模的安全性。上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了示例性的描述,顯然本技術具體的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術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技術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他場合的,均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模具換模安全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控制部件包括與模具(I)連接的感應傳感器(2),能夠活動插放在支架(3)上的安全銷(4),所述的安全銷(4)插裝到支架(3)上與感應傳感器(2)接觸時,控制開關(8)處于不能控制模具進行換模的狀態,安全銷(4)從支架(3)中拔出不與感應傳感器(2)接觸時,控制開關(8)處于能夠控制模具進行換模的狀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模具換模安全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部件還包括安裝在模具(I)上的基板(7 ),所述的感應傳感器(2 )卡裝在固定支架(9 )上的穿孔(17 )內,固定支架(9 )垂直設置在基板(7 )上,感應傳感器(2 )通過連接線(5 )與模具(I)連接,支架(3)垂直設置在基板(7)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換模安全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3)設置為倒L型結構,支架(3)的支架上表面(11)和支架側表面(12)上分別設置開孔I (13)和開孔II (14),支架上表面(11)上的開孔I (13)設置為用于插裝安全銷(4)的結構,支架側表面(12)上的開孔II (14)設置為用于感應傳感器(2)的傳感器端頭部(10)穿過的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換模安全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應傳感器(2)的外圈設置為螺紋結構,感應傳感器(2)卡裝在固定支架(9)上時,位于固定支架(9)兩側的螺紋結構位置各旋轉一個固定螺母(6)。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換模安全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銷(4)包括本體部(15)和端頭部(16),端頭部(16)的直徑設置為大于本體部(15)和支架上表面(11)上的開孔I (13)的直徑的結構。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應用于模具設備
的模具換模安全控制部件,所述的模具換模安全控制部件的安全銷(4)插裝到支架(3)上與感應傳感器(2)接觸時,控制開關(8)處于不能控制模具進行換模的狀態,安全銷(4)從支架(3)中拔出不與感應傳感器(2)接觸時,控制開關(8)處于能夠控制模具進行換模的狀態,本技術所述的模具換模安全控制部件,結構簡單,在模具進行換模時,當安全銷插裝到支架上與感應傳感器接觸時,控制開關處于不能控制模具進行換模的狀態,安全銷從支架中拔出不與感應傳感器接觸時,控制開關處于能夠控制模具進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模具換模安全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控制部件包括與模具(1)連接的感應傳感器(2),能夠活動插放在支架(3)上的安全銷(4),所述的安全銷(4)插裝到支架(3)上與感應傳感器(2)接觸時,控制開關(8)處于不能控制模具進行換模的狀態,安全銷(4)從支架(3)中拔出不與感應傳感器(2)接觸時,控制開關(8)處于能夠控制模具進行換模的狀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東科,陳志文,梁勇,錢學松,
申請(專利權)人:江森自控蕪湖汽車飾件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