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焙燒爐設備的下料口裝置,針對目前焙燒爐下料口容易發生堵塞,不能均衡給礦,以及振打裝置無法順利應用于焙燒爐下料口的問題,公開了一種焙燒爐下料口自動清料裝置,所述自動清料裝置懸空設置于焙燒爐下料口內;所述自動清料裝置具體包括振打軸,安裝于振打軸一端的振打電機,以振打軸為轉軸轉動的振打板,用以支撐振打軸的振打支架,以及振打板與振打軸之間的連接件掛鉤。實現了自動振打,徹底解決焙燒爐口積礦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硫鐵礦制酸生產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硫鐵礦制酸生產用的焙燒爐設備,更為具體的說是涉及焙燒爐設備的下料口裝置。
技術介紹
在硫鐵礦制酸生產企業,焙燒是整個生產線的第一環節,焙燒爐通常稱做為生產硫酸的“龍頭”,焙燒爐爐底溫度、爐底壓力、氣濃是操作中的關鍵控制指標,只有均衡給礦才能保障焙燒爐的穩定運行。但在硫鐵礦制酸企業中普遍存在硫精礦含水不穩定的問題,進而引起硫精礦在皮帶輸送過程中,下料不暢、堵塞下料口的問題。當硫精礦堆積到一定量時,會塌進爐膛內,造成爐口冒正壓;若堵塞嚴重,崗位工需穿戴好防護用品站在上風口進 行倒礦,此時極易造成工人的人身傷害。如果采用振打方式實現均衡給礦的目的,就要不斷的振動焙燒爐,但是由于焙燒爐的結構非常特殊,其整體由兩層磚砌成,所以內襯無法直接進行振動,甚至不能碰到爐壁,否則將對焙燒爐結構帶來極大傷害。因此將在國內硫酸行業的電除塵器、鍋爐等裝置中已經應用的振打裝置用于焙燒爐下料口非常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目前焙燒爐下料口容易發生堵塞,不能均衡給礦,以及振打裝置無法順利應用于焙燒爐下料口的問題,公開了一種焙燒爐下料口自動清料裝置,所述自動清料裝置懸空設置于焙燒爐下料口內;所述自動清料裝置具體包括振打軸,安裝于振打軸一端的振打電機,以振打軸為轉軸轉動的振打板,用以支撐振打軸的振打支架,以及振打板與振打軸之間的連接件掛鉤。整個自動清料裝置雖然設置于下料口處,但是并不與焙燒爐下料口發生關聯,而是通過振打支架、振打軸的方式使振打鋼板懸空設置于焙燒爐的下料口內,從而在實現均衡給礦的基礎上,并不引發焙燒爐的振動,從而保障了焙燒爐自身的安全性。作為一種較為優選的懸空設置方式,本專利技術公開了所述振打板的長、寬、高分別為1350mm、600mm、4mm ;所述振打支架安裝于下料口兩側,距離料口墻板500mm,其高度為60cmo作為一種優選的振打板安裝方式,本專利技術公開了在距離所述振打板上緣600mm處安裝有掛鉤的技術方案,從而保證振打板的穩定性和對礦料輸送的均衡有效性。作為一種優選的振打軸,本專利技術公開了所述振打軸為直徑40mm的鋼筋。從而保證了可旋轉固定于其上的振打板的穩定性和牢靠度。為了進一步提高振打板的牢靠度,保證其不會墜落至焙燒爐內,本專利技術公開了所述振打板的上方還裝置有安全繩的技術方案,從而進一步增加了振打板的穩定性。最后本專利技術公開了振打電機與分散控制系統連接的技術方案,從而實現了自動控制振打板的目的。利用分散控制系統即DCS系統,通過預先設定程序,實現了振打板的自動振打,保證了給礦的均衡度。綜上所述,采用本專利技術公開的技術方案后,其有益效果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實現了自動振打,徹底解決焙燒爐口積礦問題;其次避免了由此引起的積礦塌方造成的爐火、二氧化硫、粉塵溢出的問題,徹底改善焙燒生產作業條件;同時避免了爐火燒毀傳輸皮帶、減速機及其他設備的安全隱患;最后通過連續清料的實現,使焙燒入爐礦均勻穩定,利于整套硫酸生產裝置的穩定運行。附圖說明 圖I為焙燒爐整體示意 圖2為焙燒爐下料口示意 其中I -焙燒爐、2-下料口、3-傳輸皮帶、4-料斗、5-振打鋼板、6-振打軸、7-振打支架、8-振打電機、9-掛鉤、10-安全繩、II-DCS控制器。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如圖I所示,傳統的焙燒爐包括焙燒爐I、下料口 2、傳輸皮帶3以及料斗4,礦料由料斗4下落至傳輸皮帶3,并由傳輸皮帶3傳送至下料口 2,從下料口 2下落進入焙燒爐,由于硫精礦含水不穩定,所以很容易在下料口 2處造成積壓、堵塞,當硫精礦堆積到一定量時,會塌進爐膛內,造成爐口冒正壓;若堵塞嚴重,崗位工需穿戴好防護用品站在上風口進行倒礦,此時極易造成工人的人身傷害。所以我們在下料口 2處增設了一個自動清料裝置,包括振打鋼板5、振打軸6、振打支架7、振打電機8以及掛鉤9,其結構如圖2所示。將高60cm的振打支架7安裝于距離焙燒爐500mm處,將振打軸6從下料口 2開設的圓孔中穿過,并且支撐于振打支架7上,然后將振打電機8裝置在振打軸6的一端,并將其通過電線與DCS控制器11 (分散控制系統)連接。采用長、寬、高分別為1350mm、600mm、4mm的振打鋼板5背部安裝掛鉤9,并且進一步通過掛鉤9將振打鋼板5掛在振打軸6上。為了提高振打鋼板5的穩定性,在其上方增設一個安全繩10。設定振打頻率,打開DCS控制器11,開啟整個焙燒爐裝置,礦料由料倉4下落至傳輸皮帶3,并由傳輸皮帶3傳送至下料口 2,在下料口 2中受到振打鋼板5的作用,均衡的進入焙燒爐I中。從而實現了在不振動焙燒爐下料口 2的基礎上,均衡給礦的技術效果。權利要求1.焙燒爐下料口自動清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清料裝置懸空設置于焙燒爐下料口內;所述自動清料裝置具體包括振打軸,安裝于振打軸一端的振打電機,以振打軸為轉軸轉動的振打板,用以支撐振打軸的振打支架,所述振打軸穿過下料口兩側,固定支持于支架上,以及振打板與振打軸之間的連接件掛鉤。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焙燒爐下料口自動清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打板的長、寬、高分別為1350mm、600mm、4mm ;所述振打支架安裝于下料口兩側,距離料口墻板500mm,其高度為60cm。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焙燒爐下料口自動清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距離所述振打板上緣600mm處安裝有掛鉤。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焙燒爐下料口自動清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掛鉤為三個。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焙燒爐下料口自動清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打軸為直徑40mm的鋼筋。6.如權利要求I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焙燒爐下料口自動清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打板的上方還裝置有安全繩。7.如權利要求I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焙燒爐下料口自動清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打電機與分散控制系統連接。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焙燒爐下料口自動清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打電機與分散控制系統連接。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焙燒爐設備的下料口裝置,針對目前焙燒爐下料口容易發生堵塞,不能均衡給礦,以及振打裝置無法順利應用于焙燒爐下料口的問題,公開了一種焙燒爐下料口自動清料裝置,所述自動清料裝置懸空設置于焙燒爐下料口內;所述自動清料裝置具體包括振打軸,安裝于振打軸一端的振打電機,以振打軸為轉軸轉動的振打板,用以支撐振打軸的振打支架,以及振打板與振打軸之間的連接件掛鉤。實現了自動振打,徹底解決焙燒爐口積礦問題。文檔編號F27D3/00GK102954697SQ20111025462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1日專利技術者劉興旺 申請人:南京梅山冶金發展有限公司, 寶鋼集團上海梅山有限公司, 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焙燒爐下料口自動清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清料裝置懸空設置于焙燒爐下料口內;所述自動清料裝置具體包括振打軸,安裝于振打軸一端的振打電機,以振打軸為轉軸轉動的振打板,用以支撐振打軸的振打支架,所述振打軸穿過下料口兩側,固定支持于支架上,以及振打板與振打軸之間的連接件掛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興旺,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梅山冶金發展有限公司,寶鋼集團上海梅山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