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油泵安裝裝置及攪拌車。該油泵安裝裝置包括:支撐板,支撐板橫向設置于攪拌車的左縱梁和右縱梁之間,支撐板上設置有油泵安裝孔;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第一連接板包括第一基部和第一折彎部,第二連接板包括第二基部和第二折彎部,支撐板的兩端分別設置于第一折彎部和第二折彎部上;左縱梁和右縱梁上連接或設置有多個位置不同的安裝部,第一基部可選擇地設置于左縱梁的其中一個安裝部上,第二基部可選擇地設置于右縱梁的相應安裝部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進行全方位的位置調整,能適用于多種底盤發(fā)動機的位置要求,具有通用性好、便于裝配和維修等優(yōu)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主要涉及工程機械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油泵安裝裝置,以及一種包括該油泵安裝裝置的攪拌車。
技術介紹
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本文中簡稱為攪拌車)是一種運輸混凝土的專用車輛,用于將混凝土從制備地點運輸到澆灌現場。攪拌筒是攪拌車的重要部件,也是運載混凝土的容器。當在攪拌筒內裝載混凝土后,為了保證筒內的混凝土不會凝固,攪拌筒就必須不停的轉動?,F有技術中,驅動攪拌筒轉動的動力源自底盤發(fā)動機。通過傳動軸將底盤發(fā)動機動力傳遞給油泵,再通過油泵驅動液壓馬達等液壓元件并使攪拌筒實現攪拌、正轉、反轉等功能。前述油泵一般均是安裝在油泵安裝板上,由于底盤所使用的發(fā)動機有多種,而各種發(fā)動機相對整車零點的高度、角度、前后、左右(相對整車中心面距離)位置均有差別,導致如果使用同一種長度的傳動軸時,油泵安裝板相對整車零點的高度、角度、前后、左右位置就不一樣,即各種車型油泵安裝板不通用。隨著現代工業(yè)生產的不斷發(fā)展,對部件通用性和裝配效率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供一種通用的油泵安裝裝置,以適用多種發(fā)動機及攪拌車型號,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泵安裝裝置,該油泵安裝裝置可以進行位置調整,并可廣泛應用于具有多種發(fā)動機型號的攪拌車中。本技術的油泵安裝裝置,包括支撐板,所述支撐板橫向設置于攪拌車的左縱梁和右縱梁之間,所述支撐板上設置有油泵安裝孔;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包括第一基部和第一折彎部,所述第二連接板包括第二基部和第二折彎部,所述支撐板的兩端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一折彎部和第二折彎部上;所述左縱梁和所述右縱梁上連接或設置有多個位置不同的安裝部,所述第一基部可選擇地設置于所述左縱梁的其中一個安裝部上,所述第二基部可選擇地設置于所述右縱梁的相應安裝部上。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彎部和第二折彎部上還設置有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長度方向橫向設置,所述支撐板的兩端設置有螺孔,穿過所述腰形孔和所述螺孔的螺栓將支撐板固定于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上。進一步地,所述多個位置不同的安裝部為設置于所述左縱梁和所述右縱梁上的多組螺孔,一組螺孔形成一個安裝部。進一步地,所述油泵安裝裝置還包括第一過渡板和第二過渡板,所述第一過渡板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板和所述左縱梁之間,所述第二過渡板連接于所述第二連接板和所述右縱梁之間,所述多個位置不同的安裝部設置于所述第一過渡板和第二過渡板上。進一步地,所述多個位置不同的安裝部為設置于所述第一過渡板和所述第二過渡板上的多組螺孔,一組螺孔形成一個安裝部。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過渡板和第二過渡板焊接于所述左縱梁和右縱梁上,并高于所述左縱梁和右縱梁,高出的部分設置有所述多個位置不同的安裝部。進一步地,所述各安裝部包括4個螺孔,4個螺孔之間形成四邊形。進一步地,所述各安裝部具有相應的前后、上下和角度位置,其中任意兩個安裝部之間的前后、上下和角度位置中的一個或幾個位置不同。本技術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一種攪拌車,該攪拌車設置有前述任一項的油泵安裝裝置。進一步地,所述攪拌車包括副車架,所述油泵安裝裝置的支撐板橫向設置于所述副車架的左縱梁和右縱梁之間。本技術通過將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安裝于多個位置,可以進行前后、上下和角度位置的調整;通過將支撐板設置于腰形孔30的不同位置,還可以進行左右位置的調整,因而本技術可以進行全方位的位置調整,使其能夠適用于多種底盤發(fā)動機的位置要求;此外,本技術的各連接板、過渡板和支撐板之間可以采用可拆卸的連接方式,不僅便于操作人員的安裝,提高整車的裝配效率,而且還可以實現快速維修的目的。附圖說明構成本技術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是本技術其中一個示意性實施例的油泵安裝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所示實施例的支撐板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I所示實施例的第一連接板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I所示實施例的右縱梁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另一示意性實施例的油泵安裝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所示實施例的第二過渡板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技術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圖I所示是本技術其中一個示意性實施例的油泵安裝裝置的結構示意圖,該油泵安裝裝置用于安裝油泵,該油泵通過傳動軸連接底盤發(fā)動機,并驅動液壓馬達以使得攪拌筒實現攪拌和轉動的功能。從圖I中可以看出,該油泵安裝裝置至少包括支撐板I、第一連接板31和第二連接板32。該支撐板I橫向設置于攪拌車的左縱梁21和右縱梁22之間。該左縱梁21和右縱梁22可以是攪拌車底盤上的相應結構。優(yōu)選地,為了提高強度和剛度,在該攪拌車的底盤和攪拌筒之間還設置有副車架,左縱梁21和右縱梁22為該副車架上的相應結構。圖2是圖I所示實施例的支撐板I的結構示意圖,在該支撐板I上設置有油泵安裝孔10。該油泵安裝孔10的軸線可以前后設置,以便于安裝油泵。應當清楚,本技術所指前后、上下、左右方向是相對于攪拌車而言,車頭所在的方向為前、車尾所在的方向為后;攪拌車兩側的方向為左右;攪拌車的行走輪所在的方向為下、攪拌筒所在的方向為上。此外,本技術的縱向指前后方向,橫向指左右方向。第一連接板31包括第一基部3a和第一折彎部3b,第二連接板32包括第二基部和第二折彎部,支撐板I的兩端分別設置于第一折彎部3b和第二折彎部上。圖3是圖I所示實施例的第一連接板31的結構示意圖,其第一基部3a和第一折彎部3b之間互成夾角,以便于分別與(相互垂直的)左縱梁21和支撐板I連接。第一連接板31可以為一體形成的折彎板結構,也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分體形成,本技術并不受限于此。第二連接板32的結構與第一連接板31的結構對稱,本文在此不再贅述。進一步地,本技術在第一折彎部3b和第二折彎部上還可以設置有腰形孔30,腰形孔30的長度方向橫向設置,支撐板I的兩端設置有螺孔,穿過腰形孔30和螺孔的螺栓將支撐板I固定于第一連接板31和第二連接板32上。操作人員可以將支撐板I安裝于腰形孔30不同的橫向位置,從而進行油泵安裝位置的左右調整,在位置調整完成后,通過螺栓將支撐板I緊固,使其安裝位置穩(wěn)定。本技術在左縱梁21和右縱梁22上連接或設置有多個位置不同的安裝部4,第一基部3a可選擇地設置于左縱梁21的其中一個安裝部4上,第二基部可選擇地設置于右縱梁22的相應安裝部4上。各安裝部4可以是在左縱梁21和右縱梁22上開設的安裝孔,也可以是特別設置的安裝板等結構。在進行裝配時,第一基部3a和第二基部只安裝于其中一個安裝部4上,剩余的安裝部4處于空置狀態(tài)。安裝部4預制為具有多個位置,比如可以預制3類(本文僅以3類為例,本技術具體實施時并不限于3類)不同發(fā)動機型號的安裝部4,各安裝部4具有與其對應發(fā)動機匹配的前后、上下和角度位置的調整。在針對3類發(fā)動機中任一發(fā)動機型號進行油泵安裝時,均能在左縱梁21和右縱梁22上找到與之對應的安裝部4。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技術通過將第一連接板31和第二連接板32安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油泵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板(1),所述支撐板(1)橫向設置于攪拌車的左縱梁(21)和右縱梁(22)之間,所述支撐板(1)上設置有油泵安裝孔(10);第一連接板(31)和第二連接板(32),所述第一連接板(31)包括第一基部(3a)和第一折彎部(3b),所述第二連接板(32)包括第二基部和第二折彎部,所述支撐板(1)的兩端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一折彎部(3b)和第二折彎部上;所述左縱梁(21)和所述右縱梁(22)上連接或設置有多個位置不同的安裝部(4),所述第一基部(3a)可選擇地設置于所述左縱梁(21)的其中一個安裝部(4)上,所述第二基部可選擇地設置于所述右縱梁(22)的相應安裝部(4)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溫春明,部紹明,卿艷青,
申請(專利權)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