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加工孔和端面的專用鏜床,是為加工孔直徑大工件外形尺寸大超長孔而設計的。該鏜床由走刀箱、床頭、床頭滑臺、床身、尾座和鏜桿組成。鏜桿內部有齒輪、蝸輪、蝸桿組成的差動傳動裝置。鏜桿上有4個等距離的孔,可根據工件的長短把刀桿安裝在任意一個孔內。。該鏜床可加工孔直徑1米,孔長度2米以內。(*該技術在2005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來加工超長孔和端面的專用鏜床。目前使用的大多數鏜床,由于受結構限制所加工工件的孔的長度一般不超過一米,所以不能加工類似于礦山設備的大型工件,例如顎式破碎機機體動顎部件的孔和端面。本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加工孔和端面的專用鏜床。本技術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達到這種專用鏜床包括平臺、走刀箱、床頭、床頭滑臺、床身、尾座、鏜桿,其結構是床頭(3)安裝在床頭滑臺(12)上,床頭滑臺安裝在床身(11)上。鏜桿(4)一端連接床頭(3)一端,鏜桿另一端安裝在尾座(8)上部的孔內。床身和床尾都安裝在平臺(13)上。鏜桿由空心管(16)、連接錐柄(15)、端蓋(20),齒輪軸(33)、齒輪(22)、軸(24)、連接套(25)(51)、蝸桿(27 )(52)、蝸輪(30)(53)、導向套(18)(34)軸承(21)(23)(35)、軸承架(32)、刀桿(6)組成。鏜桿的圓周表面上有等距離的孔(5)。端蓋固定在空心管一端,軸承架固定在端蓋處的空心管內,端蓋與軸承架之間安裝齒輪軸,齒輪軸兩端通過軸承(21)固定在端蓋和軸承架上,齒輪軸一端露在端蓋外面,齒輪軸與齒輪相嚙合,齒輪固定在軸上,軸通過軸承(23)固定在軸承架上,軸的一端與軸套(25)的一端固定在一起,軸套的另一端與蝸桿(27)的一端固定在一起,蝸桿與蝸輪(30)相嚙合,蝸輪兩端面接觸軸承(35)。軸承和蝸輪兩端都安裝在導向套的窩內,導向套固定在孔(5)內,蝸輪的孔內帶有螺紋,刀桿的細軸(17)和粗軸(29)分別在導向套內滑動,粗軸與細軸之間是螺紋,該螺紋與蝸輪的孔內螺紋相嚙合,刀桿的粗軸一端是刀盤(37)。刀桿的粗軸上有鍵槽(38),鍵(36)通過鍵槽將刀桿和導向套連接在一起。蝸桿(27)的另一端通過軸套(51)與相鄰孔的蝸桿(52)連接在一起,相鄰孔內同樣安裝有導向套、軸承、蝸輪和刀桿。該蝸輪(53)與蝸桿(52)相嚙合,該蝸輪的孔內螺紋與刀桿上的螺紋相嚙合。連接錐柄固定在空心管的另一端。本技術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達到鏜桿的連接錐柄安裝在床頭上,連接錐柄上的螺孔(28)通過螺桿與床頭固定在一起。軸承(35)為壓力軸承。蝸桿瓦架(26)安裝在鏜桿的空心管壁上,蝸桿瓦架的一端連接軸瓦(31),軸瓦與蝸桿接觸。露在端蓋(20)外面的齒輪軸(33)的軸頭是方形,軸頭通過搖把(9)和拉桿(10)固定在平臺(13)上齒輪軸(19)通過齒輪(39)(45)(46)二級減速齒輪(39)通過軸套(40)連接傘齒輪(41),傘齒輪(41)與傘齒輪(44)的一端嚙合,傘齒輪(44)與導向套(43)固定在一起,導向套(43)兩端通過軸承(42)固定在鏜桿的孔(5)上,導向套內孔的螺紋與刀桿(6)的螺紋嚙合,傘齒輪(44)的另一端與傘齒輪(47)嚙合,傘齒輪(47)通過軸套、傘齒輪與相鄰孔的傘齒輪、導向套、刀桿連接。刀盤(49)是方形,中間有安裝刀(50)的孔,刀盤通過螺栓固定在鏜桿的孔(5)上。 附圖說明如下圖1是本技術的總體示意圖,其中(1)走刀電機,(2)床頭電機,(3)床頭,(4)鏜桿,(5)孔,(6)刀桿。(7)工件,(8)尾座,(9)搖把,(10)拉桿,(11)床身,(12)床頭滑臺,(13)平臺,(14)走刀箱。圖2是圖1中鏜桿總體示意圖,其中(15)連接錐柄,(16)空心管,(18)(34)導向管,(20)端蓋,(26)蝸桿瓦架,(35)軸承。圖3是圖2的下視圖,其中(21)(23)軸承,(22)齒輪,(24)軸,(25)(51)軸套,(27)(52)蝸桿,(28)螺孔,(30)(53)蝸輪,(31)軸瓦,(32)軸承架,(33)齒輪軸圖4是圖1中刀桿總體示意圖,其中(17)細軸,(29)粗軸,(37)刀盤。圖5是圖4的下視圖,其中(38)鍵槽。圖6是圖4的B—B剖視圖。圖7是圖2的A—A剖視圖,其中(36)鍵。圖8是圖1中鏜桿內部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其中(19)(39)(45)(46)齒輪,(40)(48)1同套,(41)(44)(47)傘齒輪,(42)軸承,(43)導向套。圖9是加工內孔用刀盤安裝在鏜桿上的示意圖。其中(50)刀。圖10是圖9的下視圖,其中(49)刀盤。本技術具有如下優點1、可加工2米以內的超長孔。2、可保證工件孔和端面的同心度。3、設備結構合理、使用、維修方便。下面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 這種鏜床是專為加工超長孔和端面而設計的專用設備床頭電機帶動床頭內的齒輪轉動,齒輪帶動鏜桿轉動。走刀電機通過走刀箱減速后帶動絲杠轉動,絲杠通過絲母帶動床頭在床頭滑臺上往復運動。這種鏜床的關鍵技術是鏜桿的設計。該鏜桿是差動鏜桿,而實現差動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通過齒輪、蝸輪、蝸桿的傳動;另一是通過齒輪、傘齒輪的傳動。圖3是蝸輪、蝸桿傳動,圖8是傘齒輪傳動。鏜桿的差動傳動是為了加工工件的端面,而加工工件的孔則不需要差動傳動。加工工件端面鏜桿轉動,通過搖把和拉桿將齒輪軸固定,這時鏜桿帶動齒輪轉動,而齒輪通過軸、軸套帶動蝸桿轉動,蝸桿又帶動蝸輪轉動,由于蝸輪內孔的螺紋與刀桿上的螺紋相嚙合,使刀桿在導向套內做直線運動。這樣當鏜桿轉動時,刀桿就隨著鏜桿轉動,而同時刀桿又做直線運動,就完成了對工件端面的加工。為了加工較長工件的端面,就需要較長的鏜桿,在鏜桿的圓周表面上沿軸向打幾個等距離的孔,而對應孔要有相應數量的傳動裝置。如在鏜桿上打4個孔,就應有4套傳動裝置,而4套傳動裝置串聯在一起。根據工件的長短,可將刀桿裝在4個孔中的任意一個孔內加工工件的孔加工孔不需要使用差動傳動裝置和帶有螺紋的刀桿。只需要一個方形刀盤,根據工件的長短,把刀盤固定在鏜桿4個孔中的任意一個。鏜桿轉動時,把搖把和拉桿取掉,鏜桿內的差動傳動裝置與鏜桿一起轉動,而這時鏜桿在床頭的帶動下往復運動,可完成對工件孔的加工。該設備的床身和尾座都安裝在同一個大平臺上。根據工件的長短可移動尾座。該鏜床可加工孔直徑1米,孔長度2米以內。權利要求1.一種加工孔和端面的專用鏜床,包括平臺、走刀箱、床頭、床頭滑臺、床身、尾座、鏜桿,其特征在于床頭(3)安裝在床頭滑臺(12)上,床頭滑臺安裝在床身(11)上,鏜桿(4)一端連接床頭(3)一端,鏜桿另一端安裝在尾座(8)上部的孔內,床身和尾座都安裝在平臺(13)上;鏜桿由空心管(16)、連接錐柄(15)、端蓋(20)、齒輪軸(33)、齒輪(22)、軸(24)、軸套(25)(51)、蝸桿(27)(52)、蝸輪(30)(53)、導向套(18)(34)、軸承(21)(23)(35)、軸承架(32)、刀桿(6)組成,鏜桿的圓周表面上有等距離的孔(5);端蓋固定在空心管一端,軸承架固定在端蓋處的空心管內,端蓋與軸承架之間安裝齒輪軸,齒輪軸兩端通過軸承(21)固定在端蓋和軸承架上,齒輪軸一端露在端蓋外面,齒輪軸與齒輪相嚙合,齒輪固定在軸上,軸通過軸承(23)固定在軸承架上,軸的一端與軸套(25)的一端固定在一起,軸套的另一端與蝸桿(27)的一端固定在一起,蝸桿與蝸輪(30)相嚙合,蝸輪兩端面接觸軸承(35),軸承和蝸輪兩端都安裝在導向套的窩內,導向套固定在孔(5)內,蝸輪的孔內帶有螺紋,刀桿的細軸(17)和粗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加工孔和端面的專用鏜床,包括平臺、走刀箱、床頭、床頭滑臺、床身、尾座、鏜桿,其特征在于:床頭(3)安裝在床頭滑臺(12)上,床頭滑臺安裝在床身(11)上,鏜桿(4)一端連接床頭(3)一端,鏜桿另一端安裝在尾座(8)上部的孔內,床身和尾座都安裝在平臺(13)上;鏜桿由空心管(16)、連接錐柄(15)、端蓋(20)、齒輪軸(33)、齒輪(22)、軸(24)、軸套(25)(51)、蝸桿(27)(52)、蝸輪(30)(53)、導向套(18)(34)、軸承(21)(23)(35)、軸承架(32)、刀桿(6)組成,鏜桿的圓周表面上有等距離的孔(5);端蓋固定在空心管一端,軸承架固定在端蓋處的空心管內,端蓋與軸承架之間安裝齒輪軸,齒輪軸兩端通過軸承(21)固定在端蓋和軸承架上,齒輪軸一端露在端蓋外面,齒輪軸與齒輪相嚙合,齒輪固定在軸上,軸通過軸承(23)固定在軸承架上,軸的一端與軸套(25)的一端固定在一起,軸套的另一端與蝸桿(27)的一端固定在一起,蝸桿與蝸輪(30)相嚙合,蝸輪兩端面接觸軸承(35),軸承和蝸輪兩端都安裝在導向套的窩內,導向套固定在孔(5)內,蝸輪的孔內帶有螺紋,刀桿的細軸(17)和粗軸(29)分別在導向套內滑動,粗軸與細軸之間是螺紋,該螺紋與蝸輪的孔內螺紋相嚙合,刀桿的粗軸一端是刀盤(37),刀桿的粗軸上有鍵槽(38),鍵(36)通過鍵槽將刀桿和導向套連接在一起;蝸桿(7)的另一端通過軸套(51)與相鄰孔的蝸桿(52)連接在一起,相鄰孔內同樣安裝有導向套、軸承、蝸輪和刀桿,該蝸輪(53)與蝸桿(52)相嚙合,該蝸輪的孔內螺紋與刀桿上的螺紋相嚙合,連接錐柄固定在空心管的另一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廣禮,
申請(專利權)人:朱廣禮,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21[中國|遼寧]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