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H型鋼梁與方鋼管柱可變梁高裝配式節點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節點區方鋼管柱段、節點區H型鋼梁段和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包括獨立設置的上連接件和下連接件,所述上連接件與節點區H型鋼梁段的上翼緣和腹板通過高強螺栓連接,與節點區方鋼管柱段焊接連接,所述下連接件與節點區H型鋼梁段的下翼緣以及節點區方鋼管柱段均通過高強螺栓連接。可實現不同梁截面尺寸對連接的要求,具有較好的通用性,減少設計和施工中的工作量,可廣泛應用于一個結構中有多種梁高H型鋼梁與方鋼管柱的連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建筑鋼結構節點及其施工方法,特別是一種鋼結構中的梁柱裝配 式節點及其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在多、高層鋼結構中,H型鋼梁和方鋼管柱被用作主要承重構件,連接H型鋼梁與 方鋼管柱的節點起到傳遞梁、柱彎矩、剪力的作用,對于結構的整體受力性能具有重要影 響。目前,H型鋼梁和方鋼管柱的連接節點采用全焊連接、栓焊連接或螺栓連接。全 焊連接和栓焊連接兩種節點構造形式,連接剛度大,受力性能好,但現場施工難度大且造價 高,不能滿足裝配式鋼結構施工時速度快的要求;而螺栓連接雖然現場施工方便,可滿足裝 配式施工的要求,但其轉動剛度較低,對于結構整體受力不利。另外,目前在一個鋼結構整 體工程中,每個梁、柱節點均需按照節點所連梁的尺寸進行單獨設計,同一節點設計方案對 梁截面尺寸在一定范圍內的變化適應性較低,即不能實現節點設計和生產的標準化。因此,需要尋找一種連接剛度大,便于施工,同時減少鋼結構設計中的節點設計數 量,提高連接節點適用性,減少設計環節和制造環節的程序和工作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H型鋼梁與方鋼管柱可變梁高裝配式節點及其施工方 法,要解決現有的的H型鋼梁和方鋼管柱的連接節點無法實現連接剛度和施工便捷的結合 技術問題;并解決現有的連接節點無法實現標準化設計和生產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H型鋼梁與方鋼管柱可變梁高裝配式節點,包括節點區方鋼管柱段、節點區H型鋼 梁段和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包括獨立設置的上連接件和下連接件,所述上連接件與節點區H 型鋼梁段的上翼緣和腹板通過高強螺栓連接,與節點區方鋼管柱段焊接連接,所述下連接 件與節點區H型鋼梁段的下翼緣以及節點區方鋼管柱段均通過高強螺栓連接。所述上連接件包括上翼緣連接部分和腹板連接部分,所述腹板連接部分垂直設置 在上翼緣連接部分的中心線上,兩者形成T型。所述節點區H型鋼梁段在與腹板連接部分的連接截面為倒T型,其余部分的截面 為H型。所述腹板連接部分的高度與節點區H型鋼梁段的腹板等高。所述下連接件包括梁下翼緣連接部分和柱連接部分,所述柱連接部分垂直設置在 梁下翼緣連接部分的端部,兩者形成L型。所述柱連接部分上開有可上下調節下連接件的長圓孔。所述梁下翼緣連接部分和柱連接部分之間的夾角處的中軸線上設置有加勁板。所述的H型鋼梁與方鋼管柱可變梁高裝配式節點的施工方法,步驟如下步驟一,在工廠里預制上連接件和下連接件;步驟二,在節點區方鋼管柱段、節點區H型鋼梁段對應位置開連接孔,并將連接位置處 的節點區H型鋼梁段的上翼緣切除,形成倒T型截面;步驟三,在工廠將上連接件端部直接焊接在節點區方鋼管柱段相應標高處;步驟四,將節點區方鋼管柱段和上連接件、節點區H型鋼梁段和下連接件運至施工現場;步驟五,將節點區H型鋼梁段的上翼緣和腹板與上連接件通過高強螺栓連接;步驟六,用高強螺栓將下連接件和節點區H型鋼梁段的下翼緣與節點區方鋼管柱段相連。所述步驟五中的高強螺栓為摩擦型高強螺栓,所述步驟六中的高強螺栓為承壓型 高強螺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首先,與現有全螺栓節點相比,本專利技術所述可變梁高裝配式節點的上連接件和下連接 件分別通過高強螺栓與梁節點段的上翼緣、腹板以及柱節點段和梁節點段的下翼緣,使節 點具有較好的轉動剛度,且能夠可靠的傳遞H型鋼梁、方鋼管柱之間的剪力、彎矩,施工中, 可將節點連接板在工廠焊接到方鋼管柱相應位置后,然后到現場直接用高強螺栓將H型鋼 梁與方鋼管柱相連接,不需現場焊接,降低了施工難度和造價。其次,由于本專利技術中將節點部位的連接件設置為獨立的上連接件和下連接件,所 以同樣的連接件可適應不同梁截面尺寸對連接的要求,提高了連接節點的通用性。再者,施工時可通過梁上翼緣連接板實現鋼梁的施工定位以及下連接件上通過采 用長圓形調節螺栓孔,降低了對于構件加工及施工精度的要求,降低了施工難度,提高了施 工效率。本專利技術可廣泛應用于鋼結構中具有多種梁高的H型鋼梁和方鋼管柱的連接。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是節點區方鋼管柱段詳圖。圖3是節點區H型鋼梁段詳圖。圖4是上連接板詳圖。圖5是下連接板詳圖。圖6是施工步驟三。圖7是施工步驟五。附圖標記1 一節點區方鋼管柱段、2 —節點區H型鋼梁段、2. I 一上翼緣、2. 2 — 下翼緣、2. 3 一腹板、3 —上連接件、3. I 一上翼緣連接部分、3. 2 一腹板連接部分、4 一下連 接件、4. I 一梁下翼緣連接部分、4. 2 一柱連接部分、5 —長圓孔、6 —高強螺栓、7 —加勁肋、 8 —承壓型高強螺栓。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參見圖I和圖5所示,一種H型鋼梁與方鋼管柱可變梁高裝配式節點,包括節點區方鋼管柱段I、節點區H型鋼梁段2和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包括獨立設置的上連接件3和 下連接件4,所述上連接件3與節點區H型鋼梁段2的上翼緣2. I和腹板2. 3通過高強螺栓 連接,與節點區方鋼管柱段I焊接連接,所述下連接件4與節點區H型鋼梁段2的下翼緣2.2以及節點區方鋼管柱段I均通過高強螺栓連接。所述上連接件3包括上翼緣連接部分3. I和腹板連接部分3. 2,所述腹板連接部分3.2垂直設置在上翼緣連接部分3. I的中心線上,兩者形成T型。所述節點區H型鋼梁段2在與腹板連接部分3. 2的連接截面為倒T型,其余部分 的截面為H型。所述腹板連接部分3. 2的高度與節點區H型鋼梁段2的腹板2. 3等高。所述下連接件4包括梁下翼緣連接部分4. I和柱連接部分4. 2,所述柱連接部分4.2垂直設置在梁下翼緣連接部分4. I的端部,兩者形成L型。所述柱連接部分4. 2上開有可上下調節下連接件4的長圓孔5。所述梁下翼緣連接部分4. I和柱連接部分4. 2之間的夾角處的中軸線上設置有加 勁板7。所述的H型鋼梁與方鋼管柱可變梁高裝配式節點的施工方法,步驟如下步驟一,在工廠里預制上連接件3和下連接件4 ;步驟二,在節點區方鋼管柱段I、節點區H型鋼梁段2對應位置開連接孔,并將連接位置 處的節點區H型鋼梁段2的上翼緣切除,形成倒T型截面;步驟三,在工廠將上連接件3端部直接焊接在節點區方鋼管柱段I相應標高處; 步驟四,將節點區方鋼管柱段I和上連接件3、節點區H型鋼梁段2和下連接件4運至 施工現場;步驟五,將節點區H型鋼梁段2的上翼緣2. I和腹板2. 3與上連接件3通過高強螺栓 連接;所述高強螺栓一般為摩擦型高強螺栓6。步驟六,用高強螺栓將下連接件4和節點區H型鋼梁段2的下翼緣2. 2與節點區 方鋼管柱段I相連。所述高強螺栓為承壓型高強螺栓8。權利要求1.一種H型鋼梁與方鋼管柱可變梁高裝配式節點,包括節點區方鋼管柱段(I)、節點區H型鋼梁段(2)和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包括獨立設置的上連接件(3)和下連接件(4),所述上連接件(3)與節點區H型鋼梁段(2)的上翼緣(2. I)和腹板(2. 3)通過高強螺栓連接,與節點區方鋼管柱段(I)焊接連接,所述下連接件(4)與節點區H型鋼梁段(2)的下翼緣(2. 2)以及節點區方鋼管柱段(I)均通過高強螺栓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H型鋼梁與方鋼管柱可變梁高裝配式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連接件(3)包括上翼緣連接部分(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H型鋼梁與方鋼管柱可變梁高裝配式節點,包括節點區方鋼管柱段(1)、節點區H型鋼梁段(2)和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包括獨立設置的上連接件(3)和下連接件(4),所述上連接件(3)與節點區H型鋼梁段(2)的上翼緣(2.1)和腹板(2.3)通過高強螺栓連接,與節點區方鋼管柱段(1)焊接連接,所述下連接件(4)與節點區H型鋼梁段(2)的下翼緣(2.2)以及節點區方鋼管柱段(1)均通過高強螺栓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曉杰,曹正罡,杜鵬,金曉飛,孫建運,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