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公開了一種羽葉薰衣草的壯苗生根方法及其壯苗生根培養基,屬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領域。所述的羽葉薰衣草的壯苗生根培養基為:MS+嘧啶醇0.2~1mg/L+蔗糖30g/L,pH=5.8。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既能使羽葉薰衣草生根多、生根快,還能使生根苗矮化進而苗壯,因而移栽也易成活。用本發明專利技術壯苗生根培養基誘導羽葉薰衣草生根多、生根快、苗壯,平均每株生根10根±2根,植株株高平均為4cm+1cm/50d,移栽成活率高達95~100%。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植物組織培養
具體涉及羽葉薰衣草的壯苗生根方法及其生根培養基。
技術介紹
薰衣草是唇形科薰衣草屬多年生亞灌木,有強烈芳香氣味,原產于地中海沿岸。歡萆MUavandula, L.),約有32個原生種,分布于大西洋群島及地中海地區至索馬里,巴基斯坦及印度;我國原先栽培的僅2種,即狹葉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Mill)或真薰衣草,和寬葉薰衣草現在又逐漸從國外引進了羽葉薰衣草{LavenduIapinnat)、齒葉薰衣草(Z. ofefliaia)等多個品種。其中,羽葉薰衣草(ZaFeflWa 是花期最長的原生種,尤其在四季如春的昆明,只要修剪得當、營養充沛,可以一年四季持續開花。又因其香味濃郁,在香料業等有重要意義。但是,目前引進的羽葉薰衣草開花后幾乎不結實,獲得種子較困難。繁殖方法只能靠購買種子或者利用無性繁殖。離體無性繁殖以其特有的繁殖速度快、周期短、占用空間小,還可以周年進行等特點一直是植物快速繁殖的良法。盡管已有人報道了薰衣草的快繁方法,但在我們切實快繁的過程中發現,也許是羽葉薰衣草自身的特點,使得常規的快繁生根方法繁出的苗纖細、瘦弱,更關鍵的是,當MS培養基中添加通常促進生根的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劑(NAAO. 2-lmg/L)時,羽葉薰衣草組培苗不能生根,反而是在根部長出很多愈傷組織(圖1和圖2)。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對羽葉薰衣草的組織培養中存在生根培養的組培苗纖細、瘦弱、不能生根的缺陷和不足,其目的是提供一種能使羽葉薰衣草植株矮化苗壯、生根多、生根快、移栽易成活的壯苗生根方法及其生根培養基。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1、一種羽葉薰衣草(LareflWa pinnat)的壯苗生根培養基是MS+卩密唳醇O. 2 lmg/L+ 鹿糖 30g/L, pH=5. 8。2、一種羽葉薰衣草(ZareflWa)的壯苗生根方法,該方法是將按現有植物組織培養方法培育的羽葉薰衣草不定芽或增殖后的羽葉薰衣草不定芽在無菌條件下接種于壯苗生根培養基中誘導生根,培養條件溫度為23°C ±2°C,光照強度為2500 lx,光照/黑暗時間為12 h/12 h,所用的壯苗生根培養基為MS+嘧啶醇O. 2 lmg/L+蔗糖30g/L,ρΗ=5· 8ο上述兩個技術方案優選的壯苗生根培養基為MS+嘧啶醇O. 5mg/L+蔗糖30g/L,ρΗ=5· 8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現有技術在生根培養時,常加在MS培養基中添加促進生 根的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劑及其濃度為NAAO. 2 lmg/L,然而,本專利技術人研究發現羽葉薰衣草在添加有促進生根的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劑NAAO. 2 lmg/L的MS培養基中,其組培苗在根部長出很多愈傷組織、苗纖細、瘦弱,(見圖1、圖2、表I)、因此,預測羽葉薰衣草所含的內源植物激素同常規組培植物不一致,這可能是羽葉薰衣草自身的特點引起的。而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培養基是在MS培養基中添加了嘧啶O. 2 lmg/L,既能使羽葉薰衣草生根多、生根快,還能使生根苗矮化進而苗壯,因而移栽也易成活。用本專利技術培養基及培養方法能使羽葉薰衣草平均每株生根10根±2根,組培苗株高平均為4cm±lcm/ 50d、植株成墨綠色,移栽易成活,移栽成活率高達95 100%。(圖3、圖4、圖5、表2),而采用現有技術常用的生根培養基(MS+NAAO. 2-lmg/L+蔗糖30g/L)誘導生根,卻不能生根,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產生了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附圖說明圖1是在對照試驗培養基為MS+ NAAO. 2mg/L+蔗糖30g/L,pH=5. 8中羽葉薰衣草的生根表現,在該培養基中羽葉薰衣草不能生根,而長愈傷組織。 圖2是在對照試驗培養基為MS+NAA0. 5 lmg/L+蔗糖30g/L,pH=5. 8中羽葉薰衣草的生根表現。在該培養基中羽葉薰衣草不能生根而長愈傷組織。圖3是在本專利技術培養基MS+嘧啶醇O. 5mg/L+蔗糖30g/L,pH=5.8中羽葉薰衣草生根表現。圖4是在本專利技術培養基MS+嘧啶醇lmg/L+蔗糖30g/L,pH=5. 8中羽葉薰衣草生根表現。圖5是在本專利技術培養基MS+嘧啶醇O. 2mg/L+蔗糖30g/L,pH=5. 8中羽葉薰衣草生根表現。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各實施例以羽葉薰衣草(ZareflWa)的幼嫩短枝為外植體,培養基各試劑等試驗材料均為市售的分析純,喃唳醇(Sigma公司)。羽葉薰衣草(Lavendula pinna t)也可從市場購買到。以下各實施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常規方法。各實施例對羽葉薰衣草的幼嫩短枝消毒滅菌、不定芽的誘導、不定芽的增殖采用現有技術的植物組織培養方法進行,不再贅述。實施例1 培養基為MS+嘧啶醇O. 2 mg/L+蔗糖30g/L,pH=5. 8。將按常規植物組織培養方法培養的羽葉薰衣草ilavendula)不定芽,在無菌條件下,接種于壯苗生根培養基MS+喃唳醇O. 2 mg/L+鹿糖30g/L,pH=5. 8中誘導生根,培養條件溫度為23°C ±2°C,光照強度2500 lx,光照/黑暗時間為12 h/12 h。生根數、根長及株高見表I。實施例2培養基為MS+嘧啶醇O. 5mg/L+蔗糖30g/L,pH=5. 8。將按常規植物組織培養方法培養的羽葉薰衣草ilavendula)不定芽,在無菌條件下,接種于壯苗生根培養基MS+喃唳醇O. 5 mg/L+鹿糖30g/L,pH=5. 8中誘導生根,培養條件與實施例1相同,生根數、根長及株高見表I。實施例3培養基為MS+嘧啶醇lmg/L+蔗糖30g/L,pH=5. 8。將按常規植物組織培養方法培養的羽葉薰衣草iLavendula)不定芽,在無菌條件下,接種于壯苗生根培養基MS+喃唳醇I mg/L+鹿糖30g/L,pH=5. 8中誘導生根,培養條件與實施例1相同,生根數、根長及株高見表1,。圖3-圖5表明在本專利技術的培養基中羽葉薰衣草生根多。在MS+嘧啶醇O. 5mg/L+蔗糖30g/L培養基中羽葉薰衣草生根數量比實施例1-2提高13% 66. 7%,根系也特別發達,與實施例1-2相比,其效果更優,產生了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實施例4 對照試驗,培養基為MS+NAA0. 2 lmg/L+蔗糖30g/L,pH=5. 8。將按常規植物組織培養方法培養的羽葉薰衣草iLavendula)不定芽,在無菌條件下,分別接種于生根培養基①MS+ NAA 0.2 mg/L+蔗糖30g/L,pH=5.8;②MS+ NAAO. 5 mg/L+ 蔗糖 30g/L, pH=5. 8 ’③ MS+ NAA I mg/L+ 蔗糖 30g/L, pH=5. 8 ;采用該三個培養基培養時的培養條件均與實施例1相同。三個培養基培養時的生根數、根長及株高見表1,生長表現見圖1和圖2,圖1和圖2表明在對照所述的培養基中羽葉薰衣草不能生根,而長愈傷組織。以上各實施例經生根培養后按植物組織培養常規的煉苗和移栽方法進行煉苗和移栽,不再贅述,其移栽成活效果見表I。表I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3與對照的試驗的生根情況及移栽成活統計表生根數(根)^^[WM 移栽成活率(%)^ (cm) (cm) 實例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羽葉薰衣草(Lavendula?pinnat)的壯苗生根培養基為:MS+嘧啶醇0.2~1mg/L+蔗糖30g/L,pH=5.8。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玉梅,劉雅婷,段如蘭,王金龍,
申請(專利權)人:云南農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