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鎖胎組件的安全輪轂10,主要包括:多個環形均勻分布于胎圈座18內邊的胎邊鎖塊11,用以防止胎圈滑入槽底21與輪轂分離及輪緣20觸地。一個對應氣門孔的鎖止傳動裝置12用以鎖止和解鎖胎邊鎖塊11。該安全輪轂10主要用于防止真空輪胎在爆胎及嚴重失壓情況下,出現的車輛失控。使輪胎在無氣壓情況下也能與輪轂保持同步,賦予車輪同等抓地力和制動力,保證車輛的正常操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輪轂制造方法,尤其是一種用于真空胎車輪帶鎖胎組件的安全輪轂。
技術介紹
在眾多的交通事故中,爆胎事故占比高達5%。因高速行駛中突然爆胎而導致的車毀人亡事故位列高速公路意外事故榜首,占高速公路意外事故死亡人數的49. 81%,受傷人數占63. 94%,直接財產損失占43. 38 %。爆胎事故高發,至死率高,嚴重危脅著司乘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普通輪轂通常在輪輞的兩邊設置胎圈座,真空輪胎在氣壓的作用下,輪胎兩側胎圈緊密的套在胎圈座上,在輪緣的阻擋下不會脫出。在胎圈座的中間設置輪槽用以更換輪胎,胎圈在開胎機的內切作用下陷入槽底,這樣胎圈就可以翻過輪緣取出或套入。真空輪胎在爆胎或胎壓嚴重下降后輪胎脫圈阻力急劇減小,輪胎胎圈在偏向力的作用下會脫離輪圈座卷入槽底,輪胎與輪轂發生分離。輪轂在胎側喪失支撐力后隨之下沉直接與路面接觸,這時車輪喪失抓地力及制動力,從而導致車輛失控產生嚴重的側滑、側翻現象。現有預防解決爆胎的技術主要分為三種一是通過“胎壓預警”的方式幫助車主預防爆胎的發生,但這類技術并不能在事故發生時起到作用,而且爆胎原因多種多樣,僅從胎壓方面入手作用有限。另外在胎壓預警裝置上衍生的電子輔助制動及方向鎖止等技術,實現難度大、可靠性差、成本高。二是加固胎壁的“防爆胎”技術,但這種方法是以犧牲輪胎減震功能和駕乘舒適性為代價,并且成本高昂。三是在輪輞上加裝墊高裝置擴大輪轂半徑以使車輪在爆胎后仍能支撐行駛,這類裝置不僅大幅增加了輪下質量,對高速車輛動平衡、穩定性產生影響。并且安裝此類裝置后輪胎拆裝復雜,非專業人員也難以掌握正確拆裝方法,對用戶日常使用維護造成麻煩,無法大面積推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帶鎖胎組件的安全輪轂,能鎖止輪胎圈不會卷入槽底與輪轂脫離,并使輪胎在沒有氣壓的情況下也能與輪轂保持同步,始終保持胎面觸地,賦予車輪同等抓地力和制動力。這樣駕乘人員即使在爆胎后也能安全的操控車輛,避免人員財產損失。其構造不影響輪轂本身性能,不影響輪胎的正常拆裝。使用便捷、可靠,非專業普通用戶也可以方便的使用。適用于各種規格的真空輪胎車輪,成本低廉,可靠性強,能適應量產車配套使用。本專利技術主要包括多個環形均勻分布于輪圈座內邊的胎邊鎖塊,內部用鋼絲串連聯動,和一個對應氣門孔的鎖止傳動裝置用以鎖止和解鎖胎邊鎖塊。胎邊鎖塊均勻分布于輪圈座的內側,開啟時多個鎖塊同時升起能阻止輪胎胎圈脫離外側輪圈槽卷入槽底,從而避免胎轂分離,并利用癟胎支撐車輪。胎邊鎖塊解鎖時同時收回,低于或與胎圈座高度平齊,這樣就可以方便的拆裝輪月臺。胎邊鎖塊靠輪緣方向呈鋸齒狀,這樣可以在失壓狀態下增加與胎圈的摩擦力,使其與輪轂保持同步。為配合設置鎖槽寬度,將槽底深度設計加深,以利于輪胎的正常拆裝。胎邊鎖塊通過鋼絲串連聯動,這樣可以通過一個開關統一鎖止和解鎖多個鎖塊。鎖止傳動裝置開關對應氣門孔,這樣我們可以通過氣門孔插入鎖桿的方式上、解鎖,而無需利用特殊設備去翻開輪胎進行設置和安裝。鎖止傳動裝置,通過齒輪聯動齒條移動的方式來達到擴大鋼絲周長或移動鋼絲帶動胎邊鎖塊上、解鎖。鎖止傳動裝置,設有止脫擋塊,阻止齒輪在非解鎖狀態下自行旋轉解鎖。這樣就保證了鎖胎組件使用中的可靠性。上訴措施保證了當輪胎發生爆胎或嚴重失壓的情況下,胎圈不會發生移位或滑入槽底,始終與安全輪轂牢牢結合保持同步。失壓的輪胎會利用自身的厚度支撐車輪而且始終保持胎面觸地,從而保證車輪同等抓地力和摩擦力。這樣我們就能夠正常的控制車輛的方向和制動,避免爆胎后事故的發生。由于本專利技術的組件非加裝部件,可以在設計制造之初就能很好的解決動平衡的配重及材料配合可靠性問題。這樣就不用為了適合各種規格型號和工藝的輪轂通用性而犧牲安全和可靠性。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通過非限定性的舉例對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在附圖中 圖1和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外觀布局示意圖。圖3a和圖3b為本專利技術與真空輪胎配合的剖面布局圖。圖4a和圖4b為本專利技術一鎖止傳動裝置的實施案例。圖5a和圖5b為鎖止傳動裝置的俯視圖。圖6和圖7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案例中聯動開解鎖原理圖。圖8a和圖8b為針對圖6和圖7的胎邊鎖塊局部說明。圖9和圖10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案例中聯動開解鎖原理圖。圖1la和圖1lb為針對圖9和圖10的胎邊鎖塊局部說明。其中10帶鎖胎組件的安全輪轂11胎邊鎖塊12鎖止傳動裝置15鎖桿18胎圈座20輪緣21槽底22胎圈24胎面25胎側26開解鎖齒輪27傳動齒輪28齒條29鋼絲30止脫擋塊31彈簧32氣門孔33鎖槽34槽孔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圖1和圖2表示了本專利技術帶鎖胎組件的安全輪轂10的外觀結構圖。該組件主要包括多個環形均勻分布于輪圈座18內邊的胎邊鎖塊11,和一個對應氣門孔32的鎖止傳動裝置12。胎邊鎖塊11可以由金屬材質制成也可以用較硬的耐高溫合成材料制作。如圖3a所不,胎邊鎖塊11上鎖升起時聞于胎圈座18,這樣胎圈22在爆胎時即使受到脫圈阻力下降及輪轂半徑減小而造成的方向偏向力作用下,也不會脫離輪圈座18而滑入槽底21。胎邊鎖塊11上鎖升起時的高度不高于于輪緣20高度,這樣即使發生爆胎或嚴重失壓胎側25喪失支撐力的情況下,胎邊鎖塊11不會遭到碾壓。胎邊鎖塊11的位置設置在正常情況下與外側胎圈23不接觸。這樣就能避免正常行駛情況下胎邊鎖塊11與胎圈22的異常摩擦。但當爆胎發生時輪胎在偏向力的作用下胎圈22會牢牢的擠住胎邊鎖塊11,防止其縮回或轉動。 如圖3b所示當胎邊鎖塊11解鎖時,胎邊鎖塊11陷入鎖槽33,胎圈22在開胎機作用下能正常的滑入槽底21,這樣輪胎就能正常的拆裝。胎邊鎖塊11的設置保證了當輪胎發生爆胎或嚴重失壓的情況下,胎圈22也會與安全輪轂10牢牢結合。這樣就解決了輪胎與輪轂分離后不同步問題,保證車輛能夠有效制動。因為胎圈22不會發生移位或卷入槽底21,這樣失壓的輪胎就會利用自身的厚度支撐車輪而且始終是胎面24接觸地面從而保證車輪的抓地力和摩擦力。這樣我們就能夠正常的控制車輛的方向和制動,避免爆胎后事故的發生。如圖4a所示鎖桿15插入開解鎖齒輪26后通過轉動,帶動傳動齒輪27,傳動齒輪27帶動連接鋼絲29的齒條28左右移動,這樣鎖止傳動裝置12就能夠輕易的完成開解鎖動作。圖4b為鎖止傳動裝置的正面分布圖 圖5a為鎖止傳動裝置12的俯視圖,開解鎖齒輪26的軸上安裝了彈簧31,未插入鎖桿15時,彈簧31頂住開解鎖齒輪26向外伸出,這時齒輪的一端被止脫擋塊30卡住,這樣開解鎖齒輪26就不能轉動,整個鎖止傳動裝置12處于止脫狀態。這樣的設置保證了鎖止傳動裝置12在日常使用中的可靠性。如圖5b所示當鎖桿15從氣門嘴32插入開解鎖齒輪26,向內頂壓彈簧31時,開解鎖齒輪26向內推入與止脫擋塊30分離,這時就能通過齒桿15轉動開解鎖齒輪26,完成開解鎖動作。圖6和圖7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案例中控制胎邊鎖塊11開解鎖的工作原理圖。如圖6所示當鎖止傳動裝置12轉動齒條28向逆時針方向移動時,連接胎邊鎖塊11的鋼絲29會拉緊,這時胎邊鎖塊11會滑入鎖槽33中,帶鎖胎組件的安全輪轂10處于解鎖狀態。如圖7所示當鎖止傳動裝置12轉動齒條28向順時針方向轉動時候,連接胎邊鎖塊11的鋼絲29會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真空胎車輪帶鎖胎組件的安全輪轂,其特征在于:在輪圈座(18)內邊環形均勻分布多個胎邊鎖塊(11),內部用鋼絲(29)串連聯動,和一個對應于氣門孔(32)的鎖止傳動裝置(12),該鎖止傳動裝置(12)包括鎖桿(15)、開解鎖齒輪(26)、傳動齒輪(27)、連接鋼絲(29)和齒條(28),通過鎖桿(15)轉動傳動齒輪(27)以解開鎖。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畢博,
申請(專利權)人:畢博,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