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中壓縮機內的電動元件設有定子以及轉子,該定子具有圓環狀的鐵心,以及復數以集中卷繞方式的定子線圈,相鄰定子線圈間形成有貫穿上下的間隙;其中,該定子上方設有一蓋體,該蓋體設有遮蔽件,該遮蔽件沿各定子線圈形成有上部以及位于上部兩側的彎弧部,該上部相對位于該定子線圈上方,且該上部設有至少一穿孔,各彎弧部由該上部朝該間隙延伸,而各上部的彎弧部間并連接形成有封蓋部,該封蓋部則相對應將各間隙上方封閉,可降低壓縮機噪音及油循環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壓縮機
本專利技術有關一種壓縮機,在提供一種可降低噪音及油循環率的壓縮機。
技術介紹
以往,此種冷媒循環裝置將旋轉壓縮機(壓縮機)、氣體冷卻器、凝縮機構(膨脹 閥)及蒸發器等依序連接成環狀管路,而構成冷媒循環(冷媒回路)。冷媒氣體從旋轉壓縮 機的旋轉壓縮元件的吸入口吸進汽缸的低壓室側后,藉由滾子(roller)與葉片(vane)的 動作進行壓縮后,形成高溫高壓的冷媒氣體,接著,從高壓室側,經由排氣孔、排出消音室, 排放到氣體冷卻器。冷媒氣體在該氣體冷卻器放熱后,經凝縮機構加以凝縮后,再供給至蒸 發器。冷媒在蒸發器蒸發并于此情況下吸取周圍的熱,而發揮冷卻作用。一般壓縮機10如圖1及圖2所示,其構造包括作為密閉容器11內的驅動元件的 電動元件12 ;以及由該電動元件12的旋轉軸123驅動的旋轉壓縮元件14,該電動元件12 是由沿密閉容器11的上部空間的內面安裝成環狀的定子121,及插入設置于此定子121內 側的間隙的轉子122所構成。在此轉子122上固定著往垂直方向延伸的旋轉軸123。而定子121具有堆疊圓環狀電磁鋼板的積層體,及以集中卷繞方式卷裝的定子線 圈124,相鄰定子線圈124間形成有貫穿上下的間隙125 ;而冷媒氣體流經該相鄰定子線圈 124間的間隙125,會產生音腔共振,因此運轉時的噪音顯著增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降低噪音及油循環率的壓縮機。本專利技術中壓縮機內的電動元件設有定子以及轉子,該定子具有圓環狀的鐵心,以 及復數以集中卷繞方式的定子線圈,相鄰定子線圈間形成有貫穿上下的間隙;其中,該定子 上方設有一蓋體,該蓋體設有遮蔽件,該遮蔽件沿各定子線圈形成有上部以及位于上部兩 側的彎弧部,該上部相對位于該定子線圈上方,且該上部設有至少一穿孔,各彎弧部由該上 部朝該間隙延伸,而各上部的彎弧部間并連接形成有封蓋部,該封蓋部則相對應將各間隙 上方封閉,可降低壓縮機噪音及油循環率。附圖說明圖圖圖圖圖圖圖圖1為一般壓縮機的結構示意圖。2為習知壓縮機的定子結構示意圖。3為本專利技術中定子與蓋體的結構分解圖。4為本專利技術中定子與蓋體的結構示意圖。5為本專利技術中定子與蓋體的分解示意圖。6為本專利技術中蓋體的結構示意圖。7表示習知壓縮機以及本專利技術壓縮機所發生的噪音量說明圖。8表示習知壓縮機以及本專利技術壓縮機所發生的油循環率說明圖。圖號說明壓縮機10 密閉容器11 電動元件12 定子121 轉子122 旋轉軸123 定子線圈124 間隙125 鐵心126 齒部127 絕緣件128 旋轉壓縮元件14 上框架15 固定塊151 下框架16 蓋體20 環邊21 固定孔211 遮蔽件22 上部221 彎弧部222 穿孔223 封蓋部224 缺口 225。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主要針對一般壓縮機中的定子加以改良,如圖1所示,該壓縮機同樣設有 一密閉容器11,該密閉容器11內設有用以驅動的電動元件12,該電動元件12設有由沿密 閉容器11的內面安裝成環狀的定子121,以及插入設置于此定子121內側的轉子122,該轉 子122上固定著往垂直方向延伸的轉軸123,該密閉容器11內部下方設有由該電動元件12 的轉軸123驅動的旋轉壓縮元件14。如圖3至圖5所示,該定子121具有圓環狀的鐵心126,以及復數定子線圈124,該 定子線圈124以集中卷繞方式裝設于該鐵心126內周的多數齒部127上,該定子121內部 于相鄰定子線圈124間形成有貫穿上下的間隙125,該鐵心126上、下分別設有上、下框架 15、16。本案的重點在于該定子121上方設有一蓋體20,請同時參閱圖6所示,該蓋體20 設有一環邊21可固定于該定子121上,該環邊21并朝該定子線圈124形成有遮蔽件22,該 遮蔽件22沿各定子線圈124形成有上部221以及位于上部221兩側的彎弧部222,且該上部221設有至少一穿孔223,各彎弧部222由該上部221朝該間隙125延伸,而各上部221 的彎弧部222間并連接形成有封蓋部224。組裝時,如圖所示的實施例中,該環邊21設有至少一固定孔211,該上框架15側 邊則形成相對應的固定塊151,利用該固定孔211與該固定塊151的相互卡合,使該蓋體20 得以固定于該定子121上方,且該遮蔽件的上部221相對位于該定子線圈124上方,該封蓋 部224則相對應將各間隙125上方封閉;當然,亦可于該環邊設有至少一固定塊,該上框架 側邊則形成相對應的固定孔,同樣可達到固定效果。藉由本專利技術蓋體的封蓋部224將各間隙125上方封閉,可杜絕冷媒氣體流經該間 隙,減少音腔共振的機會進而可降低壓縮機運轉時的噪音,亦可降低油循環率;而該上部的 穿孔223,可使冷媒氣體經由該穿孔223回流至下方的旋轉壓縮元件,以維持較佳的散熱效 果;再者,該彎弧部222上設有至少一穿孔223,同樣可維持較佳的散熱效果。其中,如圖7表示習知壓縮機以及本專利技術壓縮機所發生的噪音量說明圖。如圖所 示,于相同運轉轉速下,本專利技術壓縮機運轉時的噪音量相對較低。如圖8表示習知壓縮機以 及本專利技術壓縮機所發生的油循環率說明圖。如圖所示,于相同較高運轉轉速下,本專利技術壓縮 機運轉時的油循環率相對較低。另外,各齒部127朝間隙125處形成有垂直方向延伸的絕緣件128,而該封蓋部 224相對應于該絕緣件128上方則形成有缺口 225,以方便組裝時,該絕緣件128得以容置 于該缺口 225內。權利要求1.一種壓縮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 一密閉容器; 一用以驅動的電動元件,設于該密閉容器內,該電動元件設有由沿密閉容器的內面安裝成環狀的定子,以及插入設置于此定子內側的轉子,該轉子上固定著往垂直方向延伸的轉軸,該定子具有圓環狀的鐵心,以及復數定子線圈,該定子線圈以集中卷繞方式裝設于該鐵心內周的多數齒部上,該定子內部于相鄰定子線圈間形成有貫穿上下的間隙;以及 一蓋體,設于該定子上方,該蓋體設有一環邊可固定于該定子上,該環邊并朝該定子線圈形成有遮蔽件,該遮蔽件沿各定子線圈形成有上部以及位于上部兩側的彎弧部,該上部系相對位于該定子線圈上方,且該上部設有至少一穿孔,各彎弧部系由該上部朝該間隙延伸,而各上部的彎弧部間并連接形成有封蓋部,該封蓋部則相對應將各間隙上方封閉。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縮機,其特征在于,該彎弧部上設有至少一穿孔。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縮機,其特征在于,該鐵心上、下分別設有上、下框架。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壓縮機,其特征在于,該環邊設有至少一固定孔,該上框架側邊則形成相對應的固定塊;或者,該環邊設有至少一固定塊,該上框架側邊則形成相對應的固定孑U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縮機,其特征在于,各齒部朝間隙處形成有垂直方向延伸的絕緣件,而該封蓋部相對應于該絕緣件上方則形成有缺口。6.如權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壓縮機,其特征在于,該密閉容器內部下方設有由該電動元件的轉軸驅動的旋轉壓縮元件。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中壓縮機內的電動元件設有定子以及轉子,該定子具有圓環狀的鐵心,以及復數以集中卷繞方式的定子線圈,相鄰定子線圈間形成有貫穿上下的間隙;其中,該定子上方設有一蓋體,該蓋體設有遮蔽件,該遮蔽件沿各定子線圈形成有上部以及位于上部兩側的彎弧部,該上部相對位于該定子線圈上方,且該上部設有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壓縮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一密閉容器;一用以驅動的電動元件,設于該密閉容器內,該電動元件設有由沿密閉容器的內面安裝成環狀的定子,以及插入設置于此定子內側的轉子,該轉子上固定著往垂直方向延伸的轉軸,該定子具有圓環狀的鐵心,以及復數定子線圈,該定子線圈以集中卷繞方式裝設于該鐵心內周的多數齒部上,該定子內部于相鄰定子線圈間形成有貫穿上下的間隙;以及一蓋體,設于該定子上方,該蓋體設有一環邊可固定于該定子上,該環邊并朝該定子線圈形成有遮蔽件,該遮蔽件沿各定子線圈形成有上部以及位于上部兩側的彎弧部,該上部系相對位于該定子線圈上方,且該上部設有至少一穿孔,各彎弧部系由該上部朝該間隙延伸,而各上部的彎弧部間并連接形成有封蓋部,該封蓋部則相對應將各間隙上方封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余文和,陳富榮,廖宏明,陳志忠,
申請(專利權)人:瑞智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