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支架與具有支架的框體。該框體包含底板、連接部與支架。框體具有一容置空間。連接部立于底板上。支架包含第一側壁、第二側壁、彎折部、定位板與連接層。第一側壁具有第一端連接于連接部,且第一側壁具有第一面背對容置空間。第二側壁位于第一側壁背對容置空間的一側,并且具有第二面面對第一側壁的第一面。彎折部連接第一側壁相對于連接部的第二端與第二側壁。定位板連接于第二側壁相對于彎折部的一端。連接層粘合第一側壁的第一面與第二側壁的第二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支架與具有支架的框體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支架與具有支架的框體。
技術介紹
近年來,液晶顯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因具有分辨率高、體積小、重量輕、低輻射與省電等優點,因此被廣泛地應用于各類型的消費性電子產品中,并逐漸取代陰極射線管(cathoderaytube;CRT),成為顯示器的主流。舉例來說,市售的電視、電腦熒幕、移動電話與筆記型電腦大多已采用液晶顯示器來顯示影像。也就是說,液晶顯示器已成為人們在工作時或休閑時不可或缺的電子產品。一般而言,液晶顯示器包含液晶面板、導光板、反射片與后蓋框體(bezel)。后蓋框體用來承載液晶面板、導光板與反射片,需具有足夠的強度,因此后蓋框體大多采用金屬材質。后蓋框體通常具有彎折出的耳部來與客戶端的系統背蓋相結合,例如采用鎖固或卡合的方式使后蓋框體通過耳部定位于系統背蓋上。然而,當后蓋框體的材質為不銹鋼時,雖然具有強度高的優點,但也會有重量重、成本高、散熱效果差等缺點,不易滿足客戶的要求。相反地,當后蓋框體的材質為鋁時,雖然后蓋框體具有重量輕、成本低、散熱效果佳的優點,但也會有強度低的缺點。也就是說,鋁質后蓋框體的耳部,尤其在彎折處,易受外力而斷裂,使后蓋框體難以穩固地固定于液晶顯示器的背板上。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一技術態樣為一種支架。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一種支架包含第一側壁、第二側壁、彎折部、定位板與連接層。第一側壁具有第一面。第二側壁具有第二面面對第一側壁的第一面。彎折部連接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定位板連接于第二側壁相對于彎折部的一端。連接層粘合第一側壁的第一面與第二側壁的第二面。在本專利技術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側壁的第一面與第二側壁的第二面之間具有間隙。在本專利技術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的連接層為兩液型常溫硬化環氧樹脂接著劑、環氧樹脂膠或紫外光固化膠。在本專利技術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的連接層為焊料。在本專利技術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側壁與定位板的連接處具有一弧面。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技術態樣為一種框體。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一種框體具有容置空間,此框體包含底板、連接部與支架。連接部立于底板上。支架包含第一側壁、第二側壁、彎折部、定位板與連接層。第一側壁具有第一端連接于連接部,且第一側壁具有第一面背對容置空間。第二側壁位于第一側壁背對容置空間的一側,并且具有第二面面對第一側壁的第一面。彎折部連接第一側壁相對于連接部的第二端與第二側壁。定位板連接于第二側壁相對于彎折部的一端。連接層粘合第一側壁的第一面與第二側壁的第二面。在本專利技術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的支架的第一側壁與底板垂直。在本專利技術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的支架的第一側壁與底板平行。在本專利技術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的材質均為金屬,而連接層為金屬接著劑。在本專利技術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的連接部與支架的第一側壁的連接處具有一弧面。在本專利技術上述實施方式中,由于支架包含粘合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的連接層,因此可增加支架的強度。如此一來,當支架受外力時便不易斷裂。此外,因連接層可增加支架的強度,所以支架可選用重量輕、成本低或散熱效果佳的材料來制作,不需因支架強度的考量而選用強度高但重量重、成本高或散熱效果差的材料來制作。也就是說,在制作上述實施方式的支架時,可更有彈性地選擇具有特定物理性質的材料。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的框體的上視圖;圖2為圖1的框體的局部立體圖;圖3為沿圖1的線段3-3的剖視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方式的框體的剖視圖,其剖面位置與圖3相同;圖5為圖1的框體組合于顯示模塊的上視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的框體的上視圖;圖7為沿圖6的線段7-7的剖視圖;圖8為圖6的框體組合于顯示模塊的上視圖;圖9為沿圖8的線段9-9的剖視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00:支架110:第一側壁112:第一端114:第二端116:第一面120:第二側壁122:第二面130:彎折部140:定位板142:穿孔150:連接層152:間隙160:弧面200:框體210:容置空間220:底板222:框體側壁224:底部230:連接部300:顯示模塊310:顯示面板312:軟性電路板320:后蓋殼體322:殼體螺絲330:電路板332:電路板螺絲340:導光板3-3:線段7-7:線段9-9:線段d:間距D1:方向D2:方向D3:方向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以附圖揭露本專利技術的多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并說明。然而,應了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也就是說,在本專利技術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附圖起見,一些現有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附圖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圖1繪示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實施方式的框體200的上視圖。圖2繪示圖1的框體200的局部立體圖。同時參閱圖1與圖2,框體200包含底板220與支架100,且支架100連接于底板220的邊緣。在實際應用上,框體200可組合于顯示模塊中,并通過支架100以鎖附或卡合的方式定位于顯示模塊的后蓋殼體上(將于后述)。此外,框體200具有容置空間210,可承載例如顯示面板、導光板、反射片或光學膜片等元件。此外,框體200還具有立于底板220的框體側壁222,支架100與位于支架100兩側的框體側壁222可以是緊貼的或是分開的。在本實施方式中,支架100與框體側壁222之間具有間距d,且間距d的底部224為圓弧狀。如此一來,當支架100受外力時,間距d可作為止裂槽功能。在以下敘述中,將詳細說明框體200及其支架100的結構。圖3繪示沿圖1的線段3-3的剖視圖。同時參閱圖2與圖3,框體200包含底板220、連接部230與支架100。連接部230立于底板220上。支架100包含第一側壁110、第二側壁120、彎折部130、定位板140與連接層150。其中,第一側壁110具有第一端112與第二端114。第一側壁110的第一端112連接于連接部230,且第一側壁110具有背對容置空間210的第一面116。第二側壁120位于第一側壁110背對容置空間210的一側,并且具有第二面122,此第二面122面對第一側壁110的第一面116。彎折部130連接第一側壁110的第二端114與第二側壁120,此第二端114相對于連接部230。此外,定位板140連接于第二側壁120相對于彎折部130的一端,且連接層150粘合第一側壁110的第一面116與第二側壁120的第二面122。定位板140具有穿孔142,固定元件(例如螺絲或插銷)可穿過穿孔142將定位板140固定于一殼體上。在本實施方式中,支架100的第一側壁110與底板220垂直,可容許例如10%的誤差,但容許的誤差范圍并不以限制本專利技術。支架100的第一側壁110可由框體200的連接部230延伸而出,使得第一側壁110與連接部230共平面。框體200能以沖壓的方式來制作,使得底板220、連接部230、支架100的第一側壁110、第二側壁120、彎折部130與定位板140可以為一體成型,但框體200也可用其他的方式來制作,并不限制本專利技術。支架100包含連接層150來粘合第一側壁110與第二側壁120,因此可增加支架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支架,包含:第一側壁,具有第一面;第二側壁,具有第二面面對該第一側壁的該第一面;彎折部,連接該第一側壁與該第二側壁;定位板,連接于該第二側壁相對于該彎折部的一端;以及連接層,粘合該第一側壁的該第一面與該第二側壁的該第二面。
【技術特征摘要】
2012.09.04 TW 1011321731.一種支架,包含:第一側壁,具有第一面;第二側壁,具有第二面,該第二面面對該第一側壁的該第一面;彎折部,連接該第一側壁與該第二側壁;定位板,連接于該第二側壁相對于該彎折部的一端;以及連接層,粘合該第一側壁的該第一面與該第二側壁的該第二面。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中該第一側壁的該第一面與該第二側壁的該第二面之間具有至少一間隙。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中該連接層為兩液型常溫硬化環氧樹脂接著劑、環氧樹脂膠或紫外光固化膠。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中該連接層為焊料。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中該第二側壁與該定位板的連接處具有一弧面。6.一種框體,具有一容置空間,該框體包含:底板;連接部,立于該底板上;以及支架,包...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黎平,
申請(專利權)人: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