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扭轉旋擰機構,包括有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安裝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端面上轉動安裝有加力圈,所述加力圈上分布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中通過彈簧安裝有棘齒,所述加力圈內設有與棘齒配合的棘輪,所述棘輪的內圈分布有待旋擰工件上的導槽、凹槽或開孔對應配合的凸塊,所述加力圈的轉動由工作千斤頂驅動,所述工作千斤頂固定安裝于固定板一側的機架上或固定板兩側的延伸邊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其旋擰夾緊不僅通過外力進行旋擰夾緊,其自身還進行旋擰自鎖結構,旋擰夾緊后不容易松動,適用于一些高強度旋擰夾緊的要求。(*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旋擰機構,尤其涉及一種扭轉旋擰機構。
技術介紹
目前,已有的旋擰機構多種多樣,但其旋擰夾緊都是通過外力進行旋擰夾緊,其自身沒有旋擰自鎖結構,因此旋擰夾緊后也容易松動,不適用一些高強度旋擰夾緊的要求,不能滿足使用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扭轉旋擰機構,解決了已有的加緊機構,其旋擰夾緊都是通過外力進行旋擰夾緊,其自身沒有旋擰自鎖結構,旋擰夾緊后也容易松動,不適用一些高強度旋擰夾緊的要求等問題。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扭轉旋擰機構,包括有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安裝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端面上轉動安裝有加力圈,所述加力圈上分布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中通過彈簧安裝有棘齒,所述加力圈內設有與棘齒配合的棘輪,所述棘輪的內圈分布有待旋擰工件上的導槽、凹槽或開孔對應配合的凸塊,所述加力圈的轉動由工作千斤頂驅動,所述工作千斤頂固定安裝于固定板一側的機架上或固定板兩側的延伸邊上。所述的加力圈通過軸承座轉動安裝在固定板的前端面上,所述加力圈內圈與棘齒同心,所述導向槽為兩個對稱分布在加力圈上。所述的加力圈的上、下端分別分布有固定耳,所述工作千斤頂為液壓千斤頂,安裝于固定板兩側的延伸邊,所述固定耳分別與液壓千斤頂的活塞桿端部固定連接。本技術的優點是本技術結構設計合理,其旋擰夾緊不僅通過外力進行旋擰夾緊,其自身還進行旋擰自鎖結構,旋擰夾緊后不容易松動,適用于一些高強度旋擰夾緊的要求。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見附圖,一種扭轉旋擰機構,包括有機架6,機架6上安裝有固定板7,固定板7的前端面上轉動安裝有加力圈I,加力圈I上分布有導向槽10,導向槽10中通過彈簧5安裝有棘齒4,加力圈I內設有與棘齒4配合的棘輪3,棘輪3的內圈分布有待旋擰工件8上的導槽、凹槽或開孔對應配合的凸塊9,加力圈I的轉動由工作千斤頂2驅動,工作千斤頂2固定安裝于固定板7兩側的延伸邊上;加力圈I通過軸承座轉動安裝在固定板7的前端面上,加力圈I內圈與棘齒4同心,導向槽10為兩個對稱分布在加力圈I上;加力圈I的上、下端分別分布有固定耳11,工作千斤頂2為液壓千斤頂,安裝于固定板7兩側的延伸邊,固定耳7分別與液壓千斤頂的活塞桿端部固定連接。其工作過程是當工作千斤頂2作伸出動作時,推動加力圈I逆時針旋轉,由棘齒4帶動棘輪3同時逆時針旋轉,通過棘輪3的四個凸塊與待旋擰工件的配合,從而帶動待旋擰工件作擰出旋轉。當工作千斤頂2作伸出動作到極限位置時,作收回動作,加力圈I順時針旋轉,棘輪3的斜面頂動棘齒4克服彈簧5的作用力而縮回,棘輪3及導向套同時靜止不動,當棘齒4行至棘輪3的下一個槽位置時,在彈簧力的作用下棘齒4又伸入棘輪3的槽內,工作千斤頂2重新作伸出動作,這樣兩個工作千斤頂2不斷做往復動作,直至把待旋擰工件完全擰出。權利要求1.一種扭轉旋擰機構,包括有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安裝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端面上轉動安裝有加力圈,所述加力圈上分布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中通過彈簧安裝有棘齒,所述加力圈內設有與棘齒配合的棘輪,所述棘輪的內圈分布有待旋擰工件上的導槽、凹槽或開孔對應配合的凸塊,所述加力圈的轉動由工作千斤頂驅動,所述工作千斤頂固定安裝于固定板一側的機架上或固定板兩側的延伸邊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轉旋擰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力圈通過軸承座轉動安裝在固定板的前端面上,所述加力圈內圈與棘齒同心,所述導向槽為兩個對稱分布在加力圈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轉旋擰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力圈的上、下端分別分布有固定耳,所述工作千斤頂為液壓千斤頂,安裝于固定板兩側的延伸邊,所述固定耳分別與液壓千斤頂的活塞桿端部固定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扭轉旋擰機構,包括有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安裝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端面上轉動安裝有加力圈,所述加力圈上分布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中通過彈簧安裝有棘齒,所述加力圈內設有與棘齒配合的棘輪,所述棘輪的內圈分布有待旋擰工件上的導槽、凹槽或開孔對應配合的凸塊,所述加力圈的轉動由工作千斤頂驅動,所述工作千斤頂固定安裝于固定板一側的機架上或固定板兩側的延伸邊上。本技術結構設計合理,其旋擰夾緊不僅通過外力進行旋擰夾緊,其自身還進行旋擰自鎖結構,旋擰夾緊后不容易松動,適用于一些高強度旋擰夾緊的要求。文檔編號B23P19/00GK202825119SQ20122040028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3日專利技術者韓智誠 申請人:安徽省鑫礦液壓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扭轉旋擰機構,包括有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安裝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端面上轉動安裝有加力圈,所述加力圈上分布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中通過彈簧安裝有棘齒,所述加力圈內設有與棘齒配合的棘輪,所述棘輪的內圈分布有待旋擰工件上的導槽、凹槽或開孔對應配合的凸塊,所述加力圈的轉動由工作千斤頂驅動,所述工作千斤頂固定安裝于固定板一側的機架上或固定板兩側的延伸邊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智誠,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省鑫礦液壓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